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我現(xiàn)在每天和政府職能部門打交道,辦各種手續(xù)散罕,經(jīng)常面對不講理還不能得罪的人分歇,有時氣得不行了都。幫我破欧漱。
1
主角:情緒 ? ?導演:認知
在職場中职抡,面對“不講理還不能得罪的人“,結(jié)果氣得不行误甚,有同樣感受的人不在少數(shù)缚甩。
解決之道,首先要擺正位置窑邦。你是去工作的擅威,不是去交朋友的——所以常常面對不投緣的人;你是去工作的冈钦,不是去講理的——所以可能遭遇不公正的待遇郊丛;你是去工作的,不是去找一個讓自己舒心的環(huán)境的——所以往往沒那么愉快。這么一想厉熟,比較客觀导盅,承受力隨之增強。這事雖然不妙揍瑟,但也沒那么糟白翻。
假如我們把前者當作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比如講理绢片,結(jié)果一定在現(xiàn)實中碰壁滤馍,“應(yīng)該”發(fā)生的沒發(fā)生,“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都發(fā)生了杉畜,必然引發(fā)很高的負面情緒≈怨В“氣死了”就是很高的情緒此叠,帶著情緒處理這些現(xiàn)實問題,越發(fā)難以解決随珠。
情緒從哪里來灭袁?
先得說說什么是“心理”。心理有一個簡要的定義:生物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窗看。心理過程茸歧,按性質(zhì)分三塊,即認識(認知)显沈、情感(情緒)和意志(行為)软瞎,簡稱知、情拉讯、意涤浇,三者依次發(fā)生。
說白了魔慷,世界是客觀的只锭,人是主觀的,我們都在用個人體驗面對現(xiàn)實生活院尔,將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關(guān)聯(lián)蜻展。客觀世界在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中不同邀摆,所以才會發(fā)生不同的認知纵顾、情緒、行為栋盹。
人和其他物種不同片挂,人有思想,心理層面高于其他生物。但“思想”也有弊端音念,如果思想走偏了沪饺,情緒、行為都會走偏闷愤。這里說的“思想”就是認知整葡。認知生出了情緒,情緒轉(zhuǎn)化為行為讥脐。
先天氣質(zhì)加后天環(huán)境遭居,多因一果,形成了每個人獨有的認知旬渠。一個成年人俱萍,幾十年時間生成的認知風格,根深蒂固告丢,認知的啟動是一個高速運轉(zhuǎn)過程枪蘑,往往非常短促,有時只有幾秒鐘岖免,所謂“一閃念”岳颇。
“貝克認知療法”有一個術(shù)語“自動化思維”,形容認知過程中許多判斷颅湘、推理话侧、解釋是模糊、跳躍的闯参,很像自動化反應(yīng)瞻鹏,邏輯謬誤也從中產(chǎn)生。正因為快鹿寨,認知過程容易出問題乙漓,出現(xiàn)漏洞、歪曲释移、偏差叭披,但卻被忽略了。
認知快速到難以覺察玩讳,好像不曾發(fā)生過涩蜘,似乎一上來就是情緒,其實情緒是跟隨在認知之后登場熏纯。認知亮相很短促同诫,接下來發(fā)生的情緒則濃重、顯著樟澜、漫長误窖,仿佛是主角叮盘,并且主導我們的行為,比如“氣死了”就會產(chǎn)生行為上的反應(yīng)霹俺。
實際上柔吼,主角“情緒”種種表演的背后是“認知”在導演。認知越偏差丙唧,負面情緒越高愈魏,遷延時間越長——這出情緒鬧劇越?jīng)]完沒了。
2
“應(yīng)該"并非真理想际,而是陷阱
回到原先的問題上培漏,好多人都會遇到,“不講理還不能得罪的人”胡本,就句話就是認知——里面包含了“應(yīng)該講理”這種看法——這是典型的不合理信念牌柄,被稱為“絕對化要求”。
我不排除侧甫,絕對地來看“應(yīng)該講理珊佣,不應(yīng)該不講理”成立,但站在客觀現(xiàn)實角度闺骚,這種看法過于絕對彩扔,反而會禁錮我們妆档,把我們關(guān)進心理的籠子僻爽,讓我們覺得周遭世界充滿不公、黑暗贾惦,并且無力解決胸梆,好像一切都是錯的。
我不是說面對這些不公的事仍然要積極樂天须板、沒心沒肺碰镜、或心如止水,絲毫不受影響习瑰,這都不可能绪颖,不是正常人。
人都會有情緒甜奄,如果三五十分的情緒柠横,可以很快消化,回復平穩(wěn)的心情课兄,則這種負面情緒視為合理牍氛,認知也相應(yīng)合理;如果情緒很高烟阐,一百分搬俊,“氣死了”紊扬,而且反復發(fā)生,讓你掉進現(xiàn)實的坑里唉擂,則可以判斷情緒不合理餐屎,倒推出認知不合理。
歸根結(jié)底楔敌,解決認知(歪曲)問題啤挎,才能解決情緒(泛濫)問題。
回到最前面說的“擺正位置”卵凑,假如來工作時抱定比較客觀合理的看法庆聘,或者在過程中不斷修正認知,就會意識到會遇到“不講理還不能得罪的人”是人生常態(tài)勺卢。而且伙判,我們也會有意無意給他人造成這種困境。不管在哪個位置黑忱,立場是什么宴抚,這種客觀現(xiàn)象永遠都存在。辦事的人相對弱勢甫煞,所以面臨的壓力會更高菇曲。
如果你是辦事的,你可能會被卡抚吠;如果你是掌權(quán)的常潮,你可能會卡住別人,僅僅立場和位置的變化楷力,也幾乎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喊式。即使你是包容、善意萧朝、照顧別人的岔留,但因為立場不同,也難免會卡住別人检柬,何況那些不大體諒人的人呢献联。我們和別人互為客觀,有時我們也不見得有多好何址。
有理走遍天下里逆,講理暢通無阻,這種認識明顯過于理想头朱,過于絕對盲再。
其實我個人也遇到過類似的事绸栅,比如出版書籍璃氢。有些事沒有絕對的道理可講,比如《靈魂擺渡人》希停,現(xiàn)在大家都接受了,但我原來的書名叫《從彼岸到此岸》署隘,是不是更好——被推翻了宠能,原因是不夠商業(yè)化,出版方一致認為《靈》更好磁餐。然而违崇,叫“擺渡人”的太多了,變成我拾人牙慧诊霹,抄別人的羞延。我要堅持不改書名,書就很難出版脾还;要出版伴箩,只有妥協(xié)。新書《女心理咨詢師的日記》鄙漏,原書名叫《獨白》嗤谚,同樣的情況。
以上還算尊重我這個作者怔蚌,編輯都是可以溝通的巩步,只是理念不同,妥協(xié)的一方往往是我桦踊。完全不講理的也遭遇過椅野,之前我有一本書出版后,出版社遲遲不發(fā)钞钙,無法上架鳄橘。我自己花錢買了部分書声离,錢早繳了芒炼,毫無下文,整整等了兩個月术徊。后來才知道本刽,出版社把自己的倉庫賣掉了,把社里所有的書赠涮,包括新出版的書丟給一個物流公司子寓,要取出來得跟物流公司打交道,甚至他們把其中一些作者的書當廢品處理了笋除。這些靠講道理都無用斜友。
著急、生氣垃它、埋怨“不應(yīng)該”不能改變客觀現(xiàn)實鲜屏。接受烹看,反而頭腦清醒,可能找到方案洛史,推進解決惯殊。
從合理預期的角度看,假如把很多可能性視作正常也殖,透徹理解到會發(fā)生土思、是常態(tài)、甚至是必然(如和職能部門打交道會遭遇各種不公)忆嗜,那你的承受力會好很多己儒,不會輕易憤怒或放棄。
假如這些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捆毫,是客觀現(xiàn)實址愿,無法動搖,除了繼續(xù)忍受還有什么辦法冻璃?有响谓,可以反抗——比如爭執(zhí)、調(diào)動崗位省艳、離職等等娘纷,但這些難度更高,或者后果更難承擔跋炕,所以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會選擇赖晶。當自己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則可以明白辐烂,目前受這份罪是自愿做出的選擇遏插,避免了更壞的情況——這也是一種認知調(diào)整。
前面提到了一種典型的不合理認知:“絕對化要求”纠修,通常包含“應(yīng)該胳嘲、必須、不應(yīng)該”等核心詞匯扣草。
聽起來這類話很正確了牛,放到現(xiàn)實中執(zhí)行,卻會處處碰壁辰妙,導致負面情緒爆棚鹰祸。
這個世界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講,我這個咨詢師也不會那么“講道理”密浑,我的三觀如果認為這個世界“應(yīng)該講道理”蛙婴,我就會害到更多人。
3
請“自私地”改變自己
是不是沒有道理可講就意味著我們的三觀徹底黑暗了呢尔破,這個世界從此要以黑暗的方式看待呢街图?不是背传。如果你很希望講道理,你可以自己努力去這樣做台夺,但可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径玖。
任何我們的期望、意愿颤介、要求都只能針對自己不能針對他人梳星,因為針對他人是無效的,哪怕是自己的孩子滚朵。是個人都不可能事事聽他人的擺布冤灾,沒有人會按照我們的設(shè)想生活。
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辕近、把自我塑造得更好韵吨,看似很辛苦,但管控自己對你有好處移宅。當你盡力接納客觀归粉、合理認知,拓寬自己的心理空間漏峰,提高自己的溝通技術(shù)糠悼,情緒指數(shù)會比較穩(wěn)定,即便負面情緒發(fā)生浅乔,能很快調(diào)節(jié)過來倔喂,行為也在適應(yīng)的軌道上,沒有太脫節(jié)靖苇、出格席噩;長此以往,人生在這樣的方向上前進贤壁,路會越來越寬悼枢。這樣的你,還會帶動周圍其他人也好起來芯砸,不錯的你總是給他人不錯的東西萧芙,他們也會給你不錯的回饋给梅。
這種自我成長永遠對自己最有利假丧,甚至我有時會鼓勵大家“自私一點”,把自己變好动羽。
如果你期望其他人變好(如講道理)包帚,就算人家變好了,對你能有什么好處运吓,只不過他能讓你舒服罷了渴邦,那也是對方的本事疯趟。你自己老樣子,一成不變谋梭,倒要求別人都來讓你舒服信峻,想想也不可能。這個觀點瓮床,我在之前一篇推送 明明是別人不對盹舞,干嘛要改變自己?中專門寫過隘庄。
今天的內(nèi)容踢步,這塊可能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理解這位讀者提出的問題丑掺,很有代表性——這個問題的方向比較像是“客觀世界是錯的”的看法获印。帶著這種看法,會感到很絕望街州、無助兼丰,沒有出路。怎么破唆缴?
不是現(xiàn)實出了錯地粪,現(xiàn)實本來就那樣,不好也不壞琐谤,又好又壞蟆技。而是自己還有成長空間——我認知有偏差,改變認知使它更合理斗忌,能接受外界的人和事质礼,我情緒有時有些負面但可以消化,不會長期深陷其中织阳,影響生活眶蕉,接下去的行為比較積極,有建設(shè)性唧躲,能幫我實現(xiàn)目標造挽,收獲更好的人生。
這不是灌你雞湯弄痹,是教一個人消化黑暗饭入,強大自我。黑暗和光明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肛真,咱不能看見光明時認為理所當然谐丢,面對黑暗時說怎么會這樣。如果是這種心情,永遠無法面對黑暗乾忱,而黑暗永遠存在讥珍,不會被消滅,它不會因為你的態(tài)度發(fā)生任何改變窄瘟,只會因為你不能消化衷佃,對你造成傷害。
如我公眾號所說蹄葱,“不增加正能量纲酗,只減少負能量”,心理咨詢師不是教人們怎么“破”一個事新蟆,“啪”丟出來一個方案去修理這些“不講理又不能得罪的人”觅赊,讓他們變得“講理可以得罪”——心理咨詢的要義,是改變自我琼稻,把自己變得更強大吮螺。
我沒有本事幫助誰直接改造現(xiàn)實生活,那是上帝的工作不是人帕翻,但我能幫助你自己改造自己鸠补,進而通過更強大的你,建設(shè)你的人生嘀掸。
改造認知——消化黑暗——強大主觀——改善行為——建設(shè)客觀紫岩。
抱著不同的認知去完成同樣的事會得到不同結(jié)果。要破解的終歸是自我睬塌,方向始終是向內(nèi)的泉蝌。
????????????????????????????????????????????????????????????????????????????????????????????????????????? 問題來自我的讀者群群友提問
???????????????????????????????????????????????????????????????????????????????????????????????感謝群書記周厚樸整理我的語音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