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午早早的吃過午飯罩阵,出發(fā)去北塢公園看看那片金黃的稻田。
北塢公園離頤和園西門很近启摄,在玉泉山下稿壁,玉峰塔清晰可見,公園里種了很大面積的京西水稻歉备,這水稻是用皇帝喝的玉泉山水澆灌傅是,據(jù)說這的稻子,是當(dāng)年乾隆帝下江南時帶回來的“紫金箍”水稻良種蕾羊,在京西試種喧笔,所產(chǎn)稻米供宮廷食用,因此把京西稻叫“貢米”龟再,現(xiàn)在種植面積也小书闸,也是特供米,市場上是看不見的吸申。
北塢公園南門的標(biāo)志梗劫,碑上有水稻,碑前地下也種了一小塊京西稻截碴。
高水湖岸
高湖塔影:玉峰塔倒影湖中近在咫尺梳侨。
耤田耕織:是北塢公園最重要的一景,中華是以農(nóng)立國日丹,重農(nóng)興穡走哺,歷史玉泉山下皇家稻田廣逾百頃。
清代皇帝御耕圖景雕塑哲虾,這雕塑是以康熙皇帝主持繪制的《佩文齋耕織圖》為素材設(shè)計的丙躏。
每年十月中下旬,稻子成熟束凑,金黃一片晒旅,一派豐收景象,真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感覺汪诉。漫步田埂废恋,領(lǐng)略沃野縱橫的景象。
黃澄澄扒寄、金燦燦的稻穗鱼鼓,非常飽滿,再過幾天就該收割了该编。
田地里分布著剪影式雕塑迄本,內(nèi)容取自康熙皇帝主持繪制的《佩文齋耕織圖》,分“一耕课竣、布秧嘉赎、插秧置媳、二耕、收割曹阔、入倉”半开。
打扮成村姑在稻田拍照,很漂亮赃份,但感覺這衣著太洋氣了寂拆,不像我們國家的村姑,倒像英國的田園姑娘抓韩,哈哈>烙馈!谒拴!
北塢關(guān)帝廟:海淀區(qū)文物保護(hù)單位尝江,來了幾次都沒見開門。
北塢金山寺:明代金山寺供奉佛祖英上,又與妙峰同奉碧霞元君√啃颍現(xiàn)在金山寺是2011年修復(fù),為玉泉民俗文化館苍日,有小的展覽惭聂。
古寺鄉(xiāng)情:在金山寺旁的戲樓,是進(jìn)香花會的演出舞臺相恃。百年鄉(xiāng)俗辜纲,世代傳承。
在稻田邊找了一個地兒拦耐,來幾張自拍耕腾。
返回時從頤和園西門進(jìn),從北如意門出杀糯,去北宮門地鐵扫俺,也完成了一天的走路任務(wù)。
西郊線地鐵在頤和園西門站有一個彎道固翰,正好看見兩輛地鐵會車狼纬。
有些廣角相片是新?lián)Q的手機(jī)拍的,感覺不錯倦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