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產品從戰(zhàn)略到戰(zhàn)術再到執(zhí)行的過程來劃分為概念化階段搬俊、方案化階段、落地階段三大部分蜒茄,在每個階段中會列舉出幾個可能會導致產品死亡的原因唉擂。
一.概念化階段
概念可謂是產品的源頭,有了概念才有了之后的種種檀葛,常見的一個概念的誕生無外乎以下三種方式:
從現(xiàn)有的產品中受到啟發(fā)楔敌;
從自身需求或者他人的需求出發(fā);
基于環(huán)境的變化驻谆,預測需求的變化卵凑。
當有了一個好的概念之后,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概念的篩選胜臊,很多產品根本沒有概念篩選這一步勺卢,所以大大的提高了失敗的概率。而在這一步中可能存在的坑主要包含市場象对、行業(yè)黑忱、競品這幾部分。
市場的坑
選擇了一個小眾級的市場
選擇了一個增速緩慢的市場
選擇了一個紅海市場
為什么會首先說明市場勒魔?
因為市場的大小決定了產品可能的上行空間甫煞,產品能夠取得的市場份額肯定是小于等于該市場總額的。當市場較小時冠绢,很有可能不足以成為一個市場抚吠,除非該市場的溢價能力很高。當市場足夠大時弟胀,只要你能跑贏競爭對手楷力,就能夠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增速緩慢是說的是整體市場的增速孵户,當市場的基數(shù)在以高速進行復合增長時萧朝,產品自然而言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水漲船高嘛夏哭,就和炒股一樣检柬,大盤走勢好的情況下,就可以躺贏竖配,大盤不好何址,跑著還有可能輸?shù)簟?/p>
紅海市場是指的是當前市場競爭對手較多酱固,而且格局也已經基本敲定了,此時進入市場會很難头朱,反倒不如找到一塊空白市場或者說藍海市場运悲。
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井噴史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高峰期,分別是1998-1999年左右的Web 1.0階段项钮,2004-2005年左右的Web 2.0階段以及2010-2011年左右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時期班眯,很多現(xiàn)在知名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都是在這幾個階段成立的,而這幾個階段恰恰就是相對于之前模式的藍海領域烁巫。
藍海和紅海只是相對而言的署隘,選擇藍海市場是為了能夠在相對藍海的這段時間內,積累用戶量亚隙,從而構筑先發(fā)優(yōu)勢和馬太效應磁餐,讓競爭對手難以進行跟進。
行業(yè)的坑
選擇了一個行業(yè)集中度較高的市場
選擇了門檻較低的行業(yè)
選擇了處于產業(yè)鏈核心位置的行業(yè)
行業(yè)集中度也稱為行業(yè)集中率阿弃,指的是行業(yè)相關的市場內市前N家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yè)的市場份額之和诊霹。行業(yè)集中度越高,也就意味著格局越明確渣淳,越難以分一杯羹脾还,越低也就意味著越有可能存在著整合市場的機會。
門檻較低入愧,意味著能夠被快速的復制鄙漏,也就意味著市場的藍海時間很短,短到可能還沒有持續(xù)到用戶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棺蛛。門檻可以主要分為兩大類怔蚌,一類是自帶的門檻,比如資金旁赊、技術桦踊、特定資源的占有等,一類是在后期逐漸的被放大的彤恶,比如沉淀的內容钞钙、功能、用戶數(shù)據(jù)声离、關系鏈等。
每個行業(yè)都會有著相關的產業(yè)鏈上下游瘫怜,新勢力的崛起不一定會代替老勢力术徊,但很有可能會牽扯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問題鲸湃。如果最開始就觸動了產業(yè)鏈中某些核心角色的利益赠涮,則很有可能很難推進下去子寓。
競品的坑
直接選擇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進行正面沖突
選擇直接照抄現(xiàn)有的產品
平臺級的產品往往都有著后發(fā)先至的優(yōu)勢,也就是利用海量的用戶+微創(chuàng)新的手段來搶占市場的份額笋除。所以在產品尚未穩(wěn)定下來的情況下應該避免和這種競爭對手產生正面沖突斜友,盡可能的低調行事,做到讓競爭對手看不懂垃它、看不上鲜屏,直至后來的追不上。
忘記在哪本書里看到過的一個觀點了国拇,大致意思是所有被驗證是成功的產品模式洛史,放在一個新產品上都是冗余的。后來關注過幾個產品的迭代酱吝,深以為然也殖,別人都是經歷了幾十上百個版本的迭代才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你V1.0的版本就和別人現(xiàn)在一樣了务热?不冗余才怪…
二.方案化階段
經過初步的概念篩選之后忆嗜,可能會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了,究竟如何去做則需要落實到具體的方案上來崎岂,產品方案的核心是離不開用戶與需求的霎褐,而在產品方案的形成過程中,最大的坑莫過于無視產品的目標用戶與用戶的實際需求该镣。
用戶的坑
不知道目標用戶是誰
不了解目標用戶
用戶群體過于小眾
沒有用戶價值
用戶換用成本太高
會有產品不知道自己的目標用戶是誰嗎冻璃?會的…常見到的是試圖用一個產品滿足來所有人的需求,然而不同的用戶群體本身就會存在行為差異损合,這些行為差異的背后就是需求的差異化省艳,想采用一個解決方案來解決所有人的問題,就很容易導致所有人都不買賬的局面…
需求是產品之源嫁审,用戶則是需求之源跋炕,不了解用戶,更不可能說能夠知道用戶的真實訴求了律适,過于小眾的受眾群體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成長性的問題辐烂,用戶的量級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市場的體量,用戶群體過小捂贿,相應的市場的天花板就會太過明顯纠修。
大眾用戶是懶惰的、沒有耐性的厂僧,安于現(xiàn)狀并且又害怕改變的扣草,除非有動機刺激著用戶去做某件事情,所以說,應該給到用戶一個使用產品的理由辰妙,是解決了什么問題、提高了效率還是好玩密浑、有趣蛙婴,或者說是能夠彰顯自我的個性。
產品的價值應該建立在用戶價值的基礎上街图,用戶價值是1呆瞻,產品價值台夺、商業(yè)價值等都是1后面的0。先有1痴脾,后面的0才會有價值颤介,不然空談價值、拉動赞赖,都是沒有意義的滚朵。
需求的坑
戰(zhàn)略規(guī)劃反推用戶需求
低頻需求
非剛性需求
小眾需求
偽需求
一種很可怕的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就是我有什么什么資源,我要做什么什么事情前域,我想怎樣怎樣辕近,我要讓用戶怎樣怎樣。然而這樣規(guī)劃出來的需求真的存在么匿垄?用戶真的會按照規(guī)劃的路線去使用產品么移宅?用戶真的愿意買單么?對此我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椿疗,從一些書籍中看到的案例也好漏峰,自己耳聞的案例也好,這樣的項目届榄,最終好像都沒有善終浅乔。
頻次決定黏度,需求的迫切程度決定著用戶使用的意愿铝条、量級決定著市場的體量靖苇。低頻不可怕、非剛需不可怕班缰、小眾有些危險了贤壁,如果是低頻、小眾鲁捏、非剛需這三者占到了兩者及以上芯砸,那這個方向是不是值得去做萧芙,就需要打一個很大很大的問號了给梅。
偽需求通常情況下就是我們直接聽信了用戶的說法假丧,用戶說什么就要做什么,要什么功能就給什么功能动羽,然后產品就沒有再也沒有然后了…
產品的坑
版本節(jié)奏混亂
功能堆砌
大而全的產品
版本節(jié)奏混亂或者說沒有版本規(guī)劃包帚,是方案階段最大的坑,因為前期的所有猜想都只是YY运吓,并沒有經過用戶價值的判斷渴邦,所以產品的前兩個大的版本通常可能都是在產品的探索期拘哨。一方面谋梭,產品是演化出來的,另一方面倦青,產品也需要有著合適的版本迭代節(jié)奏瓮床,不要在1.0的版本做2.0該做的事情。
產品滿意度=功能1滿意度×功能2滿意度×功能3滿意度…產品的功能并不是以數(shù)量取勝的产镐,那些可有可無的功能不僅僅會降低用戶的產品滿意度隘庄,還會拖延產品上線的時間。畢竟在產品的探索期癣亚,小步快跑更為重要…
在產品稀缺的時候丑掺,功能大而全可能會比較占優(yōu)勢,畢竟人無我有述雾,然而產品同質化的今天街州,能夠打動用戶的往往可能只是那么一兩個點, 應該采用的是小而美的差異化策略玻孟,而不是上來就要做一個大而全的產品唆缴。
三.落地階段
戰(zhàn)略終歸是需要細化到戰(zhàn)術層面的,而戰(zhàn)術終歸需要落地的取募。在這個落地的過程中琐谤,可能存在的問題會很多很多,我只從資源玩敏、流程斗忌、價值觀這幾個部分來嘗試簡單說一下。
資源
資源包括很多旺聚,人力织阳、物力、財力等砰粹,通常情況下從方案化到落實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唧躲、開發(fā)、測試、運營等人員的共同支持弄痹,方案再好饭入,沒有人來落地,也始終只是停留在方案的層面肛真。
有沒有相應的資源支持谐丢,能不能落地到具體的實施人,能不能推動蚓让,這都是相關可能存在的問題乾忱。而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最后產品的死亡历极,正如那句話說的“成功是偶然的窄瘟,失敗是必然的”。
流程
流程可以成為標準化的產物趟卸,沒有標準化就很會難復制蹄葱,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有著自己的工作方式,人數(shù)少的情況下衰腌,口頭交流就足夠新蟆,隨著人數(shù)的增加,溝通協(xié)作的效率就會降低右蕊,此時流程和規(guī)范的建立就會變得很必要了琼稻。
價值觀
價值觀這種東西看起來是很虛的,但是真正到了一些轉折點的時候饶囚,價值觀卻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帕翻。比如說產品的原則就決定了產品是什么,能做什么萝风、不能做什么嘀掸,如果說沒有產品本身的價值觀,則很容易在后續(xù)的產品迭代中脫離最開始的產品定位规惰,也許是轉型了睬塌,也許就死掉了…
四. 小結
如果說,怎么能夠降低一款產品的死亡率的話歇万,我想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用幾個詞簡單的概括下:
概念化階段:高頻揩晴、大眾、剛需
方案化階段:MVP贪磺、差異化硫兰、快速迭代
落地階段:資源、流程寒锚、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