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頌·長發(fā)
濬哲維商,長發(fā)其祥澄者。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猎提。外大國是疆厌殉,幅隕既長。有娀方將踩叭,帝立子生商磕潮。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容贝,受大國是達自脯。率履不越,遂視既發(fā)斤富。相土烈烈膏潮。海外有截。
帝命不違满力,至于湯齊焕参。湯降不遲轻纪,圣敬日躋。昭假遲遲叠纷,上帝是祗刻帚,帝命式于九圍。
受小球大球涩嚣,為下國綴旒崇众,何天之休。不競不絿航厚,不剛不柔顷歌。敷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幔睬。
受小共大共眯漩,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溪窒,敷奏其勇坤塞。不震不動,不戁不竦澈蚌,百祿是總摹芙。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宛瞄。如火烈烈浮禾,則莫我敢曷。苞有三蘗份汗,莫遂莫達盈电。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杯活,昆吾夏桀匆帚。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yè)旁钧。允也天子吸重,降予卿士。實維阿衡歪今,實左右商王嚎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長:長久。發(fā)(f男伞):興發(fā)嫉晶。
濬(jùn)哲:明智。濬,“钐娣希”的假借箍铭。商:指商的始祖。
祥:福祥椎镣。
芒芒:茫茫坡疼,水盛貌。
敷:治衣陶。下土方:“下土四方”的省文。
外大國:外謂邦畿之外闸氮,大國指遠方諸侯國剪况。疆:疆土。句意為遠方的方國都歸入疆土蒲跨。
輻隕(yǔn):幅員译断。長:廣。
有娀(sōng):古國名或悲。這里指有娀氏之女孙咪,古時婦女系姓,姓氏無考巡语,以國號稱之翎蹈。《說文》:“娀男公,帝高辛之妃荤堪,偰母號也∈嗯猓”將:壯澄阳,大。
帝立子生商:《商頌·玄鳥》:“天命玄鳥踏拜,降而生湯碎赢。”有娀氏之女生契速梗,契被奉為商的始祖肮塞。
玄王:商契。契生前只是東方的一個國君镀琉,由小漸大峦嗤,并未稱王,下傳十世至太乙(湯)建立商王朝屋摔,追尊契為王烁设。根據(jù)“玄鳥生商”的神話,稱為玄王∽昂冢桓撥:威武剛毅副瀑。
達:開恋谭,通糠睡。受小國、大國是達疚颊,二句疏釋多歧狈孔。鄭箋:“玄王廣大其政治,始堯封之商為小國材义,舜之末年乃益其地為大國均抽,皆能達其教令∑涞啵”
率履:遵循禮法油挥。履,“禮”的假借款熬。
遂視既發(fā):視深寥,巡視;發(fā)贤牛,施惋鹅。舊解多歧。朱熹《詩集傳》:“言契能循禮不過越殉簸,遂視其民负饲,則既發(fā)以應之矣∥沽矗”
相土:人名返十,契的孫子。契生昭明椭微,昭明生相土洞坑,是商的先王先公之一。烈烈:威武貌蝇率。
海外:四海之外迟杂,泛言邊遠之地。有截:截截本慕,整齊劃一排拷。
湯:成湯,帝號天乙锅尘,商王朝的建立者监氢,他以武力推翻夏桀的統(tǒng)治,建立商王朝。齊:齊一浪腐,一樣纵揍。
降:降生。
躋:升议街。
昭假(gé):向神禱告泽谨,表明誠敬之心。遲遲:久久不息特漩。
祗(zhī):敬吧雹。
式:法,執(zhí)法涂身。九圍:九州吮炕。
球:一說球為玉器.小者尺二寸,大者三尺访得;一說通“捄”,訓“法”陕凹。茲取前一說悍抑。
下國:下面的諸侯方國。綴旒(liú):表率杜耙、法則搜骡。
何:同“荷”,承受佑女。休:“庥”的假借记靡,庇蔭。
絿(qiú):急团驱。
優(yōu)優(yōu):溫和寬厚摸吠。
遒:聚。
共:歷代訓釋不一嚎花,一說通“珙”寸痢,璧;一說通“拱”紊选,法啼止;一說通“供”,為祭名或祭物兵罢,均可通献烦。
駿厖(páng):駿,大卖词。余培林引《詩經(jīng)世本古義》:“《說文》云:石大也巩那。‘為下國駿厖’者,下國諸侯恃湯以安拢操,如依賴于磐石然锦亦。”
龍:“寵”的假借令境,恩寵杠园。
敷奏:施展。
不震不動:鄭箋:“不可驚憚也舔庶∨滓希”
戁(nǎn)、竦:恐懼惕橙。
總:聚瞧甩。
武王:成湯之號。載:始弥鹦。旆:旌旗肚逸,此作動詞。
有虔:威武貌彬坏。秉鉞:執(zhí)持長柄大斧朦促。鉞是青銅制大斧,國王近衛(wèi)軍的兵器栓始,國王親征秉鋮务冕。《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鋮以伐昆吾幻赚,遂伐桀禀忆。”即此詩所寫落恼。
曷(è):通“遏”箩退,阻擋。
苞有三蘗(niè):苞佳谦,本乏德,指樹于;蘗吠昭,旁生的枝椏嫩芽喊括。朱熹《詩集傳》:“言一本生三蘗也,本則夏桀矢棚,蘗則韋也郑什,顧也,昆吾也蒲肋,皆桀之黨也蘑拯《勐”
遂:草木生長之稱。達:苗生出土之稱申窘。
九有:九州弯蚜。截:整齊。
韋:國名剃法,在今河南滑縣東碎捺,夏桀的與國。顧:國名贷洲,在今山東鄄城東北收厨,夏桀的與國。
昆吾:國名优构,夏桀的與國诵叁,與韋、顧共為夏王朝東部屏障钦椭。據(jù)史實拧额,成湯先將韋、顧彪腔、昆吾分割包圍侥锦,先殲滅左邊的韋,再殲滅右邊的顧漫仆。然后兩面夾擊昆吾,最后伐孤立之桀泪幌,決戰(zhàn)于鳴條(今河南封丘縣東)之野盲厌,消滅了夏桀的主力。
中葉:中世祸泪。商朝立國從契始吗浩,到十世成湯建立王朝,從開國歷史年代說正值中世没隘。
震:威力懂扼。業(yè):功業(yè)。
允:信然右蒲。
降:天降阀湿。
實維:是為。阿衡:即伊尹瑰妄,輔佐成湯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陷嘴。他原來是一個奴隸,成湯發(fā)現(xiàn)他的才干间坐,破格重用灾挨。
左右:在王左右輔佐邑退。
白話譯文
深遠又智慧的我大國殷商,永遠發(fā)散無盡的福祉瑞祥劳澄。遙想那洪荒時代洪水茫茫地技,大禹治水施政于天下四方。他以周邊各諸侯國為疆域秒拔,擴張的天下幅員遼闊之極莫矗。有娀氏族部落正在崛起時,禹王立有娀氏為妃生下契溯警。
先祖契號稱玄王英姿天縱趣苏,授封他小國治得政通人和,授封他大國也能人和政通梯轻。他循禮守法從不逾越規(guī)矩食磕,因此在群眾中能得到響應。后繼者相土也是極為英武喳挑,諸侯紛紛歸其麾下呈一統(tǒng)彬伦。
正是因為我殷商不違天命,商才發(fā)展到湯這一代大興伊诵。我祖湯王的誕生正應天時单绑,他的圣明莊敬一天天提升。商湯光昭于上天久而不息曹宴,從來都是唯上天是尊是敬搂橙,上天授他管理九州的使命。
得授鎮(zhèn)圭大圭等執(zhí)政之寶笛坦,為天下諸侯樹起偉大旗幟区转。多多承蒙上天的善意照拂,他既不爭競也不過于松弛版扩,不過于剛硬也不過于柔和废离。施政理念始終是從容寬裕,因此無盡福祿降到他身軀礁芦。
得授小珙大珙等執(zhí)政之璧蜻韭,為天下諸侯當好領(lǐng)頭駿馬。多多承蒙上天的恩寵關(guān)愛柿扣,他奮馬揚鞭上陣英勇沖殺肖方。不為強敵所震也不被嚇倒,因為他既不怯懦也不懼怕未状,無盡的福祿都往他身上加窥妇。
湯王乘坐的兵車戰(zhàn)旗烈烈,他誠敬地持著討逆的權(quán)杖娩践。沖鋒陷陣的大軍勇猛如火活翩,沒有誰敢把我的攻勢阻擋烹骨。一叢竹根可生出三棵嫩芽,決不能讓他出土讓他成長材泄!九州天下要想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沮焕,就要先去討伐韋國和顧國,再去討伐昆吾國和夏桀王拉宗!
過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時候峦树,國家一度深陷于危難之中。實在是我們天子圣明誠敬旦事,把治國重任交給伊尹愛卿魁巩。伊尹確實配得上阿衡職位,確實起了輔佐商王的作用姐浮。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湯及其列祖谷遂,并以伊尹從祀的樂歌÷衾穑《毛詩序》云:“《長發(fā)》肾扰,大禘也〉坝猓”根據(jù)《禮記》集晚,大禘是國君祭天,以自己的祖先陪享的一種祭祀儀式区匣。這種祭祀樂歌經(jīng)過春秋時代殷商后裔宋國人的整理改定偷拔,用作宋國的宗廟樂歌。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記述殷商發(fā)跡史特別是歌頌商湯功德的長篇頌詩亏钩。全詩七章莲绰,每章句數(shù)不等,其結(jié)構(gòu)形式與《詩經(jīng)》大多數(shù)篇章整齊的四言體等句分章不同铸屉。有韻钉蒲,又與《周頌》各篇大多無韻不同切端。其內(nèi)容以歌頌成湯為主并追述先王功業(yè)彻坛,并兼及功臣,也與其他祭頌之詩不同踏枣。
第一章追述商國立國歷史悠久昌屉,商契受天命出生立國,所以商國一直蒙承天賜的吉祥茵瀑。第二章歌頌商契建國施政使國家發(fā)展興盛间驮,以及先祖相土開拓疆土的武功。下章即轉(zhuǎn)入歌頌成湯马昨。第三章歌頌成湯繼承和發(fā)展先祖功業(yè)竞帽,明德敬天扛施,因而受天命而為九州之主。第四章歌頌成湯奉行天意溫厚施政屹篓,剛?cè)徇m中疙渣,為諸侯表率,因得天賜百祿堆巧。第五章歌頌成湯的強大武力可以保障天下的安寧妄荔,為諸侯所依靠,因得天賜百祿谍肤。第六章歌頌成湯討伐夏桀及其從國而平定天下啦租。第七章歌頌成湯是上天之子,上帝降賜伊尹輔佐他建立功業(yè)荒揣。
全詩從頭到尾貫穿著殷商統(tǒng)治階級的天命論思想:“君權(quán)天授”篷角,他們是天帝的嫡裔,他們立國乳附、開辟疆土内地、征伐異族、占有九州而統(tǒng)治各族人民赋除,都是奉行上天的意旨阱缓,得到天的庇佑;他們建立的新王朝的統(tǒng)治權(quán)以及所有的福祿——權(quán)力举农、財富和顯赫的榮耀荆针,都得之于天,因為他們是天子及其嫡裔颁糟。統(tǒng)治階級的這種意識形態(tài)航背,是他們建立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chǔ)。詩中歌頌武功棱貌,即暴力掠奪和擴張玖媚,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婚脱,“如火烈烈今魔,則莫我敢曷”,“敷奏其勇障贸,百祿是總”错森,統(tǒng)治權(quán)和享受的百祿,都來自運用本身強大力量進行的戰(zhàn)爭篮洁。崇尚勇武和戰(zhàn)爭涩维,為侵略、鎮(zhèn)壓袁波、掠奪和統(tǒng)治披上“天意”的偽裝.正是殷商天命論的實質(zhì)瓦阐。
詩中塑造了商王朝創(chuàng)造者成湯的形象蜗侈。他繼續(xù)祖業(yè)而積極進取,開創(chuàng)新王朝基業(yè)睡蟋。他恭誠敬天宛篇,“帝命不違”,奉行天意薄湿,“上帝是祗”叫倍,因而獲得天佑,“百祿是遒”豺瘤,是忠誠的天之子吆倦;他英武威嚴,戰(zhàn)無不克坐求,“武王載旆蚕泽,有虔秉鉞”,沖鋒敵陣桥嗤,其氣勢“如火烈烈须妻,則莫我敢曷”,既蔑視敵人泛领,英勇無畏荒吏,又能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從而征服天下渊鞋,是智勇雙全的英雄绰更;他又是賢明的執(zhí)政者,“不競不絿锡宋,不剛不柔”儡湾,“圣敬曰躋,昭假遲遲”执俩,勵精圖治徐钠,選賢與能,作諸侯的表率役首,是諸侯的依靠尝丐。《孟子·離婁下》也談到商湯此人:“湯執(zhí)中宋税,立賢無方摊崭∷嫌停”“執(zhí)中”杰赛,即指湯“不競不絿,不剛不柔”而言矮台,是執(zhí)政的必備品格乏屯;“立賢無方”根时,即“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指重用伊尹而言辰晕,傳說伊尹本是奴隸蛤迎,湯發(fā)現(xiàn)了他的才干,予以信任和重用含友,在伊尹輔佐下湯得以完成大業(yè)替裆。詩中歌頌的成湯的這些品格,正是古代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理想品格窘问。對于湯辆童,周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贊揚的,因為他的品格也是周代統(tǒng)治者的理想品格惠赫;不過把鉴,他們吸取殷商覆亡的教訓,把殷商的天命論加以發(fā)展和改造儿咱,提出“天命無常庭砍,唯德是從”,認為天命不是永久不變的混埠,上帝是道德神怠缸,仁德愛民才能獲得和保持天命不變,因而突出執(zhí)政者的道德钳宪,同時對理想人格也加以豐富和發(fā)揮凯旭,推動歷史前進一大步。這些內(nèi)容使套,從《周頌》和《大雅》都可以體會到罐呼。
此詩具有史詩的因素,敘述的事件以殷商的史實為基礎(chǔ)侦高,同時像各民族上古的史詩一樣嫉柴,吸取了上古的許多神話傳說素材,但又根據(jù)殷商統(tǒng)治階級的功利及其意識形態(tài)奉呛,對神話傳說有所取舍和改造计螺。
詩的結(jié)構(gòu)形式并不整齊。在得以保存下來的五篇《商頌》中瞧壮,這是章句和句式最不整齊的一篇登馒。可能限于流傳的版本不全咆槽,或資料不足陈轿,有所減略或增益,因而全詩敘事和各章內(nèi)容詳略不等。近人也有懷疑此詩有因錯簡而章次顛倒之處麦射,如張松如《商頌繹釋》蛾娶,就將第四、五兩章移為最后兩章潜秋。
此詩的敘述并不平直板滯蛔琅,善于運用一些形象的語言,描寫較為生動峻呛。韻律也較為整齊罗售,除全詩末兩句外,句句用韻钩述,每章?lián)Q韻莽囤。在句式上,多用對句切距,或上下句相對朽缎,或雙句相對,或章句相對谜悟,行文變化多姿话肖,使語言整齊勻稱,內(nèi)容凝煉集中葡幸,有較強的節(jié)律感最筒,當是中國后世詩詞對仗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