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整理書柜,翻出了三十年前的幾件“寶貝”。回想起來,過去的一切仿佛發(fā)生在昨天拾枣,依然歷歷在目。
? ? ? ? ? ? ? (一)摘抄筆記
翻開這本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筆記本,看到友人贈言梅肤,同時代的你是否感覺很親切呢司蔬?
看著歪歪扭扭、青澀而雜亂的字跡姨蝴,讀著普希金俊啼、拜倫的詩句,咀嚼著尼采左医、叔本華授帕、盧梭的哲學思想,想起當年浮梢,在“一座難求”的圖書館里跛十,面對著浩瀚的書海,“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秕硝!”
還有風糜一時的席慕容芥映、瓊瑤、三毛以及張愛玲……
原以為讀書并不會改變什么远豺,只是寂寞時的消遣奈偏,打發(fā)時光而已,但其實早已潛移默化躯护,深入骨髓惊来。
不知不覺中形成我們的三觀,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棺滞,提升我們的審美能力和對幸福的感知能力裁蚁,讓我們在風雨中也能毅然前行!
“它們?nèi)匀粷撛谥烀校跉赓|(zhì)里厘擂,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锰瘸,也可能體現(xiàn)在生活和文字里“毫椋”
? ? ? ? ? (二)友人的通信集錄
看到這些手寫的帶有溫度的文字避凝,在電話、短信眨补、QQ管削、微信如此便捷的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暖意撑螺。
不知是否也勾起了你心底的某種記憶呢含思?
記得那時每發(fā)出一封信時的期待,收到回信時的歡呼雀躍,還有收到意外來信的驚喜和激動……
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含潘,讓親情饲做、友情溢于言表,濃烈而悠長遏弱。
今天的便捷盆均,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卻也讓世界變得擁擠和嘈雜漱逸。
朋友圈泪姨、各種交流群,少則十余人饰抒,多則幾百人肮砾,各種廣告、鏈接分享袋坑、求贊仗处、求轉(zhuǎn)發(fā)目不暇接,看似熱熱鬧鬧……
而真正想說咒彤、想要敞開心懷傾訴的時候疆柔,又有幾人可說?又有幾人能懂镶柱?
更何況在成人的世界里旷档,似乎每個人都給自己的心套上了一層厚厚的盔甲,仿佛那樣就再也不會受傷歇拆。
卻不知道鞋屈,那堅硬如鐵的盔甲有時也會將柔軟的心硌得生疼……
當復制、粘貼取代了摘抄筆記故觅,當微信厂庇、短信、電話取代了鴻雁傳書输吏,時代的進步权旷,必將讓我們割舍掉一些什么,唯一不變的是初心和情懷贯溅!
? ? ? ? ? ? ? ? (三)集郵冊
記得最初開始集郵拄氯,源于熱戀中的姐姐姐夫的鴻雁傳書。
那時姐夫參軍入伍它浅,遠在河南译柏,正在熱戀中的姐夫每周給姐姐寄一封情書。
沐浴在愛河中的姐姐迫切地需要與人分享她的快樂姐霍,但又很害羞鄙麦,不便與外人道典唇,于是選中了懵懂無知的只有十二、三歲的我胯府。
姐姐收到的每一封情書介衔,我都是第二個讀者。
“春蠶到死絲方盡盟劫,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詩句也是那時初讀夜牡,覺得好美,并不解其意侣签。
姐夫寄來的信封上每次都貼著不同的郵票塘装,與普通郵票不同,都是帶“T”或“J”字的影所,有時是名人名畫蹦肴,有時是金陵十二釵,有時是三國猴娩、水滸人物阴幌,甚是好看。最喜歡的是一套周恩來總理的紀念郵票卷中。
于是矛双,我央求姐姐把信封上的郵票給我。
從此蟆豫,每個星期议忽,我也跟姐姐一樣,盼著姐夫的來信十减。
只不過栈幸,姐姐盼的是愛情,我盼的是郵票帮辟。
當然因為郵票的“賄賂”和閱讀的特權(quán)速址,某人順利地過了我這道關(guān),如愿成了我的姐夫由驹。
集郵之后開始關(guān)注芍锚、收集跟郵票有關(guān)的知識。在物質(zhì)匱乏蔓榄、生活艱苦的八十年代初期的農(nóng)村闹炉,想要收集這些并不容易。
好在初中住校了润樱,同學之間有了更多交流機會。那時語文老師發(fā)起成立了一個圖書角羡棵,每個同學至少捐一本書壹若。記得有一本關(guān)于集郵的小冊子,才知方寸之間大有乾坤。
可惜的是店展,當時的許多郵票有的送人了养篓,有的遺失了。
在書信越來越稀少赂蕴、科技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柳弄,郵票使用機會越來越少了,它的價值更多地體現(xiàn)在收藏上概说。
或許將來的某一天碧注,郵票終將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種久遠的記憶糖赔,但郵票中蘊含的知識萍丐、韻味與美永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