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讀了吳軍老師的這本書监署,40封寫給女兒的家書藏研。
字里行間都布滿了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慈愛和智慧的引導孽锥。
書里提到了兩次撒切爾夫人的名言:
注意你的想法哼拔,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引有。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倦逐。
注意你的行為譬正,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檬姥,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曾我。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健民。
作者想要在第一句前加上抒巢,“注意你的態(tài)度,因為它能影響你的想法秉犹◎让眨”
記得多年前在I記上班的時候,做新員工培訓崇堵,講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型诚,課件里同樣也有引用撒切爾夫人的這段話。
再次看到鸳劳,很是熟悉與觸動狰贯。雖然多年前就對這段話熟稔于心,卻從沒有認真思考過其含義棍辕。
命運暮现,多么宏大的詞啊还绘。
這么說楚昭,想法會決定命運?態(tài)度會決定命運拍顷?
到底決定命運的因素有哪些? 有人說你的出身和階層就決定了你的命運抚太,有的人說你所處的時代就決定了你的命運,也有的人說你的天賦和努力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命運尿贫,披著神秘而又神圣的袈裟电媳。很多人想要窺一斑而知全豹,卻終究沒有個所以然庆亡。
但不可否認匾乓,態(tài)度,想法又谋,習慣拼缝,是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影響。
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彰亥,積極主動的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咧七,注意細節(jié)和追求卓越的習慣態(tài)度,這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屬性吧任斋。
除了吳軍老師所講述的態(tài)度继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對于科學的看法。
他提出废酷,科學不代表正確瘟檩。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澈蟆,沒有絕對正確和絕對真理芒帕。科學的結論未必都正確丰介,因為人們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背蟆。
科學不代表正確。多么理性啊哮幢。
自己做媽媽后带膀,同樣是在各種育兒大咖和專家著作所傳達的不同科學育兒觀念中,不斷困惑橙垢,不斷做選擇垛叨。
經(jīng)常碰到的情況是,很多媽媽會把一些公號大V的話柜某,或者一些育兒書籍里的話當作金科玉律嗽元,不容其他人半點質疑。
比如安撫奶嘴喂击,科學育兒書上和專家是不建議使用剂癌。但是有的媽媽,甚至我認識的一位自稱學前教育的專家翰绊,都把這個安撫奶嘴當作洪水猛獸佩谷,必須碰不得旁壮,好像孩子一旦用了,就是對孩子危害至極谐檀,家長就是愚昧無知抡谐。
比如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有的媽媽崇尚蒙氏教育桐猬,便把蒙氏教育當作了宗教一般的崇拜麦撵,自己家孩子非蒙氏園不入,一邊宣揚蒙氏教育的完美溃肪,一邊批評傳統(tǒng)幼兒園和其他教育理念的幼兒園的弊端厦坛。
有完美的教育理念嗎?即使有乍惊,有完美的實踐可能嗎杜秸?
好歸好,不好歸不好润绎,越發(fā)不再接受一些人對事情絕對好壞的判斷和批判撬碟。
做理性的懷疑者。很難也很難得莉撇。
引用書里的這段話呢蛤。
“事實上,很多半瓶子醋的科技工作者和學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和教徒對待宗教沒有什么不同棍郎。宗教的三個特點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其障。一是盲從,對科學結論的盲從涂佃。二是道德優(yōu)越感励翼,覺得自己是搞科學的就看不起別人。三是喜歡相信書本上的教條和權威人士給出的結論辜荠。這些是教徒的習慣汽抚,但是你肯定能在一些自詡為搞科學的人身上看到,這偏離了科學的根本伯病≡焖福”
不僅僅是在對待科學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午笛,做一個理性的懷疑者惭蟋,一個未知的探索者很是難得。
以此警惕自己药磺,始終保持對未知的熱情和探索只怎,不做盲從的教徒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