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予借,孔子稱贊他為“不遷怒、不貳過”频蛔。不過顏回曾經(jīng)也犯過錯誤灵迫,有一次,顏回因為在氣頭上晦溪,差點用寶劍誤殺了自己的妻子瀑粥。
顏回在街上遇到了兩個人吵架,有一個買布的人三圆,非說三八二十三狞换,可是賣布的人避咆,非要收他二十四錢。
顏回見狀修噪,便上前指正查库,說是買布的人算錯賬了。結(jié)果那個人惱羞成怒黄琼,指著顏回大罵樊销。
他拉著顏回就要找孔子評理,并且和顏回打賭脏款,如果孔子說三八二十三围苫,顏回就把自己頭上的冠輸?shù)簦绻鬃诱f三八二十四撤师,那買布的人就不活了剂府,搭上自己的腦袋。
結(jié)果孔子卻偏袒那個買布的人剃盾,評判顏回錯了腺占。顏回很生氣也很委屈,他覺得孔子老糊涂了万俗。
第二天湾笛,顏回就跟孔子請假回家,臨走前闰歪,孔子送給他兩句忠告嚎研,“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库倘。
顏回在回家的途中临扮,突然遇到雷雨天氣,想到一顆大樹底下避雨教翩,但是他想到了孔子的叮囑杆勇,就繞開了那棵千年古樹,結(jié)果那棵古樹竟然被雷劈倒了饱亿。
顏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蚜退,他的妻子已經(jīng)睡下了。顏回進入臥室彪笼,在暗淡的月光下钻注,發(fā)現(xiàn)床上睡了兩個人。顏回心中大怒配猫,懷疑妻子不忠幅恋,舉起隨身攜帶的寶劍,就要向妻子砍去泵肄。
就在這一刻捆交,他又想到了孔子的忠告淑翼,放下寶劍,點燈一看品追,才發(fā)現(xiàn)床上睡的是他的妻子和妹妹玄括。
顏回非常感激和佩服孔子,回去之后诵盼,向孔子感謝和道歉惠豺,并繼續(xù)向孔子請教》缒孔子告訴顏回,你只是輸?shù)舭l(fā)冠蛹疯,倘若是那個買布的人輸了戒财,可是一條人命呀!
顏回這才明白孔子的用心良苦捺弦,孔子真是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的人饮寞!
通過孔子與顏回的故事,讓我領(lǐng)悟到很多:
一列吼、站在顏回的角度考慮
1幽崩、一個問題的解決,不能只從是非觀去判斷寞钥。
簡單的對錯慌申,好壞,美丑只是局部的點理郑。就像盲人摸象一樣蹄溉,從單一的角度去看待,就會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您炉,要有系統(tǒng)思維柒爵,從更全面的角度考慮,進行統(tǒng)籌兼顧分析赚爵,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棉胀。
2、當你能力不足的時候冀膝,不要輕易去幫別人解決問題唁奢。
這樣不但問題解決不了,還會麻煩上身畸写。就像顏回一樣驮瞧,不僅沒有解決兩人的爭執(zhí),還把火引到了自己身上枯芬。
3论笔、要具備一定的常識采郎。
就像打雷的時候,不能站在大樹下狂魔,墻壁插座電源蒜埋,要使用漏電保護器。幾千年的文明社會最楷,積累了很多我們需要了解的常識整份,尤其是面對現(xiàn)在的復雜社會,具備一些通用的常識籽孙,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烈评,生命更健康。
4犯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讲冠。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容易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适瓦,做出不理智的行為竿开。
從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中,學習圣賢的智慧玻熙,心胸開闊否彩,內(nèi)心安寧,就不會生出不理智的情緒嗦随,自然也不會出現(xiàn)相應的“踢貓效應”列荔。
5、當你從百思不得其解称杨,到突然頓悟的時候肌毅,內(nèi)心的喜悅就會油然而生。
一個人內(nèi)心豐富了姑原,心靈得到滋養(yǎng)悬而,怒氣就會越來越少,不容易發(fā)火锭汛,帶動周圍的氣氛越來越祥和笨奠。
二、學習孔子的智慧
1唤殴、“糊涂”中的智慧
孔子洞察人性般婆,看得出買布的人是胡攪蠻纏,但是對方拿自己的腦袋打賭朵逝,孔子當然不能讓對方做出不理智的行為蔚袍。
對于糊涂之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先用“糊涂”的辦法解決問題,對方自然會在別的地方受到教訓啤咽。
2晋辆、靈活的教育方式
顏回執(zhí)著于事情的對錯,認為孔子是老糊涂了宇整,孔子也不點破瓶佳,于是同意弟子回家,但給了兩個忠告鳞青。等到顏回返回之后有所領(lǐng)悟霸饲,心情平靜下來,再進行點撥臂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厚脉。
3、忠告背后的智慧
孔子能夠給出顏回兩個未卜先知的忠告胶惰,是因為他精通《易經(jīng)》的推演和預判器仗。
孔子晚年精讀《易經(jīng)》,留下了“韋編三絕”的成語童番,他潛心研究之后,對《易經(jīng)》經(jīng)文做出了詳細解釋威鹿,寫出《易傳》流傳千古剃斧。
孔子是圣賢之人,動心起念之間忽你,就會從仁的角度幼东,洞察到糾紛背后的社會問題,人性的變化科雳。
面對禮崩樂壞的混亂社會根蟹,孔子提出了用“仁、義糟秘、禮简逮、智、信”來治理國家尿赚,孔子期待的理想社會是“老者安之散庶,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凌净。
同時悲龟,孔子告誡執(zhí)政者: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冰寻,民免而無恥须教;導致以德,齊之以禮斩芭,有恥且格轻腺。
學習《論語》乐疆,重溫經(jīng)典,重現(xiàn)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大國風范约计;建立文化自信诀拭,崇禮尚德,讓文明和諧之風沐浴每一個家庭煤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