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到形容獨處的一段話:
獨處太久,孤僻的性格元素一旦碰到闊別已久的朋友便鋒芒畢露,禮貌性的微笑都令人心悸尷尬。自發(fā)地低下頭嗤朴,或是將目光投向他處,祈禱時間能按下快進鍵虫溜。這種感覺雹姊,很微妙。逐漸內斂衡楞,言語越簡練吱雏,覺得所有的逢迎、奉承都是多余的瘾境。有時歧杏,我在眾多緩緩陌生的面孔里,愈發(fā)猜不透別人迷守,卻愈發(fā)讀懂自己犬绒。
我在上一份實習里被分配為招聘面試官,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兑凿,我差點要跪下來懇求我的老板收回成命凯力,因為我真的沒有辦法和陌生人進行交流。我深知作為面試官只需要向對方問問題礼华,并不需要作過多的交談沮协,是“我在選擇他”而不是“他在選擇我”,我應該更加的理所當然卓嫂,沒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但第一次面試最終還是被我搞砸了聘殖。
我并沒有表現(xiàn)出面試官的嚴肅和專業(yè)晨雳,中途多次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行瑞,不知不覺成為“他在面試我”而不是我在招聘。掛掉電話那刻餐禁,我滿頭大汗血久,不知所措。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徹底地面對自己的弱點帮非,也才意識到因為長時間疏離人群氧吐,我的社交欲望和能力在逐漸退化。這些對于剛畢業(yè)即將要踏進社會的我末盔,并非一件好事筑舅。
前段時間,有篇推文在朋友圈瘋傳陨舱,大概就是“發(fā)朋友圈從何時開始成為了一件謹小慎微的事”翠拣,社交網絡的發(fā)達雖是好事,但仍舊會給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帶來某種程度上的不便游盲,例如會變得浮躁误墓,例如會變得虛偽。
老實說益缎,我每天都在嫌棄拿起手機刷朋友圈這個習慣谜慌,但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都是在找手機看有沒有人給我留言,我極其討厭假裝喜歡某種事物的這種行為莺奔,覺得太不自我欣范。
看到對方給我發(fā)信息,大多時候都不想回弊仪,或者不想馬上回熙卡。不想因為回了信息就要和對方沒完沒了地聊下去,最后還得隨便找個借口結束這個話題励饵。這種太強迫性的聊天行為讓我感到很不自在驳癌。
可是,太多的不想最后還是會被“可能他現(xiàn)在很需要我”的想法役听,習慣地敲出那三個字颓鲜,怎么啦?人有時候就是那么的矛盾典予。
前任和我分手的原因其中有一條是甜滨,他覺得有些事情其實是作為男朋友的他應該做的,而我常常拒絕這種幫忙瘤袖,他覺得我并不需要他衣摩。
聽到從他嘴里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很生氣,覺得他這個理由簡直就是無理取鬧捂敌,我覺得他真的不了解我艾扮,我只是不想因為自己那些瑣碎的事情去影響到他的生活既琴,我在替他分擔,替他承受負能量泡嘴,我不愿意麻煩他而已甫恩,難道這樣也有錯?
我覺得所有事情我都可以一個人扛下來的酌予。
她是個很好的姑娘,在我的采訪問題后面都會附上她的文字說明莱褒,這無疑給我減輕了部分的工作击困。
但文字的條理性和連貫性我還是要做整改,畢竟從口頭敘述到文字呈現(xiàn)是兩種方式广凸,我需要做的就是怎么能夠把對方口頭敘述的想法轉換成文字阅茶,讓讀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當時是我第一次做這方面的工作谅海,即使之前有借鑒別人的采訪方式脸哀,但輪到自己上陣的時候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
文章改了又改扭吁,老板還是不滿意撞蜂,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了,還沒有吃飯侥袜,而推文等著十點的時候推送蝌诡,我的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仗著老板人好人枫吧,開始跟老板抱怨這個任務是有多難浦旱,像個被人欺負的受了委屈的姑娘。
一向字都不愿意多打幾個的老板竟然給我回了條長長的信息九杂,大概就是“當初決定做這個就能想到遇到的各種問題颁湖,沒有什么事情從開始就能輕易解決”這些。
而最后那句“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例隆,不要一個人在那邊鉆牛角尖”給了我致命的一擊甥捺。
之前所有的“自以為”在那刻就像突然崩塌的堤口,我終于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大聲地哭了出來镀层。
原來镰禾,不是所有事情我都能一個人扛下來的。
我以為我所以為的都是對的。
但我忽略了一點妈倔,我以為我可以一個人解決所有事情,其實是錯的绸贡。
后來我撥通了一個讀傳播學的朋友的電話盯蝴,跟她說明了情況,她知道我為了做這個加班到這么晚听怕,把我狠狠地罵了一頓:“你蠢啊捧挺,不會早點來找我啊尿瞭!”我苦笑闽烙,在電話那頭把眼淚擦了一遍又一遍,是啊声搁,我真的太蠢了黑竞,蠢到連一句“能不能幫幫我”的話都說不出來。
所以哪里會有“我一個人能撐起一片天”的真心話疏旨,這只不過是在給自己罩上一個金鐘罩很魂,然后到處宣揚自己力大無窮,直到最后因為這個金鐘罩而累死在路上檐涝。其實根本不用一路上都背著這個金鐘罩遏匆,累的時候完全可以停下來,把金鐘罩拿掉谁榜。
獨處和適當?shù)纳缃徊⒉粵_突幅聘,有時候放開心懷接受別人善意的幫助未嘗不是件好事;不想回信息就直接和朋友說窃植,假裝自己能夠幫對方解決所有問題的想法太過于傲嬌帝蒿;如果愛他,就請接受他對你同等的愛撕瞧。
這不是軟弱陵叽。
這才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