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下的時候已經12點了镐捧,結果這時候突然收到一條信息潜索。
“因為報了好幾個社團,都進了面試感覺一個都不想放棄懂酱,可是又害怕影響學習竹习。實在太矛盾,煩躁得睡不著列牺≌埃”
這位學妹是今年秋季開始成為了四川大學大一的新生,到現(xiàn)在也不過開始上課一個禮拜瞎领,實實在在的大學新鮮人泌辫。我認識她倒是機緣巧合:她初中時是我表姐的一個學生,估計關系相當不錯九默。我姐希望如果她在成都求學遇到一些困擾震放,我可以幫助到她——畢竟,我也才剛剛從這所學校畢業(yè)僅僅兩年驼修。另外還有個原因殿遂,這位學妹學習的是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而我則是口腔醫(yī)學畢業(yè)邪锌。
不過不可忽略的因素是:當我2008年開始我的大學生涯時勉躺,這位妹妹才念小學六年級。
聽一個“過來人”說教觅丰,一般來說是我很討厭地一件事饵溅。但我驚人地發(fā)現(xiàn)當我站在“過來人”的位置上時,一切都變了妇萄,我暗爽不已蜕企,感覺居高臨下。然而冠句,講完之后發(fā)現(xiàn)轻掩,也許我只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而已。
但愿不會誤人子弟懦底,所以我最后告訴她唇牧,剛才我說的都是我以為的道理,請自我斟酌。
昨天丐重,或者說今天凌晨跟她探討所謂“大學”腔召、“教育”的意義直到兩點半,主要有以下要點扮惦。
顯然臀蛛,不可否認現(xiàn)在的大學和大學之間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差異,我是站在我和她共同的母校崖蜜,川大的立場上浊仆,華西的立場上來探討這個話題。
我所認為的大學教育豫领,或者說本科教育已經越來越屬于一種通識教育抡柿,而不是職業(yè)教育。大學所學的專業(yè)并不是框定了我們未來的做怎樣的工作等恐,專業(yè)僅僅是增加我們選擇以該專業(yè)謀生的偏倚沙绝、偏好。我也看到越來越多周圍的同學在畢業(yè)時就選擇了同醫(yī)學毫不相關的職業(yè)鼠锈。而在于其他專業(yè)來講闪檬,這種偏倚作用則要小得多——前幾個月前在從家到上海的火車上就偶然遇到大一時候認識的同學,本科和研究生都學習了化學购笆,畢業(yè)之后則去了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粗悯;計算機領域則容納了各種專業(yè)背景的人才。至于其他文史類專業(yè)的學生同欠,最后遠離最初的專業(yè)則比比皆是样傍。
其實道理很簡單,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講铺遂,絕大多數(shù)都未成年衫哥,或剛剛成年,他們選擇專業(yè)是盲目的襟锐,他們的父母選擇的專業(yè)則容易忽略大學生主體的個人意志撤逢,因此就算十分理性也絕對是可笑的。因此粮坞,大學生要么學一個盲目的專業(yè)蚊荣,要么學一個可笑的專業(yè)。那一個人為什么要花掉未來的十幾年莫杈、幾十年甚至整個生活的代價來“不辜負”曾經選擇的專業(yè)呢互例?
排除掉大學作為職業(yè)教育這個前提,就可以解決掉很多問題筝闹。比如媳叨,不得到一個好成績就無法保研或者考不上研究生(這個問題就是學妹講的一個重要的中心思想)腥光。入學一周的她大概連臨床醫(yī)學是什么都沒有搞明白,卻在暗示未來將踏實走在醫(yī)學之路上糊秆,她如何那么確定未來的她將會是一個懸壺濟世的醫(yī)生柴我,并以此在社會上立足呢?我并未想潑冷水給她扩然,不過當我說出這個結論的時候,她也相當可愛地嚇了一跳聋伦。
大學究竟提供給我們什么呢夫偶?既然剛才說大學更接近于通識教育,那么顯而易見在于廣闊的知識面觉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逾礁,這是我大學的校訓说铃,也正是基于這個立場,我理所應當?shù)恼J識到嘹履,一個合格的大學應該是引導他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更大的世界腻扇;退一步,就算不能引導砾嫉,也應該提供給學生一個看到更大世界的平臺幼苛。圖書館、自習室焕刮、運動場舶沿、美術館、小劇場以及學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成為傳遞信息的媒介配并,因此括荡,廣闊的知識面不僅包括所在領域,還在于更具普遍意義的社會溉旋、科學畸冲、藝術、體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观腊,我可以簡單地稱之為“常識”召夹。當然,常識這種東西也是相對的恕沫,但正是這些“常識”的不同监憎,成為了社會各種階層間的差異的主要原因,物質財富的差別在此則是次要的婶溯。值得注意的是鲸阔,具有類似常識的人極有可能擁有類似的物質財富偷霉。
在中國,這種常識最佳的積累時間正是剛剛成年的大學生褐筛。在此之前类少,升學壓力令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無暇去關注與考試無關的東西,即使是在教育極為發(fā)達的一線城市渔扎,即使課業(yè)壓力稍小硫狞,來自家長的壓力則依然存在,學生缺少自主發(fā)展的思考和空間晃痴;大學畢業(yè)之后残吩,大多數(shù)人則會走入一個個選定的位置,為社會運轉生產動力倘核。那么對于大多數(shù)大學生來講泣侮,大學不僅是進入社會前的緩沖地帶,更是注入常識的絕佳領地紧唱。
我相信讀完大學之后所有人的收獲都是不同的活尊,并無意為之區(qū)分出上中下等來。有人博覽了眾多文學巨著漏益;有人通讀了哲學蛹锰、歷史典藏;有人深入學習了美術绰疤、舞蹈宁仔;這些都一樣,實在是他們已經在相當程度上進行了拓展峦睡,這些拓展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是很難從專業(yè)學習中得到翎苫。(有人會振振有辭,這些都是“無用的技能”榨了,這些人還是把大學當成了技校煎谍。)談到“無用”這個詞,我倒是很贊賞復旦大學的“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龙屉,有時候會覺得這才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大學教育呐粘。
其實去年參加華西在滬的校友會,那些老華西校友中還彌漫著一種聲音:即華西并入川大是一種失敗和恥辱转捕。這讓我不以為然作岖,反而覺得是他們過于膚淺。當然五芝,他們很可能是出于母校情結痘儡、出于某些經濟權益的喪失而做出的判斷;但是我卻從另外一個方面發(fā)現(xiàn)枢步,綜合性大學同獨立醫(yī)科大學相比沉删,提供了更加廣泛的學習實踐渐尿,建設了學生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從一定程度上說矾瑰,還拓展了人生的選擇砖茸。
再回到學妹一開始的煩惱,由于報了太多的社團殴穴,取舍不好凉夯,還怕未來影響學習,影響后期的研究生深造采幌。當然劲够,社團是大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yǎng)一個人綜合能力的絕佳平臺植榕。按照大多數(shù)新鮮人的慣常做法,先報了眾多的名尼夺,覺得這個喜歡那個也喜歡尊残,參加過不超過兩次活動之后便覺得無聊,無聊淤堵,于是紛紛淡出社團活動寝衫。因此我絲毫不擔憂她會為了眾多社團活動而分心,至于談到影響學習——她的意思應該是指影響考試分數(shù)拐邪。
然而考試和學習實在不能劃上等號慰毅,太多的現(xiàn)象是平時不好好學習,期末打雞血復習一周依然拿一個好看的分數(shù)扎阶。所以汹胃,一個好看的分數(shù)更多時候只是安慰一下自己“似乎掌握了知識”。自然东臀,作為大多數(shù)考試的受益者着饥,我不是一個考試無用論者,我依然認為考試的存在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都很有必要惰赋。但我想說的是宰掉,大學之意義在于追求知識,而不是分數(shù)赁濒。大學畢業(yè)之后這些年才漸漸明白轨奄,考分只不過一個數(shù)字罷了,沉積下來的知識才是個人實力的最終體現(xiàn)拒炎。所幸挪拟,當年沒有走上只追求分數(shù)的歪路,所以聽到她說起關于分數(shù)的困擾击你,便很有沖動要告訴她不要誤入歧途舞丛。
然而耘子,并不是我說的歧途就是歧途,因為我說的也不過是我自己以為的歧途球切,也有很多人走過我說的歧途谷誓,過上了很順利的人生。所以人生之路實在是奇怪的吨凑,沒有人可以預言捍歪。我意識到,當事人們大多不是麻木的鸵钝,就算走上彎路糙臼,他們也同樣會自我調整,最終走向他想要的道路恩商。
說到最后变逃,自覺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了一堆。言多必失怠堪,就這些揽乱。
20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