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封信:做事情不要過分算概率
吳軍在信中舉了丁肇中教授獲得諾獎的原因的例子,是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粲夸克落塑,當時這個實驗成功的概率只能用萬分之幾來度量。后來又舉了他自己的例子,他獲得歐洲最佳論文獎和申請成功Google職位都是近乎千分之一的概率辜纲。但是他們沒有因為概率小而不去做,反而是做了拦耐,還是認真的做耕腾,最后做成了。
吳軍給年輕人一些建議“人太精明了杀糯,就不聰明了扫俺。對于年輕人,千萬不要過早地太精明火脉∏6妫”
最后他引用了丁肇中教授的兩句話“真正的發(fā)現(xiàn)是在現(xiàn)有的知識圈之外柒啤【牍遥”“如果我們什么也不做,不去進行檢測担巩,那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真相是什么方援。”
包括我在內(nèi)的許多人涛癌,在遇到一件自認為比較困難的時候犯戏,第一個反應(yīng)不是去客觀衡量事情的困難具體在哪些方面,是否真的沒有辦法完成拳话,而是主管認為成功概率很低先匪,自己做不來。但有時候弃衍,當認真準備之后呀非,結(jié)果并不是如最初想象的那么難。
我們現(xiàn)在人總是太功利镜盯,凡事都要看到眼前收益岸裙,否則就不愿意去做。比如看書和健身速缆,就是收益最慢的一件事降允,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做,即使去做也是抱著功利心態(tài)艺糜。所以“一周教你讀懂人心”
“三十天出馬甲線”“一個月讓你財富激增”等書籍都能成為暢銷書籍剧董。而且認知水平越低的人幢尚,其功利心越高,凡事總算成功概率或者獲益率翅楼。
其實很多事情實先也不確信能獲得什么侠草,就比如有些人喜歡在博客寫東西,他們一開始沒有想著收益犁嗅,只是把自己的所聞所感分享出來边涕,寫的時候思考了,用心了褂微,堅持了功蜓。時間一長,也就有了一定的粉絲宠蚂,當?shù)竭_一定的數(shù)量之后式撼,自然就變現(xiàn)了。但誰在寫之前求厕,就一定能獲得收益呢著隆?相信很多是他們興趣使然,興趣驅(qū)動的呀癣。
所以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美浦,從心出發(fā),沉浸在心流之中项栏,少去想些功利的事情浦辨,或許就把一件事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