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支付寶發(fā)布了2017年用戶年度賬單疯溺,全國支付寶用戶達到5.2億,移動支付占比超過82%哎垦。而個人用戶的移動支付數據被做成了動態(tài)賬單囱嫩,賬單中包括了過去的2017年中,用戶通過支付寶支付的賬單總金額漏设,并列出了賬單總額中墨闲,線上線下的支付分別為多少,支付最多的部分為什么郑口,出行節(jié)約的能源為多少等等鸳碧,在最后還包括了支付寶預測的2018“你”的支付關鍵詞是什么。
通過賬單犬性,用戶清楚的看到自己過去一年的移動支付情況如何瞻离,但數據的詳細程度卻不由的讓人心中有了一絲絲驚恐和擔心,因為賬單中的數據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乒裆,去了幾次便利店套利,最經常吃的小飯館兒是哪一家,全年出行了多少次鹤耍,它似乎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肉迫。過度的了解常常會帶來莫名的一種緊張感。
在賬單的最后稿黄,支付寶使用了21個關鍵詞將5.2億的支付寶用戶打上了一個“個性化”的預測標簽喊衫,也正是這一個標簽使得支付寶的賬單在各大社交網絡廣泛傳播,網友戲稱:支付寶終于用21個關鍵詞成功突破了微信轉發(fā)的封鎖杆怕,占領了微信朋友圈族购。但正是因為這一廣泛傳播,賬單中的一個隱藏套路被爆出:芝麻服務協(xié)議陵珍。
1月3日下午13:12寝杖,新浪微博署名為岳屾山的律師發(fā)布微博稱,支付寶賬單默認授權了一個無關聯(lián)的《芝麻服務協(xié)議》撑教,并詳細指出了該協(xié)議中可能涉及到信息獲取的相關條款存在風險朝墩。援引該微博的內容稱: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醉拓,消費者有選擇權伟姐,而不是商家替消費者選擇收苏。或許“芝麻”會說,你可以選擇不同意愤兵,可是“芝麻”你偷偷摸摸的幫我選好了“同意”鹿霸,還那么小的字,稍不留神就漏掉了秆乳,唬誰呢懦鼠?
根據《互聯(lián)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屹堰。同時對于信息收集肛冶,該規(guī)定要求經營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扯键、方式和范圍睦袖,并經被收集者同意。而“芝麻”這個根本不給你了解條款的機會荣刑,直接讓你默認同意馅笙,稍不注意就進坑了。
這條微博迅速引發(fā)網友討論厉亏,多數網友認為董习,支付寶此舉讓人聯(lián)想到了個人信息的泄漏和傳播,以及因此而造成的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爱只。
當天深夜23:34分芝麻信用公開在新浪微博發(fā)文成人賬單設置默認選項皿淋,并對事件進行了說明。支付寶隨即轉發(fā)了此條微博認錯恬试。隨后支付寶賬單中的選項隨即進行了緊急的修改沥匈,從“我同意《芝麻服務協(xié)議》”修改為“同意《在年賬單中查詢并展示你的信用信息》”,而協(xié)議的內容也從洋洋灑灑的7屏精簡到了短短2段文字忘渔。此外內容還包括了如何在芝麻服務中取消授權的方法高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s
思考1:什么引發(fā)這場轉發(fā)刷屏?
人們常常是言不由衷的畦粮,嘴上說自己不喜歡被貼上標簽散址,不喜歡被分類為某一群人,但是每當標簽產生時候宣赔,卻總是樂此不疲的對號入座预麸。從運營角度而言,這一特性并非第一天被利用儒将,最早的星座分析吏祸,到后來過年求簽,或是名字測試钩蚊,性格測試贡翘,今天的支付寶關鍵詞也是一樣的蹈矮。似乎用戶真的以為自己抽到了顏值正義,便美的不可方物鸣驱,小仙女小公舉的心就要溢出來了泛鸟,必須發(fā)個圈子展示一下自己的顏值和正義。
支付寶運營團隊的人也是花了心思踊东,知道賬單這種東西不好曬北滥,花的少了寒磣,花的多了炫富闸翅,恰如其分的中產有沒有什么值得發(fā)的再芋,于是用老套路裝了新花樣兒,企圖用21個關鍵詞將幾億的用戶分成簡簡單單的幾種類別坚冀,而用戶也是很買賬祝闻,一半娛樂,一半虛榮的廣發(fā)關鍵詞求贊求認同遗菠。不過時跟千千萬萬的其他用戶share了一個詞語而已联喘。網友虛構的一段對話更有趣,美工問總監(jiān)辙纬,關鍵詞的配圖怎么解決豁遭,總監(jiān)說,就放用戶的頭像贺拣,你不可能選到比用戶自己選的更合適的圖片來形容自己蓖谢。
站在運營者的角度,這次賬單譬涡,除了默認同意芝麻服務協(xié)議這一個點以外闪幽,不失為一個營銷推廣的非常好的案例,值得借鑒吧涡匀。
思考2:鋌而走險的灰色試探盯腌,不只是支付寶。
1陨瘩、花哨的背景圖
2腕够、極小的字號
3、深色的字體
4舌劳、動態(tài)展示的頁面
5帚湘、默認選定狀態(tài)
支付寶團隊也真的是用心良苦的將這一選項放在了賬單中間,最不顯眼的位置甚淡,巧花心思的設計大诸,每一個點都是誘導用戶同意授權協(xié)議,雖然曝光之后支付寶立即進行了修改。
這一行為讓我聯(lián)想到了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面的一個舉例资柔,雖然跟支付寶的行為是有本質的差異的焙贷,在此想順便提一下那個讓我有點不置可否的例子,大約意思是建邓,一個游戲公司,在計劃使用明星肖像作為產品的一部分時睁枕,第一天晚上在未被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數名明星的肖像官边,經過一晚上用戶的使用,迅速得出哪位明星的肖像效果最好外遇,第二天一早開工聯(lián)系這位明星的經紀人簽約注簿,其余的明星肖像停止使用,利用數據和時間差來為自己的產品試錯跳仿。一半的明星第二天接到高額的代言邀請诡渴,都不會太在意前一晚上短短一晚的肖像侵權,畢竟可以摸得到的代言費菲语,和曠日持久的侵權官司相比妄辩,還是拿錢來得實在。
雖然是兩個本質不同的獨立事件山上,但是不是有一點點博弈上的相似呢眼耀?支付寶先默認授權楚昭,然后道歉屏积,如果不被曝光泵琳,就連道歉都不需要了论寨。這種數據獲取的強烈愿望匾乓,促使它花盡心思的百般設計妆毕。是不是都在賭涝影,在賭用戶的反應句旱,利益就是具有實際價值的用戶數據抡驼。
思考3:授權協(xié)議你有的選擇嗎鬼廓?
如果沒有支付寶賬單的刷屏,就沒有律師曝光的廣泛關注致盟,如果沒有曝光就沒有后續(xù)的道歉和修改桑阶,當整件事情都不被知道的那些日子里,我們默認勾選了多少用戶授權協(xié)議勾邦?默默上傳了多少個人信息蚣录。
用戶誤以為自己不填寫手機號,不上傳身份信息眷篇,那么個人隱私就能得到良好的保護萎河,生活便是安全的。不少互聯(lián)網用戶可能并沒有意識到,或者并不在意:應用軟件使用習慣虐杯、搜索引擎記錄的搜索內容玛歌、日常支付習慣等一切信息其實都屬于自己的個人信息。是否允許這些數據被用作商業(yè)用途本身就應該得到用戶的同意擎椰。而很多人并不非常了解自己數據的重要性支子。
被廣泛使用的軟件,例如支付寶达舒、微信等值朋,當這些日常軟件需要更新版本,用戶協(xié)議已經成為了不得不勾選的部分巩搏,而這一協(xié)議中包含的信息獲取的授權并不能單獨勾選昨登,換言之,其實用戶沒得選贯底,要么放棄使用丰辣,要么勉強同意。頗有一些些店大欺客的意思禽捆。
在成千上萬的像這樣的免費應用中笙什,看似免費,但其實用戶付出了自己的使用數據作為代價胚想,這些數據也同樣被無償使用著得湘,數據本身帶來的價值甚至可能超過了使用收費帶來的收益。而這些數據被第一次授權之后顿仇,將被第三方轉用淘正,又被賣給更多的第三方的第三方,免費的背后只是數據被反復販賣的完整變現鏈條臼闻。正如支付寶賬單事件里鸿吆,協(xié)議中大量被提及的“第三方”,多渠道變現的結果就是第三方濫用個人信息述呐,甚至有可能被電信詐騙集團購買使用惩淳,其中的惡果只有用戶自己承擔。
想了這么多乓搬,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了思犁?其實也不必太恐慌,互聯(lián)網爆發(fā)式的迅速發(fā)展进肯,隱私保護等各類法律法規(guī)未能即使的順應時代的變化進行調整和修改激蹲,但是這種規(guī)范是必然會發(fā)生的,在此之前江掩,我們只能提高警惕來自我保護学辱,盡量少的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乘瓤,擦亮眼睛辨別騙子的騙術,等待法律的完善策泣,以及行業(yè)的細化發(fā)展和規(guī)范衙傀。
作者: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