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就央行數字貨幣,比特幣和ICO話題答記者問
3月9日上午10時沮榜,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盘榨,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蟆融,副行長草巡、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fā)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在現(xiàn)場回答了關于央行數字貨幣型酥,比特幣和ICO監(jiān)管的話題山憨。
周小川提到查乒,在概念上講,央行數字貨幣叫做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郁竟,本質上是追求方便性玛迄、快捷性和安全性。這種數字貨幣可以是以區(qū)塊鏈技術或分布式賬本技術為基礎棚亩,也可以是以現(xiàn)有電子技術為基礎蓖议。數字貨幣有技術上的必然性,但要注意整體金融穩(wěn)定讥蟆,防范風險勒虾,同時保護消費者。
對于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和ICO監(jiān)管瘸彤,周小川認為修然,監(jiān)管是動態(tài)的,說不上未來一定有某種確定的監(jiān)管政策质况°邓危總體上應取決于技術的承受程度和局部的測試結果。比特幣和分叉幣出現(xiàn)太快拯杠,不夠慎重掏婶,迅速蔓延會造成負面影響啃奴,不慎重的產品可以停一停潭陪,有前途的產品經過測試認證再推廣。
以下為周小川回答全文:
可能大家注意到人民銀行在三年多以前最蕾,就開始組織關于數字貨幣的研討會依溯,隨后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最近的動作是和業(yè)界共同組織分布式研發(fā)瘟则,進行多種方案黎炉,依靠和市場共同合作的方式來研發(fā)數字貨幣。
從概念上來講醋拧,大家頭腦中的數字貨幣概念不一樣慷嗜。在概念上講,央行數字貨幣叫做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丹壕。支付的是什么呢庆械?是通過移動通信或者其他網絡系統(tǒng)傳遞的東西。
首先明確一個目的菌赖,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讓貨幣實現(xiàn)某種技術方案的應用缭乘,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tǒng)的方便性,快捷性琉用,低成本堕绩,同時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策幼。
這幾項既可以是以區(qū)塊鏈為基礎的,分布式記賬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奴紧,也可以是在現(xiàn)有的電子支付基礎上特姐,演變出來的技術。目前國際上對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有個初步分類黍氮,是存在多種可能的體系到逊。
數字貨幣的發(fā)展既有技術發(fā)展上的必然性,未來可能紙幣硬幣規(guī)模逐漸縮小滤钱,甚至有天不存在了觉壶。
在這個整個過程中,要注意整體金融穩(wěn)定件缸,防范風險铜靶,同時保護消費者。有一些技術方案風險太大他炊,結果出問題時消費者承受損失争剿,我們一定要避免產生實質性的損失,因此要非常慎重痊末。要進行測試才推廣蚕苇。
2017年人民銀行組織了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課題研究,經過國務院批準凿叠。
數字貨幣價格出現(xiàn)很多波動涩笤,主要是技術應用沒有專注于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虛擬資產交易方面盒件,這個方向我們認為需要更加慎重蹬碧,從中國的交易來講不太符合金融產品要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方向,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炒刁,不必太著急恩沽,要穩(wěn)步有序研發(fā)測試,方向把握住翔始,要強調金融服務服務于實體經濟罗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城瞎,防止變成過度投機的產品渤闷。
這是研發(fā)計劃,關于數字貨幣會在在一定程度后進到測試階段全谤。
央行很早就關注金融科技技術肤晓,首先這是我們對科技總體的態(tài)度,我們很關注區(qū)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的應用,同時补憾,這些研發(fā)應該比較慎重漫萄。
比特幣和其他分叉產品的東西出臺太快,不夠慎重盈匾,如果迅速擴大蔓延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負面影響腾务。同時,也許會對金融穩(wěn)定削饵,貨幣政策傳導產生不可預測的作用岩瘦。因此我們的主張是:研究新東西是好的,但是除了市場動力以外窿撬,要考慮全局启昧,不是鉆政策空子,搞出爆發(fā)性的事件劈伴。在投入和真正運行之前一定考慮到跟投資者的關系密末,在測試結果沒有得到廣泛認同的情況下,迅速擴大可能出現(xiàn)問題跛璧。
從央行角度來講严里,第一,不慎重的產品先停一停追城,有前途的產品經過測試認證再推廣刹碾。所以央行的做法是,去年8月底先把ICO停了座柱,后來不支持比特幣和人民幣的交易迷帜,再有對比特幣一類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的,目前銀行系統(tǒng)不接受不提供相關服務辆布。
未來監(jiān)管方面瞬矩,我們覺得是動態(tài)的,取決于技術的承受程度锋玲,取決于局部測試的結果,所以有待觀察涵叮。不是說馬上就拿出什么樣的監(jiān)管措施惭蹂,但是像我之前說的,考慮新技術的同時割粮,在服務方向上要清楚搜吧,不喜歡創(chuàng)造可投機的產品挥下,讓人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強調要服務實體經濟,給零售市場和消費者帶來高效率屉更,低成本枯夜,安全,隱私保護,另外考慮大局商架,不要跟現(xiàn)行金融秩序相沖突。當然技術發(fā)展會對金融秩序進行改變芥玉,這個要經過慎重研究之后再出臺蛇摸。
總之,技術發(fā)展是動態(tài)過程灿巧,也還在摸索過程中赶袄,說不上未來有某種確定的監(jiān)管政策,但是我想這些問題抠藕,央行也是跟市場人士密切配合饿肺,和公眾和媒體一起研究的。
解讀:中國政策還早盾似,未來只支持些能服務實體唬格,不是炒作的項目⊙账担可行性論證是個長期的過程购岗,所以暫時還是打壓為主,長期看好
內部信息交流群门粪,加baij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