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蔣勛先生在一家電臺说榆,主持了一個名叫“文化廣場”的廣播節(jié)目持寄。每周一播源梭,約一小時,持續(xù)十年稍味。聯(lián)合文學的玉昌废麻、晴惠將這些錄音整理成文字,也即《生活十講》模庐,這才讓這些內容得以以文字的形式面世烛愧。
圖片來源于豆瓣
十講:
新價值——從青年犯罪談到教育制度的缺失,再到社會物質化的價值觀掂碱。談及現(xiàn)代許多人不再只滿足于最低層次的生存怜姿,并提出“夠了”的快樂哲學;
新官學——講在官學陰影下成長的人疼燥,以及受此影響的教育沧卢;
新倫理——一指出:“我們接受一個新的制度,卻還是沒有辦法逃脫傳統(tǒng)的回旋醉者,就是糾纏著很多的這種不舊不新的問題但狭,而且常常立場是搖擺不定”。并強調人需要內省以及找回自己的信仰撬即。
新信仰——這是對我啟發(fā)很大的一章立磁,下面再詳講。
談物化——“物質發(fā)展沒有錯剥槐,可是人還是要做主人唱歧,不可以為物所役”。
創(chuàng)造力——主要講神話的作用:“神話有一個無限領域粒竖,可以同時滿足幻想的創(chuàng)造力與科學的創(chuàng)造力颅崩,所以小孩讀神話,他可能將來變成科學家蕊苗,也可能變成文藝家”挨摸。
文學力——“如果沒有文學,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岁歉,用細化或不喜歡去判斷一個人,有了文學之后膝蜈,我們會化身了锅移,會從別人的角度去重新思量”。
愛與情——“愛的形式與道德饱搏、法律沒有辦法脫節(jié)”非剃,“每一段愛情,我們都要回過頭來問自己:我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推沸,同時也建議备绽,“每個人生命里愛的支點要多一點”券坞。
情與欲——“情欲在我們的文化中,會變成一種恐懼肺素,而使人不敢去正面凝視”恨锚。把我們傳統(tǒng)觀念里不能放到臺面上的事情,剖開來光明正大地講倍靡。引導中學階段的孩子猴伶,適當看經典的、較美的情欲書寫(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塌西,而不是一味禁錮他挎,讓他們偷著看只有單一的欲望刺激的低俗片。
新食代——“快”的速度不應該蔓延到對待食物這件事情上捡需“旖埃“試著緩下自己的腳步,少吃一點站辉,吃好一點呢撞,并且學會等待,等待花開庵寞、等待果熟狸相,等待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復的手工步驟細心料理”捐川。
人需要信仰:
不管是信仰宗教、人古沥,或者是真理瘸右,只要有信仰,并能在信仰的指引下前行的人岩齿,在我看來都是很幸福的太颤。人會因為沒有信仰而迷茫,因為生活沒有指標盹沈,而自己也還沒強大到可以不依仗任何東西成長龄章,很容易道聽途說、隨波逐流乞封,亂了方向做裙。
意識到沒有信仰是一件很沒安全感的事情后,人會變得急切——急切想要擁有一種信仰肃晚,所以會亂抓锚贱。在還沒弄清楚這是否能成為指引前進的信仰時,便急匆匆地抓住关串,導致“原本擁有的某些健康的信仰拧廊,扭曲到另一個方向去”监徘。
蔣勛先生說:
“任何你在生命里的某一個階段,所相信的事物都可以是信仰吧碾。信仰的對象可以改換凰盔,沒有那么絕對÷烁郏”
這句話能給很多人帶來希望廊蜒,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溅漾,如果我們堅信信仰就是從一而終山叮,不得更改的話,那當我們所信仰的對象錯了怎么辦添履?或者由于我們自身的經歷屁倔,所信仰的已經不能產生作用了怎么辦?
所以暮胧,“信仰對象是可更換的”這樣的說法就能讓人比較寬慰锐借。比如我會在不同階段信仰不同的對象,以前我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太不專一了往衷,現(xiàn)在也可以反過來想钞翔,舊信仰不斷被推翻,新信仰給予支撐力量席舍,也許就是成長布轿。不是說“舊信仰”不好,相反来颤,正因為有“舊信仰”汰扭,才能成就現(xiàn)在的自己。
“信仰里面最可貴的就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福铅,也就是認識自己有多貪心萝毛、有多賴皮、有多恐懼”滑黔。
我們會在某些電影里笆包,看到虔誠的天主教徒,走進一個小空間里進行“告解”略荡。小房間里隔著網格庵佣、黑色簾幕,而正對著的便是代表著神的神父撞芍。他們向神父坦誠過去的一周里犯下的錯。這一“告解”其實也是在自我反省跨扮。
反觀社會發(fā)生過的因為信仰而產生的問題序无,而這可以歸根為验毡,我們的社會缺乏信仰教育〉畚耍“信仰教育簡單說就是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晶通。
蔣勛先生為“信仰”這個課題列舉了兩本書——《維摩詰經》和《金剛經》。“如果我們有信仰教育的話哟玷,我想《維摩詰經》會是一部能引發(fā)學生思辨的教材”狮辽,“如果要進一步做更深的思辨,我會建議讀《金剛經》”巢寡。
最后喉脖,分享這一章里面,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信仰是幫助人解惑的抑月,如果無惑可解树叽,信仰就消失了∏酰《金剛經》說法题诵、非法,一切法皆非法层皱,這樣的說法讓我領悟很多性锭,當法是虛妄的,那么信仰本身有一天也是不存在的叫胖。因為它變成實踐的力量后草冈,就不需要再拘束于語言、形式了臭家,這是一種階段性的疲陕,我們不需要去批判不同階段的人,去說:‘你怎么還在那個階段钉赁?’因為我們也曾在那個階段過蹄殃,當你走過來以后,應該要知道每一步踏過來是那么艱難你踩,你不會去嘲笑诅岩,反而會尊敬。如果你會嘲笑某一階段的信仰带膜,就表示你連那個階段都還沒有到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