山里親戚每年要送楊梅過來橡羞。今天一早就來了,裝了一三輪車济舆,二十幾筐卿泽。本地楊梅新鮮硬朗,近幾天十來塊錢一斤滋觉,二十多筐签夭,該賣兩千多塊。父親昨晚得知客人要來椎侠,連夜去海塘撈了幾十斤基圍蝦第租,準備好送給他們。
村里一直有“還籃”之習俗——每年楊梅季節(jié)親戚用竹籃送楊梅過來我纪,是不能讓他們空著籃子回去的慎宾,必定備好什么禮物放在籃里讓客人帶回。村子靠海浅悉,所以“還籃”多以海貨為主√司荩現(xiàn)在還能清晰地記起,當年母親從小腌缸里取出咸鰳魚用紅絲繩穿扎起來仇冯,或從鲞筐的稻草堆里抽出幾爿烏狼鲞輕輕拍打幾下放進客人籃子里的情景之宿。
無論是楊梅還是基圍蝦,它們的價格有時候是很貴的苛坚。就說這基圍蝦比被,現(xiàn)在收購價是七八十塊一斤,到市場進餐館的價格可想而知泼舱。這里面自然包含有豐富的經(jīng)濟學等缀、社會學之類的內(nèi)容,那些敬愛的經(jīng)濟學家和社會學家也許會從中研究出諸如農(nóng)民收入為什么這么低娇昙、農(nóng)民到底幸福不幸福這樣的關乎民生大計的問題尺迂。可我從親戚和父親的眼里感覺不出絲毫的愁緒與痛惜≡朐#可以說他們一點都不富裕蹲盘,但又總是出手大方,其間彌漫著的親切誠意真是千金難買膳音。沒有理由不喜歡這淳厚樸實的情懷召衔,就讓那些經(jīng)濟學家、社會學家的理性調(diào)研見鬼去吧祭陷。 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