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來到貴州麻削。
第一次懵懵懂懂蒸痹,第二次收藏了珍貴的記憶春弥。那么,第三次呢叠荠?
看著窗外夕陽染紅了天空匿沛,黑色再慢慢吞噬掉鮮紅,偶有幾路星星點點的人家蝙叛,或是呼嘯擦肩的列車帶走了黑夜的寂靜無聲俺祠。
列車在鐵軌上吭哧吭哧的挪動著,喜歡坐火車其實也是喜歡這種安逸的時光和透過歲月長河穿行過來的獨特聲音借帘。
凱里。
從凱里去柳富的路上淌铐,中巴一路顛簸肺然,伙伴大多靠著窗戶緩緩入夢,于我一人獨自貪婪的吸收著周遭的美景腿准。
依山而居/臨水而筑/耕田以自足/借大地之沐恩/與自然之相存/天人之道/莫過于此
大大小小的村落在這寧靜的大山村里际起,或終此一生,承載了無數(shù)的智慧與歷史的沉淀吐葱。村子的魅力莫過于此街望。
柳富是一個中轉(zhuǎn)站,從燈紅酒綠的城市弟跑,來到一個需要四處尋找信號灾前、一抬頭就滿天繁星的地方,心里不免有些興奮孟辑。
跟著熟知的伙伴逛起了這個村子哎甲,在潺潺溪水旁,一大片蝴蝶吮吸著水珠饲嗽,或停歇休息炭玫,或翩翩起舞。偶有人走過貌虾,蝴蝶全然飛起吞加,又快速落下,回到自己的領(lǐng)地繼續(xù)享受美味的補給……我們踏著水尽狠,走著泛著青苔的階梯進(jìn)入村子衔憨,路旁咩咩的小羊,肥美的鴨子晚唇,觸手可及的野梨巫财,以及只要稍占高一些就能看到了村子全景,留給我無盡的舒適和享受哩陕。
隔日平项,重拾行裝的我們終來到了白路赫舒。還記得懸架在坍塌處的獨木橋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我們,還記得初見綠油一片稻田的我們閃爍的眼神闽瓢,還記得小小的木屋駐下了孩子們所有對知識的渴望接癌,還記得操場上留下了無數(shù)個仰望星空的夜晚。
那時扣讼,天很藍(lán)缺猛。
那時,孩子很調(diào)皮椭符。
第一日初見時荔燎,他們焦急等待著這一群陌生的哥哥姐姐會帶來一個怎樣的世界。我會怕销钝,怕自己達(dá)不到他們想象的模樣有咨。
第二日開營,烈日下的孩子用手拂去汗水蒸健,臉上掛著大大的笑容座享,他們不是可憐的山間孩子,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完整的自然世界似忧。
每日的備課渣叛、聽課、上課……我一日日的糾結(jié)于自己還不夠熱情盯捌,懊悔于為何不再多準(zhǔn)備一些淳衙,痛心于這群孩子愛玩游戲的心遠(yuǎn)遠(yuǎn)超于了學(xué)習(xí)。記得那時的日記里挽唉,有很多的不甘滤祖,有有更多的無奈。
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老師瓶籽,但我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匠童。我想把我想要闡述的事情更好的表達(dá),想要去實踐自己三年來小小的執(zhí)念塑顺,更想做到真正的陪伴汤求。
但我更忘不了課堂上偶有的清澈如水的眼神,課下圍在你身邊的小精靈們严拒,忘不了偶有的出游里那無拘無束的身軀扬绪,以及游戲中那輕盈的步伐。
也許裤唠,孩子挤牛,從沒有錯,錯的是為什么所有的課程都要在室內(nèi)呢种蘸?
營期里墓赴,我一直在想竞膳,自然對于這群的孩子,是不是和城市的孩子不太一樣诫硕?
我看到了他們對于野花野果的認(rèn)知坦辟,看到了他們對于杉樹松樹的了解,看到了他們對于蝗蟲的態(tài)度章办,才驚覺锉走,鄉(xiāng)村的孩子并非不需要自然教育,反而更需要藕届。
這群更加依賴自然生存的孩子挪蹭,也許更該懂得自然的智慧和自己的態(tài)度。就像傳統(tǒng)認(rèn)知的蝗蟲是害蟲休偶,所以可以盡情的把玩一般嚣潜,那這些認(rèn)知是不是在默默地影響著他們的自然觀呢?
反身去看待另一個環(huán)保椅贱,待到真正在村子里呆個一兩周的時候方能明白農(nóng)村垃圾的困境。
面對農(nóng)村垃圾的我束手無策只冻,而在默默成為它的締造者庇麦。不去影響一個地方的環(huán)境,不去為當(dāng)?shù)貛聿槐匾膸胂驳拢ケM力做到零廢棄山橄,如何做到,不是說說而已舍悯。
沒想到最后是以如此散亂的形式寫下這篇文章航棱,拖太久的代價就是前后風(fēng)格徹底的分化吧。但如今我仍然能夠堅定地說:
“那么第三次呢萌衬?”
“是一生的反思饮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