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魏晉寒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打開冰箱田度,五花八門的食材、食物塞得滿滿登登解愤。有昨天買的蘋果和飲料镇饺,也有前天買的梨和辣椒醬,有上個星期買的速凍餃子和鱈魚片送讲,也有月初買的火腿腸和鵪鶉蛋罐頭奸笤,甚至還有夏天的雪糕和冰激凌……
容積不算小的冰箱里面,此時顯得格外雜亂無序李茫,臃腫不堪揭保。除此之外,書桌上堆滿了許久未看的書籍魄宏,衣柜里疊滿了許久未穿的衣物,廚房里放滿了根本用不到的鍋碗瓢盆……
多就是安全感存筏,多就是幸福感宠互,這種偏執(zhí)在我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直到某一天某一次不經(jīng)意間的打開冰箱椭坚,我才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生活空間予跌,已經(jīng)被許多根本用不到、根本用不完善茎、根本沒時間用的雜物擠壓的越來越小券册。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生活,應(yīng)該做減法了垂涯!
——
——01
現(xiàn)實當中烁焙,我們每個人都有“危機防范”意識,這是扎根在人類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基因里的生存本能耕赘。我們祖先生活在一個缺衣少吃骄蝇、危機四伏、風吹雨打的環(huán)境里面操骡,稍有閃失就意味著饑寒交迫九火、傷痕累累,甚至是生命的終結(jié)册招。
所以岔激,祖先們對于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充足的資源供應(yīng)是掰、未來的穩(wěn)定性虑鼎,有著最自然、最本能的追求和占有冀惭;反之震叙,對于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掀鹅、匱乏的資源供應(yīng)、未來的不確定性媒楼,有著最自然乐尊、最本能的警惕和防范。
祖先們這種生存本能划址,漸漸凝聚成一種思維形式和文化符號扔嵌,比如說: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夺颤、積谷防饑痢缎、有備無患……
所以,求全世澜、求多独旷、求快、求剩余量寥裂,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生存本能嵌洼。只不過,凡事都有分寸封恰,也都有極限麻养。
記得結(jié)婚度蜜月的時候,我和妻子選擇去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游玩诺舔。雖說路途遙遠漫長鳖昌,但是有高鐵的聯(lián)通便不覺得多么遙不可及了。然而雙方父母并不這么認為低飒,他們害怕我們著涼了许昨,所以給我們預(yù)備了滿滿登登一行李箱衣服;又擔心我們挨餓了逸嘀,所以又拼湊了一背包沉甸甸的零食……
原本輕輕松松车要、簡簡單單的蜜月旅行,一下子挎著大包崭倘、小包仿佛趕集似的翼岁。
雖然說出門在外,事事都應(yīng)該未雨綢繆司光,寧多勿缺琅坡,但是一味地求全、求多残家、求完備榆俺,以至于超出該有的極限分寸,如此非但不會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反而還會加重我們的行囊負擔茴晋。
這不陪捷,背包里的零食半數(shù)以上還是原木原樣背了回來——真是沉甸甸的出去,沉甸甸的回來诺擅,何苦來著市袖。
生活中,這種“費時費力烁涌,求全求多苍碟、追求著、覬覦著撮执,結(jié)果什么作用都沒有”的情況比比皆是微峰。比如說冰箱里根本吃不完的食物,書桌上根本看不過來的書籍抒钱,以及衣柜里根本不穿的衣服……
網(wǎng)上有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數(shù)據(jù):“普通人每天都會在腦海里閃過1.2萬至6萬個念頭蜓肆,其中80%的念頭是消極的〖绦В”
為什么說:人類的消極念頭遠遠高于積極念頭呢症杏?
這是因為,人類在“危機防范”意識的指引之下瑞信,對負面信息有著更強烈的關(guān)注度和傾向性。心理學領(lǐng)域有個非常著名的概念解釋這種現(xiàn)象——負面偏差穴豫。
一個人丟了1000元錢的悲慟感凡简,遠遠大于這個人賺了1000元錢的喜悅感;一個人做錯1道題的關(guān)注度精肃,甚至要大于這個人做錯100道題的關(guān)注度秤涩;一個人失去一次機會的記憶強度,遠遠大于得到同等程度機會的記憶強度司抱,這些都是負面偏差的典型表現(xiàn)筐眷。
前段時間,同事N準備利用周末假期习柠,陪伴家人去A市或者B市旅游散心匀谣。然而有件事情讓他糾結(jié)不定,急忙讓同事們幫忙出出主意:“我是去A市看海呢资溃?還是去B市爬山呢武翎?”
同事們眾說紛紜,最后同事N還是決定去A市看看大海溶锭,順便吃了一些當?shù)氐拿朗承〕浴?/p>
原本來說宝恶,家庭游玩是一件格外幸福、歡樂的事情,結(jié)果同事N一籌莫展垫毙、倍感遺憾地對我說道:“晉寒啊霹疫,我有點后悔沒去B市旅游了,你看看B市的旅游視頻综芥,風景多好啊丽蝎,當?shù)仫埐艘膊诲e,正好還有個文化節(jié)毫痕,還能做親子活動……”
我反問了一句:“你是覺得A市不好嗎征峦?”
同事N搖了搖頭:“其實A市挺好的,就是感覺沒去B市有些可惜消请±赴剩”
我最后寬慰道:“一家人出去旅游散心是多么難得的機會啊,你應(yīng)該保留下幸福臊泰、快樂的記憶蛉加,而不是糾結(jié)、后悔有沒有去B市游玩缸逃≌爰ⅲ”
生活中,并不缺乏像“同事N”這樣的人需频,甚至包括我們自己——明明這個人已經(jīng)得到了許多丁眼,包括某某心愿、某某目標昭殉、某某機遇苞七、某某名利,結(jié)果他就是把注意力挪丢、快樂度蹂风、幸福感,放在自己沒有得到的方向角度乾蓬。
用老祖先的話說:生在福中不知福惠啄。
——
——02
負面偏差,以及危機防范意識任内,這些都是扎根在人類基因里的情緒狀態(tài)撵渡,是進化了數(shù)百萬年的本能狀態(tài)。
明明完成了B任務(wù)族奢,但就是懊惱自己為什么沒有完成C任務(wù)姥闭;
明明獲得了N機會,但就是糾結(jié)為什么沒有爭取到M機會越走;
明明買了很多書籍棚品,但就是在意那些沒有買到的書籍靠欢,鞋子、衣服铜跑、包包门怪、甚至游戲皮膚皆是如此。
明明制定了許多計劃目標锅纺,結(jié)果依然大包大攬掷空,還要制定更多的計劃目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習慣: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囤锉,就是打開手機坦弟,翻開微信朋友圈、頭條官地、抖音酿傍、百度等等APP,生怕一整夜的時間驱入,自己遺漏了什么重要信息赤炒。事實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重要信息亏较。
現(xiàn)實當中莺褒,我經(jīng)常談?wù)摗⑺伎缄P(guān)于焦慮雪情、抑郁的種種話題∽裱遥現(xiàn)代人焦慮、抑郁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巡通,但是有一個原因是我個人反復(fù)琢磨而得來的旷余,就是“失去感”這三個字。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扁达,人們的物質(zhì)水平越來越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蠢熄,各行各業(yè)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跪解,幸福愿景也越來越多了……然而在這樣欣欣向榮的背景之下,人們的“失去感”反而越來越重了签孔。
人們失去感加重有兩個原因:
一個就是扎根在基因本能里的負面偏差情緒叉讥;另一個就是求全、求多饥追、求快的現(xiàn)實追求和加法思維图仓。當然,求全但绕、求多救崔、求快的加法思維根源也在“負面偏差”這四個字上面——因為害怕失去惶看,所以要謀求更多的資源來彌補失去感。
這種“加法思維”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六孵,還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纬黎。比如說:
我們的目標計劃一定要大,萬一遺漏了什么呢劫窒?我們的進步維度一定要多本今,萬一錯過了什么呢?我們的成長幅度一定要快主巍,萬一落后了什么呢冠息?
前段時間,我打開了自己的年度目標清單孕索,長長的Excel表格羅列著自己對于2021年的祈愿想法逛艰、自我要求、以及學習計劃檬果。然而瓮孙,完成的是少數(shù),擱淺的是多數(shù)选脊。
大包大攬杭抠,結(jié)果沒有完成的計劃任務(wù),非但不會給我?guī)韼椭疑叮炊€會讓我倍感焦慮偏灿,背負更多的心理壓力,如此倒不如“減少”自己的計劃任務(wù)钝的,把自己的精力翁垂、時間、關(guān)注度硝桩、行動力放在真正“有限”的方向上面沿猜。
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小時候,幸福很簡單碗脊;長大了啼肩,簡單很幸福⊙昧妫”
很多時候祈坠,我們之所以焦慮抑郁,之所以壓力山大矢劲,之所以左右為難赦拘,之所以舉棋不定,之所以不知所措芬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法思維”日積月累下的缺失感和臃腫感躺同。比如堆滿書籍的書桌阁猜,塞滿鍋碗瓢盆的廚房,放滿衣褲鞋帽的柜子……
又多笋籽、又亂蹦漠、又雜、又用不到的物品大大擠壓了我們的生存空間车海。同樣的道理笛园,我們的心理空間、情緒空間也被許多不必要的東西所占據(jù)侍芝,比如沒有意義的計劃目標研铆,過于長遠的風險意識,以及多元化時代帶來的浮夸感和喧囂感州叠。
想要擺脫這種局面棵红,最好的辦法就是“減法”思維。
2020年年初的時候咧栗,我狠下心腸逆甜,特意留出一天時間給整個屋子來了一次大清理,許久不看的書籍致板、許久未穿的衣服交煞、根本用不到的鍋碗瓢盆、抽屜里亂七八糟的小物件……這些東西該扔的扔掉斟或,該封箱儲存的封箱儲存素征,該送人的送人。
經(jīng)過一整天的整理萝挤,我的屋子一下子寬敞了許多御毅,也順暢了許多,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怜珍,自己的心情自然也明亮了許多端蛆。
除此之外,我對我的工作習慣酥泛、閱讀習慣欺税、寫作習慣也進行了“減法”處理。
每天來到工作單位揭璃,我不再盲目的投入工作,也不再渾渾噩噩的實踐行動亭罪,而是在便簽上寫下全天最重要的“五”件重要工作瘦馍,然后一一完成。
或許今天有很多熙熙攘攘应役、雜七雜八的事情需要完成情组,自己僅僅完成了其中的五件燥筷。然而我的心緒因為便簽的醒目標定,從而聚焦在已完成的事情上面院崇,是滿滿的成就感和收獲感肆氓,而不是對于未完成工作的失去感和焦慮感。
事實上底瓣,按照輕谢揪、重、緩捐凭、急的標準分類拨扶,我們每個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必須完成的事情茁肠,往往不會超過五件患民。我們之所以感到工作的熙熙攘攘,雜亂無章垦梆,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求全匹颤、求多、求快的心理托猩,將很多不重要印蓖、不著急的事情,強行塞給當下的自己站刑。亦或者感覺別人在做另伍,自己也應(yīng)該做,把別人的事情強行塞給當下的自己绞旅。
如此摆尝,非但不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反而還會給我們帶來莫大的壓力因悲,甚至干擾我們的工作進度堕汞。
在看書閱讀這件事情上面,原本以來晃琳,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的閱讀速度讯检,經(jīng)常強調(diào)每年至少閱讀100本書的計劃目標。然而卫旱,這種為了湊數(shù)的閱讀經(jīng)歷人灼,為了求多的閱讀訴求,雖然會激發(fā)我的閱讀動力顾翼,但是很多時候投放,也會讓我陷入“為了完成任務(wù)而閱讀”的低效行動。
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后适贸,我不在書本數(shù)量上卡控自己灸芳,而是會給自己制定有限的“番茄時間”(番茄時間管理法)涝桅,腳踏實地,一個番茄時間一個番茄時間的完成自己的閱讀任務(wù)烙样。
在順其自然的狀態(tài)下冯遂,自己每年的閱讀數(shù)量也不在少數(shù)。
——
——03
多元發(fā)展谒获、快速迭代蛤肌、信息爆炸,人們的成長速度一定會遠遠落后于信息速度究反。如此這樣寻定,很容易加重人們的“失去感”。
有些人為了彌補自己的失去感精耐,所以不停的做著人生加法——增加計劃目標狼速、增加知識認知、增加自我要求卦停、增加資源供應(yīng)向胡、增加虛榮心、增加信息獲取量……
然而惊完,多必然會雜僵芹,豐必然會亂,快必然會有壓力小槐,多選擇必然會有多分歧拇派。
在這里,我并不是強調(diào)加法思維的不好和弊病凿跳,而是強調(diào)在加法思維的同時件豌,也應(yīng)該主動給自己的人生、給自己的生活控嗜,做一些清理茧彤,做一些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