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子棋沿革
五子棋起源于中國,約南北朝寨腔、唐朝時期經(jīng)高麗傳入日本,
后在日本經(jīng)過規(guī)則制定和改良速侈,推廣至歐洲并回歸中國;
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批準中國棋院試辦全國性五子棋比賽;
2010年上海市圍棋協(xié)會五子棋委員會正式成立迫卢;
2010年起中國中學(xué)試點開設(shè)了五子棋體教結(jié)合課程倚搬;
目前上海市的五子棋體教結(jié)合課程已經(jīng)覆蓋了浦東、黃浦靖避、靜安潭枣、徐匯、長寧幻捏、虹口盆犁、普陀、嘉定篡九、金山等9個區(qū)的40多所中小學(xué)及高校谐岁,每學(xué)期接受校內(nèi)培訓(xùn)的人數(shù)超過3000人;
自2011年起,上海市每年舉辦面向中小學(xué)生的上海市青少年十項系列賽五子棋比賽伊佃;
自2014年起窜司,上海市每年定期舉辦五子棋升級賽。
2航揉、學(xué)習五子棋的意義
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xué)會團結(jié)與合作
鍛煉雙向交流的能力
3塞祈、五子棋的基本規(guī)則:(先五為勝)
黑白雙方輪流落子,任何一方先形成五連即可宣布勝利帅涂,簡稱為五連议薪;
規(guī)則解讀
五子棋的棋子是必須下在棋盤上空白的交叉點上的,并且落子之后不能挪動或拔子
五連有如下幾個要素:
1、五顆同樣顏色的棋子
2、在同一直線上緊密排列(棋子之間沒有空白交叉點或者不同顏色的棋子)
4浇揩、五子棋的點和直線
點
五子棋的棋子是必須下在橫線和豎線的交叉點上的侄旬,交叉點簡稱為點;
五子棋的棋盤是15條橫線和15條豎線組成的,因此一共有225個點;
每一個點都是可以用它對應(yīng)的坐標來表示的,比如棋盤的中心點坐標為H8
直線
五子棋的直線包括橫線恋昼、豎線和斜線,其中斜線是方格對角頂點的延伸線
5求晶、直線上的基本棋形
這里所表述的基本棋形是指同色棋子在同一直線上組成的形狀
五連
五連是同色的五顆棋子緊密排列在同一直線上焰雕,中間沒有間隔或異色棋子
四
四是再下一手棋可以形成五連的棋形;以下是三種不同的四芳杏,因為它們都可以再下一手棋形成五連
下面的棋形不是四矩屁,因為它缺乏形成五連的發(fā)展空間
三和活三
三是指再下兩手棋可以形成五連的棋形;活三是有多種五連可能的三爵赵,因為其靈活多變吝秕,所以稱為活三;
活三共有兩種:緊密連接的活三空幻,和有間隔的活三烁峭;圖【緊密連接的活三】在D2、E2秕铛、F2上共有三顆黑棋约郁,存在三種不同的五連變化;
圖【有間隔的活三】在C2但两、D2鬓梅、F2上共有三顆黑棋,存在兩種不同的五連變化谨湘;
同理绽快,以下黑棋棋形因為同時經(jīng)過已有的三顆棋子芥丧,均只存在一種形成五連的變化,所以它們只是三坊罢,而非活三:
活二
活二是再下一手棋续担,可以形成活三的棋形,有三種活孩;
活二必須有至少六格的空間才能有形成多種五連的可能物遇,下面的兩個示例因為空間限制,不是活二:
下一章 五子棋講義(2)五連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