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里有一個我涎劈,內(nèi)心里也有一個我,在不斷的與社會的交互中吃度,我們常常容易把這兩個角色混淆甩挫。把別人的希望他是自己的希望,拿別人的評判標準當成自己的判斷標準椿每,把別人的成功第一章伊者,從自己的成功定義,不知不覺掉入"為別人而活"间护,的陷阱亦渗。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的分清楚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區(qū)別和正確判斷什麼時候是哪個跑出來在起作用。
活在父母的世界
不得不承認汁尺,我們的父母親人對我們有很大的牽絆力法精。我們和父母的想法和利益並不總是一致,但基於"道義"痴突,我們往往會妥協(xié)搂蜓。畢竟我們從小受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忤逆父母是大逆不道的辽装;父母養(yǎng)我們那麼大帮碰,我們不知道感恩是不對的;中華傳統(tǒng)講究孝順拾积,似乎不順就是不孝殉挽。不懂得孝順和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是會被主流社會鄙視和拋棄的拓巧。 因此我們在潛意識里就是不敢去違逆大多數(shù)人的主觀意志的斯碌,不能跟多數(shù)人不一樣。
當兩者一件不一致的時候怎麼辦呢肛度?當然應該做自己傻唾,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主角啊,否則你就算「從」了父母承耿,也不代表你更有道德策吠,這只是你的利益博弈後的結(jié)果而已。
沒有父母參與的人生可能會有缺憾瘩绒,但沒有自己參與的人生連意義都沒有。
活在子女的世界
這個話題和上文看起來是相互獨立的带族,但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強關(guān)聯(lián)的锁荔,要避免子女活在父母的世界,就需要某些父母先盡可能不要活在子女的世界,盡可能讓子女人格獨立才是做父母的首要責任阳堕。
太多父母控制不了自己跋理,看到子女做出與自己期待不符的決定時,不由自主地干涉他們的決定恬总,想「幫」他們一把前普,便容易陷入過度「活在子女的世界」。 過度付出在任何時候和任何關(guān)係都不可取壹堰,因為我們嘴上可能不承認付出是為了回報拭卿,但潛意識里沒有人是願意做無用功的,哪怕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已經(jīng)得到了對等的快樂贱纠,但很多人並不認為那是對等的回報峻厚。
於是父母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的失敗、過錯全部推到分了資源谆焊、精力給子女的這件事上惠桃。隔壁老王為什麼比我成功?因為他都不管孩子辖试,一心撲在事業(yè)上辜王,我要是不管你,我可能過得比他還好罐孝,現(xiàn)在事業(yè)沒了呐馆,你還要忤逆我。
如果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肾档,我之所以對子女好摹恰,是因為我想對子女好,而對他們好這件事本身已經(jīng)遂了我的意怒见,我得到了心理上的巨大回報俗慈,這樣再要索取的慾望就會少很多。
同理也適用於伴侶的世界遣耍。
活在主流的世界
很多人都知道價格和價值有什麼區(qū)別闺阱,因為教材里說了,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凝結(jié)在商品上面的無差別勞動舵变,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形式酣溃,是在價值兩端波動的。
其實馬克思的觀點是非常有問題的纪隙,價值對於每個人來說赊豌,都是不同的,它需要考慮需求绵咱、供給碘饼、邊際、心理等各種因素,比如一個人費了很大勁造了一種沒人要的東西艾恼,這種東西非常複雜住涉,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也很長,那么它的價值是否就很高钠绍?這很明顯是荒謬的舆声。
而價格,恰恰是價值的社會形式柳爽。比如蘋果手機為什麼值7000塊媳握,不是凝結(jié)在上面的無差別勞動值7000塊,而是願意用7000塊去買它的人達到了供給和需求的平衡點泻拦,因此它的價格是7000塊毙芜。
搞明白這些,你就該知道争拐,我們應該從價值去判斷東西腋粥,而不是價格,有人喜歡買自己用不上但價格奇高的東西架曹,這就是將大部分人的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了隘冲,把價值和價格劃了等號,以致於在他們的心裡已經(jīng)沒有了自我绑雄,只有「1000元的衣服怎麼都比800元好看」展辞、「200萬的房子就是比80萬的房子更牛」……
多數(shù)人都在本可以擁有無限可能的生命中擠向了大多數(shù)人在跑的小道上万牺。反省一下罗珍,你是不是正處於這樣的狀態(tài)?同時靜下來問問自己:自己要的脚粟,究竟是什麼覆旱。
關(guān)于幸福
很多人其實是沒有什麼幸福概念的,之所以這麼說核无,並不是因為他們感知不到幸福扣唱,他們完全可以感知到,但他們的幸福往往是被操縱的团南。
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噪沙,他們對於幸福的定義其實一直屈從著這個社會的大多數(shù)人的主流觀點。比如考上清華北大吐根、升了經(jīng)理正歼、有房有車就能得到贊賞,得到肯定拷橘,得到尊重朋腋。然而這樣的幸福往往並不持久齐疙,因為他們的上面永遠有更多的人。
而且社會有一個規(guī)律旭咽,那就是如果要按這樣的方式去計算幸福,那就注定只有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也許還能殘留一點幸福感赌厅。屬於社會的幸福感永遠是稀缺品穷绵,因為按照這種幸福設定,排在前面的永遠是鳳毛麟角特愿。
丟掉社會的幸福仲墨,找回自我的內(nèi)生幸福,這就需要我們的大腦里有感知細微進步揍障,並保持樂觀的系統(tǒng)目养。要知道幸福並不是一個少數(shù)人笑多數(shù)人哭的遊戲,幸福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禮物毒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