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 準備逛 莘莊公園味悄、古藤園離家距離相差不到兩公里工腋,但它倆相差十三公里,有點意外惠豺。
1513 戴上眼鏡鼻梁還有些不適辽故,出門徒仓。
1521 出發(fā)
1640 步行 500 米左右,到達古藤園誊垢。(臨滄路 148)
正門應該也是文物放置了鐵柵欄掉弛,避免游客進出踩踏。
游覽示意圖喂走,為什么這么醒甓觥?明代嘉靖年間吳會(今閔行區(qū)馬橋鎮(zhèn))詩人董宜陽手植一株缴啡、距今已近五百年的上海最古老之古紫藤而特地建園壁晒。不能只在古紫藤旁邊圍著柵欄,顯然太不重視了,不止此園秒咐,附近好多賓館也以紫藤名稱谬晕,可見此地受該藤很大的影響。閔行古藤園携取,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層巒有疊嶂, 犬牙無交錯攒钳,地兒小阻礙不了建筑師心大。
內院河池中未養(yǎng)水草雷滋、魚蝦不撑,水很渾濁,沒有一點靈氣晤斩。
廊腰縵回焕檬,檐牙高啄;各抱地勢澳泵,鉤心斗角实愚。再來個 270 度全景圖。
有病得治兔辅,未查到曲柳資料腊敲,相近的有水曲柳,長相明顯不是同一品種维苔。
被人類扯出來的浮云碰辅。
主角出場先丟名片,我們稱它古藤介时,說一定它自以為小年輕呢没宾。
你不離我不棄,抱的越久越無法分離沸柔,這一抱就是五百年榕吼,之后還要多久未可知。
知足者常樂勉失,自古都嘮叨,現(xiàn)在依舊是原探。
樹不顯石不露乱凿,個人感覺是個敗筆。
一串串的串串紅咽弦,不自覺的想到了一丈紅徒蟆,陽光明媚的那種喜慶。
未標品種型型,這個膚色極像甘蔗段审,咽下口水。
裁的利索闹蒜,看著心痛寺枉,也不知道叫什么來著抑淫。
1626 不知是天氣轉陰還是黑夜來的過早,一種傍晚的趕腳姥闪,戴上耳麥開始步行始苇。
1703 離開,園深客少天陰沉筐喳,逛得不是很盡興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