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90%的人覺得自己的駕駛水平處于平均水平以上...
概率上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岭佳,這是“烏比岡湖效應”。
論文參考:
《無能與無知:對自身無能的認知困難如何導致無端自負》
“杜寧-克魯格效應”,即“越差越牛逼萧落,越強越謙虛”
能力不強的人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無法認知他人真正的能力洗贰; 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找岖,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如果他們能夠經(jīng)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敛滋,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许布。
深層次原因:
我們并不能感知整個世界,我們只能通過感知自己的周遭來判斷自己是否處于平均水準之上绎晃。
當互聯(lián)網(wǎng)把每個人都鏈接在一起的時候蜜唾,對于知識的渴求是異常強烈的,因為差異明顯可見箕昭。
提問與思考
1灵妨、有沒有哪方面能力處于身邊群體中前20%解阅?如果有落竹,是什么?如何做到的货抄?
我一直覺得我在20%的能力是學習能力述召,這讓我在上學的過程中,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蟹地,都可以輕松的處于前10%的成績积暖。
但是正是這樣的學習能力,反而讓我失去了其他的能力怪与,這算是得不償失嗎夺刑?
2、有沒有想過如何才能讓自己某方面能力逐步成長到能夠處于身邊群體中前20%分别?除了下決心遍愿,還有什么具體方法和步驟?
我現(xiàn)在最想提高的能力就是自律的能力的耘斩。但是我深知沼填,自律前提是有目的、目標括授,沒有目標的人坞笙,是沒法做到真正的自律的岩饼。靠強壓來的自律薛夜,并不是真正的自律籍茧。
從小打大都有個切實的目標,考名牌大學却邓。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之后硕糊,其實我就處于沒有長期目標的狀態(tài),于是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學習狀態(tài)腊徙,取得好成績成了短期目標简十。
一步步到現(xiàn)在,完全喪失了自律的能力撬腾。別說前20%螟蝙,甚至處于后20%了。
一直在找尋方法民傻,我需要找到個切實的長遠目標胰默,然后朝著目標前行,然后才有提高自律性的根基漓踢。
3牵署、經(jīng)過這么幾周的自我訓練,只不過更新了幾個觀念而已喧半,你自己覺得變化是否巨大奴迅?如果很大,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原本可以更早就發(fā)生的挺据?這些變化成本是不是很低取具?
變化何止巨大。在我的大腦操作系統(tǒng)里扁耐,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些默認值都發(fā)生變化了暇检。
比如之前漫無目的的瀏覽新聞、看視頻婉称,現(xiàn)在大腦里第一個就會跳出:你這是隨大流块仆,湊熱鬧,瞎操心王暗,你寶貴的注意力被收割了悔据;如果看的是學習視頻或文章,經(jīng)過第一輪思想博弈瘫筐,第二輪又來了——你的注意力被拿走了蜜暑,你取得什么成長了么?這就是提醒自己做筆記策肝,做思考肛捍,而不是就隨便看看了事隐绵。
在做選擇的時候,比如讓自己早起拙毫,雖然偶爾還是會失敗依许,但是腦海里會冒出來:從成長的角度看,你這樣是沒有積累的缀蹄,得不到復利效應峭跳。
我有活在未來的操作系統(tǒng),但是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放進操作系統(tǒng)里面跑的程序——長遠目標缺前,所以其實還是會比較迷茫蛀醉。希望經(jīng)過接下來的學習和思考,能切實找到自己接下來的目標衅码,畢竟這不是別人給的拯刁,而是自己才能知道的。
4逝段、如果你已經(jīng)有一些危機感垛玻,能不能想出一個擺脫焦慮的方法?如何才能擺脫焦慮奶躯?
我能想到帚桩,并能去做的,是行動嘹黔。
行動起來了账嚎,誰還有時間去思考焦慮?
如果沒有行動参淹,就會越來越焦慮醉锄,并且于事無補乏悄。
我尼瑪就是沒有早點意識到這一點浙值。
管它了,現(xiàn)在開始切實提高自己吧檩小。
5开呐、這一周,每天花至少30分鐘靜下來心來自我審視规求,想想有沒有在哪一方面你自己有幻覺筐付?竟然誤以為自己處于平均水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