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作為一個理工科背景的人,我也是萬萬想不到把讀書和工藝這兩個詞聯系在一起的舱痘。對我來說离赫,讀書這件事太稀松平常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旬盯,太熟悉以至于根本不會花時間去琢磨它蹬刷。
然而,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讓我刷新了對讀書這項活動的認識——原來讀書也是可以像工藝一樣來調整和完善的办成。所謂工藝不同,產出的產品質量和數量就會不同某弦。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么閱讀了同樣一本書而克,牛人可以有條有理地把這本書的內容總結出來,并且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收獲腾降,而大多數人讀過之后碎绎,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抗果?奧也宣之就在這本書中解答了這個問題奸晴。
牛人之所以能夠在看完一本書后還能有高質量的產出,比如一篇頗有影響力的讀書筆記或書評寄啼,排除智力,經歷等主觀的因素涕刚,這與他的讀書方法是有非常大的關系的走诞。而作者奧野宣之的讀書方法甚至堪稱一門工藝蛤高,讀書的每一個流程奧野宣之都不斷精進。他把自己的讀書工藝的每一道工序匯集起來塞绿,就有了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恤批。
牛人的讀書工藝像一個完備的流水線工廠,完美的工序讓每一本書籍的信息輸入都有高質量的產出喜庞,比如奧野宣之介紹的讀書方法。而大部分人的讀書工藝就就像一個粗糙的小作坊雷猪,工藝粗放晰房,即使有很大的信息輸入也得不到高質量的產出。如果遇到一本書中一段精彩的文字殊者,牛人可以將其吸收消化,添加自己感想和評論摔刁,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海蔽,而大部分人扁位,也許只能說出“這種表現手法太酷了”趁俊,“雖然不太懂什么意思,但還是覺得挺棒的”等等暇务。
平常我也會買很多書來讀怔软,有的是kindle電子書,有的是紙質書挡逼。可能和一般人的讀書習慣稍有不同的是嘱能,由于我上下班的通勤時間比較長虱疏,我的書大部分是在地鐵里讀的。我的讀書方法也甚為簡單对粪,一般是装蓬,把自己想讀的書買來,從頭到尾讀過去牍帚,遇到自己有收獲或者共鳴的地方做上標記,讀完后把標記整理出來峦萎,是作為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忆首。如果參照《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這種讀書方法充其量也就是最粗放的一種讀書法详幽。
現在,智能設備和網絡信息的極大豐富唇聘,各種社交網絡和APP都在搶占我們的業(yè)余時間,這種情形下剥险,能夠擠出時間來讀書已頗為不易宪肖。所以在這有限的讀書時間中,抽出一點時間來學習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頗有益處的么介,有了好的讀書工藝蜕衡,將提高我們的讀書效率,少走彎路慨仿,提高精神產出。
先來看看讀書這項工藝中的幾個常見的誤區(qū):
讀書多=收獲多
讀書多意味著輸入信息多桶现。如果一個工廠鼎姊,生產工藝粗放相赁,再多的原材料投入,也是很難有高質量的產出的唤衫。同理绵脯,如果沒有好的讀書方法,書讀的再多赃承,也不過是看過就忘悴侵。有個說法是”多讀書,總歸是有好處的“,但是仔細想想做粤,讀了這么多書捉撮,能記住的有多少呢?過一段時間回想起來堵泽,只會說”說到這個恢总,我以前好像在哪本書里讀過“——只是這樣的讀過,等于沒有讀過片仿。用智能設備記錄信息=讀書
以前需要花30分鐘將一本書的精髓摘抄在筆記上砂豌,現在用智能手機拍照或掃描成純文字可能一分鐘不到就完成了。但這個過程是無法為讀書這個生產過程增加產出的阳距,讀書的收獲,并不會因為使用智能設備就增加30倍卒茬。無論在手機里保存了多少本書咖熟,書里的內容都不會存在腦子里。相反郭赐,盡管摘抄書本并不一定能記住書上的全部內容确沸,但某段文章的某個詞,作者的語句和思想观谦,都會隨著抄寫時的身體感覺深深地印刻在頭腦和身體里宛逗。用速讀提高讀書效率
速讀法曾經一度很流行。一目十行——估計不少人都羨慕過這項能力。我也曾一度想學習告私,但未果承桥,后來完全放棄。現在想想蜀撑,速讀法就好比一味強調信息輸入速度剩彬,忽視大腦的處理能力。一臺電腦的配置一般喉恋,面對過快的信息輸入也會卡機轻黑,更何況大腦。也許對高智商的人來說氓鄙,大腦的處理速度可以跟上,但是對我這等普通人升酣,還是罷了蟋座。大腦的處理信息能力如果沒有跟上信息輸入速度,又怎么能指望高質量的產出呢?
之所以會產生上面三個誤區(qū)诸狭,就是我們在讀書時只是想著把書讀完驯遇,而忘了讀書的基本目標:
讀完每一本書,都要有扎實的收獲叉庐。
其實,奧野宣之把讀書這個活動像作為一項工藝來剖析真是頗有妙處的玩郊。試想一下,我們大部分人讀書的目的無非是想增加自己的認識预茄,收獲更多的知識侦厚。那么如何量化讀完一本書后的收獲呢?不能說你看完一本書就收獲了這本書的全部知識诗宣,這是不可能的想诅。奧野宣之的衡量方法很簡單,就是看你讀完這本書有多少產出侧蘸,即讀書筆記或書評讳癌,它包括摘錄你認為重要的詞句,記錄你在讀書過程觸發(fā)的想法晌坤、見解骤菠。具體來講,讀完一本書商乎,至少能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 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鹉戚?
- 你最喜歡書中哪一部分?
- 這本書對你有什么影響抹凳?
- 它的優(yōu)點又在哪里?
用奧野宣之介紹的讀書工藝失都,就可以在讀完一本書之后,回答以上四個問題咳焚,并且能夠產出相對高質量的讀書筆記信粮。
那么現在,把讀書當成一項生產工藝督惰,它的輸入是書本里的信息旅掂,它的產出就是讀書筆記和書評。要有高質量的產出勢必要控制好這個生產工藝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觉阅。奧野宣之把讀書分成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 選書: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 購書:買到對自己真正有幫助的書
- 讀書:加深理解秘车、深入思考、
- 活用: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奧野宣之在書中闡述了自己對以上四個環(huán)節(jié)的理解和想法割笙,并介紹了自己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使用的方法和技巧眯亦。而且,奧野宣之提倡用筆記本串聯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乱顾。甚至無法想象宫静,奧野宣之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控細化了像如何做記錄,記錄的格式和方法孤里。讓人看完撿起來就能為自己所用扭粱。
首先是選書震檩。與其一時興起買一大堆熱門書蜓堕,暢銷書博其,不如自己平時多留心記錄。比如看到某篇書評背伴,網站的推薦列表里提到的書峰髓,覺得可能對自己有幫助,就記錄在筆記本中疾掰,整理成自己的書籍清單广辰。這樣就可以減少與內容乏味、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的接觸。形成主動的收集書籍的習慣稻励。
有了上面的書籍閱讀清單呀潭,就減少了我們購書的盲目性,這樣在逛書店和網站上買書的時候糠聪,直接根據閱讀清單搜尋谐鼎,就提高了買書的效率。
買完書后身害,接下來就要在讀書的過程中用筆記把書變成精神財富草戈。要做到這一點,堅持寫讀書筆記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丙猬。“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茧球,才會真正理解它抢埋。”堅持寫讀書筆記穷吮,改變之前漫無目的讀書的習慣福侈, 時刻想著要在筆記中記錄一點什么, 辨明書中的重點堰汉,這樣就能有張有弛的調節(jié)自己讀書的節(jié)奏伟墙。——把讀的目的從“讀完就好”變成“寫讀書筆記”就乓。
讀書筆記不但能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拱烁,而且還方便以后重讀。讀書筆記的信息要包括
-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 書名
- 作者名
-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把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邦投,可以在摘抄一段后擅笔,趁印象鮮明寫下自己的感想。不要等摘抄完全書后才去寫感想念脯,這樣很可能在讀書時觸發(fā)的感想就忘了弯淘。所以隨記隨想庐橙,抓住自己讀書過程中的產生的共鳴和想法惕它。
最后一步“活用”废登,就需要用到上面的讀書筆記郁惜。活用就是用筆記幫助自己進行原創(chuàng)文章或思想的輸出羽戒。讀書筆記讓我們對書中的信息隨之更新虎韵,同時也會不斷發(fā)酵。堅持重讀讀書筆記驶社,原來在讀書時產生的想法就可以不斷刺激大腦测萎,激發(fā)創(chuàng)意硅瞧。也許把原來的讀書筆記重組,就能得出一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腕唧。所以枣接,多積累筆記和感想,時機來臨時蟀架,筆記本就能成為創(chuàng)意的源泉榆骚。
也許有的人像我一樣,沒有一套成型的讀書方法捌省,工藝頗為粗放碉钠,那不妨以此書為契機纲缓,利用書中介紹的技巧和工具卷拘,重新打造自己的讀書工藝;也有的人以及有一套較為成熟的讀書體系祝高,每讀完一本書也有不錯的產出栗弟,那此書也可以作為自己讀書工藝的補充,優(yōu)化之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