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自己畫的堡僻,“耙耙”
夏天,是忙碌的
一大早出去割禾
踩打谷機(jī)收稻米
裝稻米--運回家--攤平曬在水泥坪上
然后用上面的“耙耙”
進(jìn)行翻曬
避免晾曬不均
然后呢
會用竹掃帚掃掉混在稻子里的禾衣
不斷晾曬
圖片來自:自己畫的疫剃,風(fēng)車
等到晾曬得差不多了
就用這個風(fēng)車
放稻米
手搖
隨著搖起來的風(fēng)
剩下的禾衣钉疫、稻殼
和不飽滿的稻子
就被風(fēng)吹出去了
剩下的用容器裝好
可以繼續(xù)晾曬
或者足夠干了
就用蛇皮袋的塑料內(nèi)袋裝好
放進(jìn)糧倉
最后拿去碾(把米從殼里弄出來)
稻米就變成了米和糠
然后人吃米
家禽家畜吃糠
圖片來自:自己畫的,壇子
收稻谷是南方夏天的盛事
腌菜也是
夏天總是食物最多的
人吃的速度往往趕不上菜長的速度
于是泡菜巢价、腌菜
也是夏天的專屬
把菜收拾好
放進(jìn)泡菜壇牲阁、腌菜壇
也是菜們很好的歸宿
圖片來自:自己畫的,蒲扇
夏天
要有風(fēng)
不是來自空調(diào)
而是來自夜晚乘涼
早晨露水
割下棕樹葉
修剪多余的葉子
加一圈布縫著
就做成了最常用的蒲扇
當(dāng)然如果閑得蛋疼
也可以做編織扇
圖片來自:自己畫的壤躲,板凳
家里的板凳
是滑溜溜的
沒有一顆釘子的
不管是小板凳城菊、長凳、躺椅碉克、竹編椅
都是有自己的結(jié)構(gòu)
每家每戶總有小板凳
因為農(nóng)家采收的東西總是躲到嘆為觀止
肉眼可見的“豐收”
于是需要矮矮的小板凳
坐著處理一地的“豐收”
圖片來自:自己畫的凌唬,收音機(jī)
可以沒有電視
但一定要有收音機(jī)
忙的時候聽著歌
跟著節(jié)奏干著活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太陽太烈不宜出門
聽著收音機(jī)
扇著蒲扇
睡個午覺
就是小日子最可愛的樣子了
阿樹筆記:情感洞察者?? 讀書愛好者?? 在簡書分享我的小故事和生活感悟,愿我們一起成長漏麦,成為那個自己喜歡的自己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