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一種思想觀念:沒有學到的東西都是因為父母老師沒教。我們好像有一種習慣毙芜,覺得只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自己就會寬心很多腋粥。
隨著時間的流逝架曹,我們成年了,我們不應該再把沒學會的和學不會的理解成都是因為別人沒有教好绑雄,而是應該理解成你自己沒有學會它。
18歲以前的不好你可以埋怨父母万牺,18歲以后的不好都應該學會自己承擔洽腺。
我發(fā)覺社會上存在一種可笑的現(xiàn)象:評判一個人的好與壞覆旱,永遠他或她的父母占影響他們的比例是最大的。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和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藕坯,但是后天的發(fā)展不好不能把責任都推卸到原生印象中去噪沙。
我曾經(jīng)同意過一個觀點:當你作為一個中間人的角色的時候,你的孩子犯了錯你生氣就不太應該正歼,因為你應該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好好教導他才對;而當你的父母和你意見不合時朋腋,你也不應該發(fā)火膜楷,因為你可以用成熟一點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有一句話怎么說來著――當你對了的時候穷绵,你沒必要發(fā)脾氣特愿;當你錯了的時候仲墨,你沒資格發(fā)脾氣揍障。
也許我還有點幼稚,我總覺得一個人的情緒是可以被很好地控制的癌蚁,我可以很平和地對待所有事情兜畸,包括所有讓別人能暴跳如雷的事情。
我年輕咬摇,我也慌,但是我可以控制我自己的思想肛鹏,我不會喜歡讓推卸束縛我自己恩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