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朝陽市場(本地最大的一個農貿交易市場),到了以后發(fā)現(xiàn)一片烏壓壓的人群裆针,甚為壯觀。市場里面蔬菜瓜果寺晌,雞鴨牛羊應有盡有世吨,東西又多又便宜。像我這種互聯(lián)網的新移民看到現(xiàn)在居然還有這么火爆的集市,還是感覺挺詫異的呻征。
這么多年下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耘婚,傳統(tǒng)行業(yè)好多都在茍延殘喘。尤其這兩年隨著新零售概念的異軍突起陆赋,讓1KM商圈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宓唬現(xiàn)在只要你拿起手機,足不出戶日常所有的生活物資都能送到你家門口奏甫。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tǒng)集市應該雪上加霜戈轿。可實際上這種情況沒有發(fā)生阵子。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思杯?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結合電子商務優(yōu)裂勢,我做了一些對比參照色乾,希望借此找出一些端倪:
商品豐富
各種各樣的商品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呈現(xiàn)在顧客的眼前誊册,避免了傳統(tǒng)商業(yè)因面積,貨架暖璧,倉儲等條件的限制案怯,因此不管在淘寶或者其他電商平臺,商品的豐富程度是任何單個實體無法媲美的澎办,這也是電商這個模式的核心優(yōu)勢區(qū)嘲碱,電商是長尾理論應用的絕佳領域。
不過局蚀,實際上并非商品越豐富就越有競爭力麦锯,商品豐富的邊際效對于低頻的工業(yè)品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高頻剛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實際上并不明顯琅绅,因為這些物資屬于消耗品而且極其高頻扶欣,我們受到習慣和便捷性的影響一般選擇會固化。當然并非不愿意去嘗鮮千扶,偶爾為之的嘗試肯定有料祠,但是嘗試以后并不會因此改變我們的日常。你不會因為在網上買了一塊好吃的神戶牛肉澎羞,就把家里食譜常見的紅燒肉從此以后改換成神戶牛肉吧髓绽。
所有從在這個維度分析,電商商品的豐富多樣性在面對傳統(tǒng)農貿商品時的優(yōu)勢微乎其微煤痕。
檢索效率
電商平臺因為有大量的物資梧宫,所有其系統(tǒng)自帶有高效的檢索工具,也正是因為檢索工具讓電商的海量物質得以準確快速的呈現(xiàn)給顧客摆碉,顧客節(jié)省了大量的搜索時間塘匣。這個優(yōu)勢讓很多實體商業(yè)難以匹敵。很多超市巷帝、綜合體為了方便用戶檢索配備指示牌忌卤,導購圖等等但是這些配置的實際效果和電商比起來還是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
電商的檢索功能幫助人們節(jié)省了大量挑選商品的時間楞泼。這個優(yōu)勢是傳統(tǒng)商業(yè)望塵莫及的驰徊。
不過,其實深入思考一下會發(fā)現(xiàn)有些特定的領域還是有機可乘的堕阔。比如棍厂,農貿集市。為什么超陆?其實道理很簡單牺弹,剛需高頻的特性必然會觸發(fā)多次交易。而多次交易最終會使得交易對象固化,因為固化供應商可以降低的檢索和降低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成本张漂。這個原理從我對實際情況的觀察來看也得到了佐證晶默。
去朝陽市場的消費人群中,很多人會背著大包直奔目的地攤位航攒,然后在這個攤位上購買大量的物資磺陡。這部分人幾乎都是朝陽市場的老熟客。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市場買豬肉那么你可能要找好久漠畜,但是后面你如果多去幾次币他,你慢慢會熟悉環(huán)境而且會去常去的攤位購買物資。其實盆驹,經常買菜的人都有這種生活經驗圆丹。
電商平臺的檢索效率非常高,較傳統(tǒng)陳列銷售有巨大優(yōu)勢躯喇,但是其優(yōu)勢在面對農貿集市時卻只集中在部分低頻的顧客中。只要這些客戶重復購買幾次后硝枉,顧客的檢索能力就會得到大幅提升廉丽,這時電商平臺的優(yōu)勢就蕩然無存。那為何又是農貿市場具備這個特點而非其他市場呢妻味?因為只有農貿市場的商品正压,顧客需求才是固化且常態(tài)化的。
商業(yè)效率
電商平臺的核心是依靠兩個基礎支撐的责球,一個基礎是:海量的商品焦履,另一個基礎是:海量的客戶。因為這兩個核心確保了電商平臺的商業(yè)效率是極其高的雏逾。商家做的越好嘉裤,賣的越多,成本越低這樣就形成良性循環(huán)栖博。買家因為商家做的越好屑宠,賣的越多,成本越便宜仇让,可以大幅降低檢索成本典奉,購買成本,并且通過評價可以大幅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丧叽。所以不管是對買家而言卫玖,還是對賣家而言都是共贏的局面。
在沒有空間地域瓶頸限制情況下通過海量的用戶用RMB投票的方式選擇出最優(yōu)質的商家踊淳,這本身就是符合經濟學的高效行為假瞬。
不過,這個高效的商業(yè)模式在面對農貿市場的交易行為時同樣會失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客單價所產生的決定影響 笨触。其實去朝陽市場購物的人群有個顯著的特點懦傍,要么拿個大包要么拉個推車。他們每次購物的量都非常大——有的基本要采購一星期的食材芦劣。因為客單價非常高而且購買的品類又固定粗俱,再加上都上熟悉的商鋪。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意向不到的效果:對于賣家和買家而言同時都可以達到自身所能承受的極限效率虚吟。集市實體攤位的總客戶數(shù)和總收入可能比不過電商的商家寸认。但是因為有客單價的支撐,再結合其投入和產出比來分析串慰,集市的效率卻是極高的偏塞。
所以,在電商平臺來說因為其平臺本身就集成了眾多的效率工具邦鲫,因此在電商平臺的所有商家的效率普遍要比實體高上一籌灸叼。但是,這個優(yōu)勢在尾部十分明顯庆捺,但在頭部卻并不突出古今。電商平的高效只是一個“新手套裝”效用而已。
集市的優(yōu)勢
電商的諸多優(yōu)勢在面對高頻剛需且消費偏好單一化滔以,重復化的農貿集市時微乎其微捉腥。但是相比農貿集市的優(yōu)勢時,電商的劣勢卻是一覽無余你画。
1抵碟、體驗
電商的毛病之一就是購物體驗了,當“靠看PS圖片”與“看坏匪、聞拟逮、摸、嘗”一比較剥槐。高下立判唱歧。
2、即時性
在集市購物粒竖,即買即得豪無延時颅崩,而這即便國內做的最好的京東物流都毫無優(yōu)勢。
3蕊苗、服務
在農貿市場我們買個魚沿后,買個萵苣什么的會讓商家直接處理了帶走,而這個高頻的需求在電商平臺卻無法滿足朽砰。因為電商配送速度趕不上食材因處理后而變質的速度尖滚。
4喉刘、損耗
在集市我們買東西都是自己挑選,挑選完成以后自己拿回家漆弄,這種方式除了物流的高效外睦裳,還有一個效果就是損耗非常低,首先撼唾,自己挑選的食材質量很高損耗低廉邑,物流也是自己運輸同樣損耗也低。相比于傳統(tǒng)集市的低損耗倒谷,我們在電商平臺購買食材往往會面臨這樣的窘境:寄過來的東西因為物流延遲導致發(fā)臭了蛛蒙;寄過來的紅薯有兩個有蟲眼,給賣家差評然后賣家返現(xiàn)渤愁。雖然售后機制保障了牵祟,損耗可以得到補償,但是我們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抖格,這種多余的損耗并非沒有成本诺苹,只是這個成本被轉嫁平攤了而已。
結論
綜合來看雹拄,在面對高頻剛需筝尾、客戶需求單一化和固定化的農貿市場,客戶進行重復大量采購時办桨,電商平臺可以說毫無優(yōu)勢可言。不出意外站辉,朝陽市場應該還能生存很久呢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