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shù)語
運算符分為 一元/二元/三元 運算符
- 一元運算符對單一對象(如 -a)让禀。一元運算符分前置運算符和后置運算符摧莽,前置運算符需緊跟在操作對象之前(如 !b)庙洼,后置運算符需緊跟在操作對象之后(如 c!)。
- 二元運算符操作兩個操作對象(如 2 + 3)范嘱,是中置的送膳,因為它們出現(xiàn)在兩個操作對象之間。
- 三元運算符操作三個操作對象丑蛤,和 C 語言一樣叠聋,Swift 只有一個三元運算符,就是三目運算符(a ? b : c)受裹。
- 受運算符影響的值叫操作數(shù)碌补,在表達式 1 + 2 中,加號 + 是二元運算符棉饶,它的兩個操作數(shù)是值 1 和 2厦章。
2.賦值運算符 : =
var a = 5 //表示用 5 來初始化 a 的值
let b = 10 //表示用10 來初始化b的值
a = b // 表示用 b 的值來更新 a 的值
如果賦值的右邊是一個多元組,它的元素可以馬上被分解成多個常量或變量:
let (x, y) = (1, 2)
// 現(xiàn)在 x 等于 1照藻,y 等于 2
與 C 語言和 Objective-C 不同袜啃,Swift 的賦值操作并不返回任何值。所以以下代碼是錯誤的:
if x = y {
// 此句錯誤, 因為 x = y 并不返回任何值
}
//注意這里的錯誤寫法有點像 if let / var 的寫法,但是它們之間是不一樣的 ,上面這種寫法是錯誤的
3.算術(shù)運算符
- 加(+) 減(-) 乘(*) 除(/)
let a = 1 + 2
let b = 2 - 1
let c = 1 * 1
let d = 1 / 1
與 C 語言和 Objective-C 不同的是幸缕,Swift 默認情況下不允許在數(shù)值運算中出現(xiàn)溢出情況群发。但是你可以使用 Swift 的溢出運算符來實現(xiàn)溢出運算(如 a &+ b
)。詳情參見溢出運算符发乔。
var a = Int8.max // 此時a == 127
var b = Int8.min // 此時 b == - 128
a = a + 1 //編譯會報錯,因為 a 在運算過程中出現(xiàn)溢出
b = b - 1 //編譯會報錯,因為 b 在運算過程中出現(xiàn)溢出
print(a)
print(b)
Swift 的 + 號運算符還可以應(yīng)用于字符串之間的拼接
"aaa" + "bbb" // 拼接結(jié)果: aaabbb
4.求余運算符 %
9 % 4 // 等于 1
在求余數(shù)時,對負數(shù) b 的符號會被忽略熟妓。這意味著 a % b 和 a % -b 的結(jié)果是相同的。
let a = 9
let b = -2
let c = 2
print(a % b)//結(jié)果是1
print(a % c)//結(jié)果是1
4.1一元負號運算符(-) 與 一元正號運算符(+)
它們與操作數(shù)之間不可以有空格
let a = -1
let b = +1
5.組合賦值運算符
var a = 1
a +=1 //a 等于2 ,這個表達式和 a + 1 的作用是一樣的
var b = 2
b -= 1 //b 等于 1 ,這個表達式和 b - 1 的作用是一樣的
b
注意:Swift 中沒有了 a++ 或者說 ++a 的寫法了,
6. 比較運算符
所有C語言的標(biāo)準(zhǔn)運算符都可以在Swift中使用
- 等于(a == b)
- 不等于(a != b)
- 大于(a > b)
- 小于(a < b)
- 大于等于(a >= b)
- 小于等于(a <= b)
注意: Swift 也提供恒等(
===
)和不恒等(!==
)這兩個比較符來判斷兩個對象是否引用同一個對象實例栏尚。更多細節(jié)在類與結(jié)構(gòu)起愈。
新手在此處是無法理解 === 的
6.1 字符串之間的比較
在Swift中一般情況下是用String來代替NSString, 在比較兩個字符串之間的關(guān)系是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案例代碼
let name: String = "prf"
if name == "prf" {
print( " 兩個字符串相等 ")
}else{
print(" 兩個字符串不一樣")
}
具體細節(jié)在Swift 中 NSString 與 String 的認識
6.2 元組之間的比較
let dog = (name: "dog" ,age : 2) //給元素命名的定義方法
let cat = ("cat",2)//不給元素命名的定義方法
if dog == cat {
print(" dog 等于 cat ")/
}else{
print(" dog 不等于 cat ")
}
//輸出結(jié)果: dog 不等于 cat
if dog > cat {
print(" dog 大于 cat ")/
}else{
print(" dog 小于 cat ")
}
//輸出結(jié)果: dog 大于 cat
//判斷原理,從第一個元素開始比較,如果一致,則繼續(xù)往下比較,如果不一致,
//則開始比較第一個不一致的元素之間的差別,
//"dog" 與 "cat"比較 , 先比較 第一個字母 d 與 c
- 如果元組之間的元素個數(shù)不一樣,是不能拿來被比較的
- 如果兩個元組在相同位置的元素的數(shù)據(jù)類型不一致,也是不能比較的
- 如果元組中包含布爾值,則不能被比較大小,因為比較運算符不能直接比較布爾值之間的大小
7.三目運算符
書寫格式 問題 ? 答案 1 : 答案 2 ,它簡潔地表達根據(jù) 問題成立與否作出二選一的操作,如果 問題 成立,返回 答案 1 的結(jié)果译仗;反之返回 答案 2 的結(jié)果抬虽。
//三目運算符是以下代碼的縮寫形式:
question ? answer1 : answer2
if question {
answer1
} else {
answer2
}
這里有個計算表格行高的例子。如果有表頭纵菌,那行高應(yīng)比內(nèi)容高度要高出 50 點斥赋;如果沒有表頭,只需高出 20 點:
let contentHeight = 40
let hasHeader = true
let rowHeight = contentHeight + (hasHeader ? 50 : 20)
// rowHeight 現(xiàn)在是 90
8.空合運算符
空合運算符(a ?? b)將對可選類型 a 進行空判斷产艾,如果 a 包含一個值就進行解封,否則就返回一個默認值 b。表達式 a 必須是 Optional 類型闷堡。默認值 b 的類型必須要和 a 存儲值的類型保持一致隘膘。
//示例代碼
let a: Int? = 1 // 注意此處a 必須定義為可選值
let b: Int = 2 //注意此處 b 的數(shù)據(jù)類型和 a 的數(shù)據(jù)類型必須一致
//常規(guī)的判斷表達方法
let c = a != nil ? a : b //這是一種三目寫法,并且C被系統(tǒng)判斷為可選值
//使用空合運算符的寫法
let c = a ?? b //這里c被判斷為普通整型
9.區(qū)間運算符
9.1 閉區(qū)間運算符
(a...b)定義一個包含從 a 到 b(包括 a 和 b)的所有值的區(qū)間。a 的值不能超過 b杠览。 ? 閉區(qū)間運算符在迭代一個區(qū)間的所有值時是非常有用的弯菊,如在 for-in 循環(huán)中:
for index in 1...5 {
print("\(index) * 5 = \(index * 5)")
}
// 1 * 5 = 5
// 2 * 5 = 10
// 3 * 5 = 15
// 4 * 5 = 20
// 5 * 5 = 25
9.2 半開區(qū)間運算符
半開區(qū)間運算符(a..<b)定義一個從 a 到 b 但不包括 b 的區(qū)間。 之所以稱為半開區(qū)間踱阿,是因為該區(qū)間包含第一個值而不包括最后的值管钳。
let names = ["Anna", "Alex", "Brian", "Jack"]
let count = names.count
for i in 0..<count {
print("第 \(i + 1) 個人叫 \(names[i])")
}
// 第 1 個人叫 Anna
// 第 2 個人叫 Alex
// 第 3 個人叫 Brian
// 第 4 個人叫 Jack
數(shù)組有 4 個元素,但 0..<count
只數(shù)到3(最后一個元素的下標(biāo))软舌,因為它是半開區(qū)間才漆。關(guān)于數(shù)組,請查閱數(shù)組佛点。
9.3 單側(cè)區(qū)間
閉區(qū)間操作符有另一個表達形式醇滥,可以表達往一側(cè)無限延伸的區(qū)間 —— 例如,一個包含了數(shù)組從索引 2 到結(jié)尾的所有值的區(qū)間超营。在這些情況下鸳玩,你可以省略掉區(qū)間操作符一側(cè)的值。這種區(qū)間叫做單側(cè)區(qū)間演闭,因為操作符只有一側(cè)有值不跟。例如:
for name in names[2...] { //這句代碼可以理解為:從數(shù)組的第二位元素開始遍歷
print(name)
}
// Brian
// Jack
for name in names[...2] {//這句代碼可以理解為:從數(shù)組的第1位元素遍歷到倒數(shù)第二位
print(name)
}
// Anna
// Alex
// Brian
半開區(qū)間操作符也有單側(cè)表達形式,附帶上它的最終值米碰。就像你使用區(qū)間去包含一個值窝革,最終值并不會落在區(qū)間內(nèi)。例如:
for name in names[..<2] { //從第一位遍歷到第二位
print(name)
}
// Anna
// Ale
單側(cè)區(qū)間不止可以在下標(biāo)里使用见间,也可以在別的情境下使用聊闯。你不能遍歷省略了初始值的單側(cè)區(qū)間,因為遍歷的開端并不明顯米诉。你可以遍歷一個省略最終值的單側(cè)區(qū)間菱蔬;然而,由于這種區(qū)間無限延伸的特性史侣,請保證你在循環(huán)里有一個結(jié)束循環(huán)的分支拴泌。你也可以查看一個單側(cè)區(qū)間是否包含某個特定的值,就像下面展示的那樣惊橱。
let range = ...5
range.contains(7) // false
range.contains(4) // true
range.contains(-1) // true
10.邏輯運算符(Logical Operators)
邏輯運算符的操作對象是邏輯布爾值蚪腐。Swift 支持基于 C 語言的三個標(biāo)準(zhǔn)邏輯運算。
- 邏輯非(!a)
- 邏輯與(a && b)
- 邏輯或(a || b)
上面的三種運算符的單一使用太過簡單,此處不做筆記詳細使用
10.1 邏輯運算符組合計算
let enteredDoorCode = true //密碼正確與否的布爾值
let passedRetinaScan = false //是否通過了虹膜掃描
let hasDoorKey = false //是否有鑰匙
let knowsOverridePassword = true //是否知道重置密碼的方法
if enteredDoorCode && passedRetinaScan || hasDoorKey || knowsOverridePassword {
print("Welcome!")
} else {
print("ACCESS DENIED")
}
//注意: Swift 邏輯操作符 && 和 || 是左結(jié)合的税朴,
//這意味著擁有多元邏輯操作符的復(fù)合表達式優(yōu)先計算最左邊的子表達式回季。
//上面代碼的解讀:
//1.如果我們輸入了正確的密碼 并且 (&&) 通過了視網(wǎng)膜掃描家制,
//2.或者 (||) 我們有一把有效的鑰匙,
//3.又或者 (||) 我們知道緊急情況下重置的密碼泡一,
//4.我們就能把門打開進入颤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