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的天氣已經(jīng)開始酷熱難耐,好在青田村這地方的夏季總是陰雨連綿筐乳,給炎熱的天氣送來一些涼爽洞难。最近正值黃鱔的高產(chǎn)期,李義海吃過晚飯之后叫上了同村的劉華一起去稻田旁邊的水溝里捕黃鱔红淡。這個季節(jié)的大部分稻田已經(jīng)開始呈現(xiàn)出金黃的顏色,田里不時傳來蛙叫聲降铸,成群的蜻蜓在稻子上方飛來飛去在旱,有時候停歇在稻子上。這水溝說起來也算一條綿長的小溪推掸,是農(nóng)民們?yōu)榱朔奖愎喔韧阼彽耐靶瓤梢砸胩铮址奖惆烟锢锏乃懦鋈ァ?/p>
最初李義海和劉華兩人都是直接脫了鞋把褲腳高高卷起下到水溝里用手挖溝里的泥土慢慢把黃鱔找出來谅畅,然后靠著眼疾手快將一條條黃鱔抓起來放進筐里登渣。后來李義海嫌這種法子收效甚微又耗費精力,于是琢磨著用誘餌來捕黃鱔毡泻。他平日里收集了不少帶細網(wǎng)眼的軟塑料網(wǎng)片胜茧,捕黃鱔時只需要把網(wǎng)片放進水溝底,再把餌料撒在網(wǎng)片中間仇味,然后在餌料上蓋一層草呻顽,便可以等著黃鱔自行入網(wǎng)。他們只需要隔半小時來取一次就行邪铲。要說這李義海也真是生了個聰明的腦袋芬位,凡事都比別人愛琢磨无拗,有了餌料捕黃鱔的方法還不夠带到,還每天想著做些方便捕黃鱔的籠子。只是難為了李義海有個聰明腦袋卻沒有一雙巧手,只得求助母親余寸嫂揽惹。余寸嫂可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巧手被饿,平日里不管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愛請她去幫忙。李義海把自己打算做籠子的想法告訴了余寸嫂搪搏,余寸嫂便找了一些帶有倒刺的竹篾狭握,兩人研究著根據(jù)水溝的寬度和適宜把手伸進籠子里取出黃鱔的尺寸,用竹篾編了些大約高三十多厘米疯溺,直徑十多厘米的竹籠论颅,籠子的底部封口,上口尺寸留成剛好適合把手伸進去的大小囱嫩,并且在籠子下端編上六七片薄竹片恃疯,形成直徑大約五六厘米的小口,這樣就使得黃鱔只能進不能出墨闲。有了這樣的籠子今妄,每次捕黃鱔時只需要把籠子放進溝里就可以坐等豐收了。
新方法果然奏效鸳碧,李義海和劉華兩人忙活三個多小時收獲不少盾鳞,見天色已晚便把捕到的黃鱔對半平分各自回家去了。李義海一如既往地到家之后先拿盆子把黃鱔養(yǎng)起來瞻离,然后洗干凈身上的泥土便回屋休息了腾仅,要養(yǎng)好精神第二天還得早起去集市賣黃鱔。李義海覺得村里的集市銷路不太好套利,打算明天去縣城里試試攒砖。
第二天早上天剛亮李義海就收拾東西準備出門了,他跟父親借了家里唯一一輛自行車日裙,剛滿十一歲的李義海騎在自行車上面連坐墊都夠不著吹艇,只能站著騎,遠遠看上去覺得他那小身板騎得十分費力昂拂,但他倒好受神,拼命地用腳踩著騎得飛快。他一邊騎一邊向路上的行人打探去縣城集市的方向格侯,騎了將近一個小時終于進入縣城來到長青路鼻听,這時候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果然城里的馬路比鄉(xiāng)下寬很多联四,長青路中間保留了一棵百年大榕樹把馬路分割成左右兩條道撑碴,就越發(fā)顯得這條路很寬。當年修路的時候政府決定保留這棵大榕樹朝墩,一來是因為這是百年古樹應當予以保護醉拓,二來是因為當?shù)匾恍╆P(guān)于大榕樹的傳說認為砍榕樹會給人帶來厄運。李義海在馬路中央飛快地騎著自行車,心里在盤算著今天的生意亿卤,越是想到快要到集市了腳下就越是踩得飛快愤兵。就在騎到快要接近大榕樹的地方,前面一輛摩托車的鏡子晃到了李義海的眼睛排吴,他什么也看不清一下子重重地撞在了大榕樹上秆乳,人從自行車上甩了出來砸在地上,滿臉渾身都是血钻哩,黃鱔也撒得滿地亂竄屹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