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旷太、實物版畫
1.概述
我國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四千余年前)出現(xiàn)在陶器上的印紋圖案一一繩紋冻记、藍紋、席紋和麻布紋等等偶房,其實便是人類最早的"實物版畫" 只不過它是拍印在陶器上乒融, 而非壓印在紙上的罷了。版畫是印跡的藝術次绘。這些繩紋、藍紋豁跑、席紋和麻布紋等等, 就是繩子卸夕、藤藍勃救、草席和麻布等在陶器上的印跡的藝術。
實物版畫何時被接納進版畫大家族中的,恐無確切日期可稽。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勤婚,半個多世紀前在國外凝果,特別是在日本就已在社會中流行了,且應用于中小學的美術教學中宁玫。以現(xiàn)代觀念視之,實物版乃現(xiàn)代版畫藝術的表現(xiàn)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所謂實物版畫芥被,即凡平面具有凹凸紋理的實物席镀,如,樹葉服赎、硬幣秦士、茶墊、鑰匙等等,均可在紙上施印成版畫揖曾。若采取拓印法,則不一定限于平面實物不可。陶器绿鸣、青銅器上的圖案拓片等等便是一例痴施。近些年來, 國外有人用現(xiàn)代科技將衣物硬化成平版沽损,滾墨上機壓印成實物版畫卡骂,也有的直接在街道的陰溝鐵蓋或巖石上鋪紙拓印版畫亿遂,據(jù)說還蠻吸引不少觀眾呢。前些年碌上,中央美院的四位青年版畫家霞丧,在一次畫展上以一巨大的輪胎及用 顏色輾在紙上的輪胎印跡作為版畫展出,確也是對版畫傳統(tǒng)觀念的挑戰(zhàn)硬贯。
圖225 M.厄恩斯特《博物志》 1926 (拼貼摹拓版)
圖226 M.厄恩斯特《博物志》十四1926 (拼貼摹拓版)
2. 實物版畫的制作
其制作有三法: 一是壓印; 二是磨忧滔ぁ;三是轉印法。
**壓印法: ** 是將平面型的實物(如樹葉等) 用白膠粘貼在木板或紙版上,然后被油墨在版畫機上壓印误褪,或用木刻刀柄渡八、湯匙等宏娄,像印制紙版卖宠、木刻一樣磨印成版畫。若采用水印,需注意實物的著水性能逆航。一般金屬類的實物不宜水印抹剩,但可用水彩拓印袍嬉。壓印還可采用"活版" 法,實物不一定粘在版上,可各別滾墨沟堡,先后捺印在紙上。(圖234)
**磨印法: ** 將被印的實物放在紙下(以較薄的單宣、皮紙為好), 然后用彩色蠟筆或油畫棒在紙上對著實物的凹凸面磨印,待磨印效果好了刹淌, 即止(圖234)蔼卡。此法不忌某些實物(如錢幣茁裙、徽章等有字的實物)正反左右之弊。
轉印法: 一些如校徽等有字實物,在捺印時荐操,為免正反膛壹,可采用轉印法。即,實物上墨后先壓印到一塊橡 皮上, 然后再轉印到紙上, 字跡同樣十分清晰淹仑。(圖236 )
圖236 橡皮實物轉印法示圖
實物版畫《匆匆》的制作過程:
將預先收集來的大小不同的干樹葉,按設想布于皮紙下一一然后用褐色油畫棒將葉脈磨印出——接著將葉子敷上水彩色,葉外空間刷上墨汁(因葉脈是油性,故墨汁不易浸入)杖爽,——待干后聪铺,用自行車輪胎刷上白粉键兜, 在畫上合適的地方滾出車跡佃延。此畫便成。硬幣和印章是后來分別磨印和捺印上去的。(彩圖233)
圖233 徐英培 《匆匆》 1987 實物版畫
圖234 磨印法與壓印法
另外, 也可通過復印機來復印實物版畫。如圖235。
圖235 1988實物復印版
來源:畫家 徐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