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貪睡”是鬧鐘上最雞肋的功能治笨。
定了鬧鐘不就意味著驳概,
到時間必須要起床嗎赤嚼?
為什么還要按一個“再睡一會”,
簡直是自欺欺人顺又。
對呀更卒,
這就是人性啊~
如果你是iPhone用戶的話,你會發(fā)現稚照,鬧鐘的Snooze(再睡一會)被系統(tǒng)預設為9分鐘蹂空,同時也不能更改成其他的時間。
這對口頭禪是“再睡5分鐘”或者“再睡10分鐘”的普羅大眾來說顯得十分不合理果录,強迫癥患者更是接受不了——湊個整10分鐘不好嗎腌闯?!
所以雕憔,這個神秘的數字9究竟是哪里來的呢?
實際上這是一項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的傳統(tǒng)糖声。當時的美國電子鐘大廠Telechron推出一款型號為“7H241”的電子鐘斤彼,并以“最人性化的鬧鐘”來宣傳——因為在這款電子鐘上頭一次出現了“Snooze”功能。(再次強調蘸泻,這就是人性傲鹞!)
當時的情況是7H241雖然以電力驅動悦施,但內部仍然用齒輪來控制并扇。而控制Snooze的齒輪是9齒的,增加齒在當時的工藝上會降低齒輪的堅固程度抡诞,所以最容易的就是設置成了9分鐘穷蛹。
還有一個說法是當時的工程師認為貪睡超過10分鐘太久,容易讓人睡熟昼汗,再加上不需要細究精細度的關系,最終Telechron 便大略裁掉1分鐘,成為9分鐘盯另,讓人既能睡夠(并不)作谭,又不會突破熟睡的大限。
很人性化有沒有鞋吉。簡而言之就是: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鸦做,能讓瞌睡蟲們多睡9分鐘就不錯了,不要強求10分鐘了谓着。
而盡管過了近60年,Telechron也早已倒閉赊锚,不過9分鐘仍然被視為一個標準坷檩,在電子表的時代保留下來却音。當然,也有許多手機廠商已經不再堅持這個數字矢炼。
而iPhone的Snooze功能雖然不受齒輪的限制系瓢,也沒有硬性的規(guī)定,但可能出于致敬老一輩的情懷句灌,設計師們依然選擇了9分鐘這個設定夷陋。
從睡眠的原理上來講,如果你定的鬧鐘早于你身體清醒的時間胰锌,Snooze功能會讓你的身體再次進入“想睡覺”的狀態(tài)骗绕,而不是“蓄力一下醒來”的狀態(tài),所以這個瞌睡蟲功能還是少用為好哦~
買一送一速凍知識
Apple Watch的展示時間為什么預設為10:09:30资昧?
這個梗一樣也是一項鐘表業(yè)的早年傳統(tǒng)酬土,用意是讓指針維持比較和諧的分布,好增加客人的好感格带,同時也適合展示通常放在“12”底下的商標撤缴。不過鐘表業(yè)最初的設計其實是10:10:30,但蘋果不知為啥將時間提早了一分鐘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