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人們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百年孤獨》。但這本由前蘇聯作者米·布爾加科夫所著的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其實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作楞抡,在它所著的年代還沒有出現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售淡。
對于米·布爾加科夫這個名字可能提起來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他是“白銀時代”的重要作家系瓢,是世界公認為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經典作家阿纤,也可以說是他開創(chuàng)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寫作風格。在魔幻現實的基礎上夷陋,布爾加科夫還喜歡運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毫不留情的抨擊政府和制度欠拾,最著名的作品當屬《狗心》。這也是他一生悲劇的來源之一骗绕,他的大多數作品被禁藐窄。
《大師和瑪格麗特》是布爾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這部作品他陸陸續(xù)續(xù)寫了11年酬土。并在26年后荆忍,才得以公開發(fā)表,還是以刪節(jié)版的形式撤缴。
他在這部作品中寄托著自己的愛情刹枉。大師其實就是布爾加科夫自己的化身,一個富有才華但又不被承認屈呕,有些懦弱的人∥⒈Γ瑪格麗特則是拯救他的第三任妻子。
為此虎眨,他為大師和瑪格麗特都安排了一個極為富有詩意的結局蟋软,也就是他一直所盼望的世界。只有寧靜和安詳嗽桩,沒有現實生活中那些明爭暗斗钟鸵,沒有紛爭,沒有恐怖暴力的政治涤躲,只有自由與愛棺耍。
同樣的惡魔游蕩人間的主題與詩意的語言,以及字里行間充斥著的宗教意味种樱,還有那個關于耶穌的故事蒙袍,《大師和瑪格麗特》這部作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浮士德》俊卤。但又和《浮士德》不同,這部作品不是一個人的史詩害幅。嚴格來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的結構層次應該分為三層消恍。
第一層是惡魔沃蘭德和他的隨從們戲弄人間。他們只是稍加引導以现,就讓那些白天里冠冕堂皇又衣冠楚楚的人們一個個原形畢露狠怨,將他們的罪與惡表露出來,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邑遏。作為撒旦化身的沃蘭德并沒有誘惑任何人佣赖,他只是用一些小手段,就將這些人本身的邪惡與無知展露出來记盒。
在這層結構中憎蛤,可以看到的是布爾加科夫在利用沃蘭德之手諷刺和嘲弄著那些掌權之人、學者纪吮、以及所有虛偽自私之人俩檬。從最開始的自大、莽撞到后來的貪婪碾盟,每一項或大或小的罪惡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棚辽。他用惡魔之手,似乎在宣告著惡終將有惡報這個真理冰肴。
同時屈藐,由沃蘭德引出的耶穌受刑被處死的故事,則是用另一種口吻來講述善的逝去嚼沿。以及耶穌用自己的善去轉化世人惡的偉大之舉。
在這一層故事中瓷患,惡魔沃蘭德是主角骡尽,布爾加科夫用沃蘭德來完成自己內心的愿望,那就是懲惡揚善擅编,揭開那些帶著強烈優(yōu)勢感攀细,用自己地位胡作非為的人的面具,讓他們受到懲罰爱态。在諷刺政府谭贪、諷刺社會的同時,他還把文學創(chuàng)作者和當時的文壇也諷刺了一番锦担。這就不難想到為什么他的這部作品在他去世20年后才能發(fā)表刪節(jié)版俭识。他的筆就像是刀,用它來割破黑暗反抗現實的不公與虛假洞渔。
在這層故事中套媚,大師只在結尾出現缚态,瑪格麗特則一直沒有出現,全都圍繞著沃蘭德進行堤瘤,著筆的重點在于現實的丑惡玫芦。
第二層是沃蘭德的撒旦舞會。從找女主人瑪格麗特本辐,到瑪格麗特在沃蘭德藥膏的引導下進行了自我蛻化桥帆,再到盛大的惡人舞會。在這層中慎皱,到處都是看似荒誕詭譎又宏偉壯麗的場面老虫。布爾加科夫那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奇特想象在這一層中被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宝冕,富有著華麗的詩意张遭。
在這層結構中,撒旦沃蘭德和他的隨從們就好像是一個吵鬧又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樣地梨,和第一層故事中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菊卷。就好像沃蘭德所說的,有光就有暗宝剖,光和暗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洁闰。對待善良的人,他如一個紳士万细,對待瑪格麗特更像是個中世紀的貴族扑眉。那些之前對惡人張牙舞爪又面目可憎的隨從們,對待善良又堅強的瑪格麗特赖钞,他們也變得溫柔而又有風度腰素。
或許這就是布爾加科夫想要傳達的,只有善能夠讓惡魔變得也不再邪惡⊙┯瑪格麗特作為他最愛的女人的化身弓千,布爾加科夫在她身上注入了太多的感情。如《浮士德》中所歌頌的永恒的女性一樣献起,瑪格麗特是整本書中最光彩耀人的存在洋访。
大師與瑪格麗特都出現在這層,但瑪格麗特才是真正的主角谴餐。不管是在撒旦舞會上她面對著歷史上那些最邪惡之人的從容冷靜姻政,又或是寧可放棄和大師重逢機會也要為一個女妖求情的勇敢善良。她都是如此的光彩照人岂嗓,不同于任何一個世俗中的人汁展。或許這才是沃蘭德選中她的原因。她和大師的愛情很大程度上映射了布爾加科夫自己的故事善镰。
一樣的心血之作無法出版妹萨,一樣的不被世人認同,一樣的由女性來拯救炫欺。大師就是布爾加科夫的寫照乎完,他的苦悶與痛苦都凝聚在這個和他一樣名字都是M開頭,又都充滿了天真幻想的大師身上品洛。
這一層故事也是全文的最高潮树姨,完全是由魔幻所組成。在這層故事中桥状,耶穌的故事還在繼續(xù)帽揪,他被釘死在信仰中,也讓釘死他的總督第一次認識為自己的行為所后悔辅斟,開始了贖罪之路转晰。
第三層是結尾,講的是大師和瑪格麗特以及那些受到懲罰之人他們的結局士飒。布爾加科夫是個浪漫主義者查邢,在最后現實與魔幻的結合中,他將自己對人最美好的期望全部投入其中酵幕。他給了那些有罪之人贖罪的機會扰藕,就像是耶穌給判他四死刑的總督贖罪機會一樣。他讓那些人改邪歸正芳撒,讓善替代他們的惡邓深。
而對他本人與愛情的結局,他用了更為詩意的方式進行結尾笔刹。
《大師和瑪格麗特》是布爾加科夫注入了太多私人感情的作品芥备,對于現實的批判與對理想世界的美好期望,這些都是他一生的堅持與追求舌菜。在現實生活的嚴酷中萌壳,布爾加科夫依舊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望。雖然這部作品后不久他就去世了酷师,最終他也沒有看到那些期望實現讶凉。
如果喜歡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又或者對俄羅斯文學感興趣的話染乌,這部作品千萬不要錯過山孔。
懶得看書的話還有1994年的電影可以選擇。
(對于布爾加科夫而言荷憋,國內引進的大多是他的小說台颠,但其實他的戲劇成就也很高。有機會的話打算再講講他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