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早晨贫悄,依然早醒突勇。看手機新聞看微信圈看膩了還是想找一本新書來看看骚秦。
抬頭望見桌子上放著一本寧遠的新書《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卸察,那是朋友寄來的新書脯厨。本來有兩本,一本在去看望回國探親的一位老師的地鐵上拆開看了幾頁坑质,最后忍痛割愛送給了老師合武。而這最后的一本,是早已說好要送人的涡扼。
我用手撫摸著封面上薄薄的一層塑料膜稼跳,糾結著:怎么辦?拆還是不拆壳澳?拆了再送人會不會顯得不夠有誠意而遭人嫌棄岂贩?轉念一想:想拆開看吧,事后再跟朋友說,如果她也跟我一樣有拆書情結萎津,我再去網(wǎng)上買一本新的直接寄給她卸伞。
這么打定主意以后我就心安理得地開始拆了,從書的側面沿著壓縮縫用指甲輕輕一劃锉屈,薄膜就一分為二了荤傲,脫下它就像脫下新書的衣服,哈哈颈渊。拆新書也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遂黍,特別有儀式感。
翻來內(nèi)容也很喜歡俊嗽,因為怕弄折雾家,不敢攤開了看,只好從書的中部打開一條縫绍豁,從夾縫里面往里看芯咧,像偷窺一般。對的竹揍,讀書就像在偷窺敬飒,偷窺作者的內(nèi)心,偷窺她看世界的角度芬位,偷窺她的所思所想和所愛无拗。
原來作者寧遠的陽光房開在成都,而我之前一直以為在杭州昧碉∮⑷荆總覺得那樣美好的一位女子和工作坊應該是生長在溫柔的江南水鄉(xiāng)啊。
我是讀到她提到工作坊附近的菜場"東坡橋"被饿,聽她強調(diào)"家門口有菜場可逛"税迷,不是超市而一定要是"露天的,成都人的菜場"這節(jié)的時候才開始對這本書興趣盎然起來锹漱。雖然在這之前,書的封面已經(jīng)讓我心馳神往慕嚷。
對啊哥牍,一定要有菜市場,而且是人聲鼎沸喝检,市井模樣的嗅辣。有了它生活才能接上地氣,有了自己選材動手做美食的可能挠说,日子才算得上是活色生香澡谭。忍不住想:看來美女作家是一個用心過日子的人,而不是花瓶损俭,更非模特蛙奖,早已遠離了她的前媒體人身份潘酗。
書中的插頁很美,有著比文字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雁仲,看著作者旁若無人地做衣裳仔夺,畫畫,泡茶攒砖,甚至是在林間拍照的樣子缸兔,都讓人好生向往。
再往后讀吹艇,就是作者當上媽媽的感受了惰蜜。好像女人真的是做了媽媽以后才完整的,看世界的角度都會不一樣受神。喜歡文中那段記述母女倆撿了一只小貓卻因為貓媽媽回來找幼崽抛猖,最后不得不放棄女兒的喜好放歸小貓的小故事。"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寶寶"路克,連貓也不例外樟结。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的慈悲心精算,能站在小動物的角度去想問題,她尊重每一個生命灰羽。我想,這是人性的美好吧玫镐。
難忘文章寫到""雅安"地震那場,她從國外訪問的途中幾番折騰返回成都家中恐似,在出租車上感嘆師傅用情心的丟失傍念,和災難面前的麻木"每天該做啥子做啥子",除了偶爾半夜會被余震驚醒再翻個身繼續(xù)睡双藕。這就是所謂的"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吧,連心態(tài)都變得好了忧陪。
待她回到家中,稚子撲向她的懷里,喊她"媽媽嘶摊,媽媽"延蟹,拉著她的手走到院子里去跟鄰居們炫耀媽媽歸來的時候,作者寫到"我走在她后面更卒,看著她那個樣子等孵,心想這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啊"。
我不知道這一刻她是否有想起2008年她在地震現(xiàn)場堅守三天直播臺蹂空,被觀眾稱為"最美女主播"時的風光俯萌,我只相信此刻她是世上最幸福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