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影《愛麗絲2:鏡中奇遇記》橙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丘损,就是“一個果塔引發(fā)的血案”。
童年時的姐姐紅皇后和妹妹白皇后在吃果塔奕筐,只剩下最后一塊時舱痘,媽媽不讓她倆吃了。白皇后沒有忍住离赫,偷偷拿了那塊果塔吃掉芭逝,并把果塔渣踢到了姐姐的床下。
媽媽發(fā)現(xiàn)后渊胸,質(zhì)問紅皇后為什么要偷吃旬盯,紅皇后說是妹妹吃的。媽媽問白皇后翎猛,白皇后否認胖翰。于是媽媽就責罵了紅皇后……
被妹妹“誣陷”的紅皇后一氣之下沖出宮殿,撞上臺階切厘,變成難看的“大頭”萨咳。
在傳位儀式上,紅皇后因為頭太大戴不上皇冠迂卢,被大家嘲笑某弦。紅皇后大發(fā)雷霆桐汤,老國王因此生氣,當場宣布讓妹妹白皇后繼承王位靶壮。
失去了美貌和王位的紅皇后失望至極怔毛,從此“徹底黑化”,變成一個暴君腾降,發(fā)動了戰(zhàn)爭拣度,抓走了瘋帽子的家人。愛麗絲為了搭救瘋帽子的家人螃壤,開始了穿梭時空的華麗冒險……
看到這些抗果,很多人恍然大悟,痛罵妹妹白皇后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奸晴,可惡的“綠茶婊”冤馏,無恥的“碧池(bitch)白”。
然而寄啼,這場“血案”真正的制造者逮光,紅、白皇后的母親墩划,卻無人追究涕刚。
多年以后,紅皇后終于想辦法拿到了時間魔球乙帮,然而杜漠,她沒有穿越回大戰(zhàn)之日改寫歷史,卻帶著白皇后回到了她心中最痛的那一刻——媽媽的誤解察净、妹妹的謊言驾茴,幾乎毀掉了她的整個人生。她只想和妹妹重回那個時刻塞绿,向媽媽申訴自己當年的委屈沟涨。
即使到了這個時候,白皇后依然下意識地說:“NO(不是我)异吻!”
——媽媽因為不懂兒童心理裹赴,不懂教育,一時的處理不當诀浪,給紅棋返、白皇后心底,都留下了深重的創(chuàng)傷雷猪!
【02】
媽媽當時為什么相信白皇后睛竣,不相信紅皇后呢?
一個原因可能因為白皇后小一些求摇,更得寵一些射沟。
一般二孩家庭中殊者,父母往往會偏愛小一點的孩子,有的家庭甚至“唯小獨寵”——這對孩子們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老大會因此覺得自己不被愛验夯,始終缺乏安全感猖吴,對弟妹甚至父母產(chǎn)生仇恨心理,老二則會因為這種偏愛而侍寵而嬌挥转,變得自私冷漠海蔽。
無論第一部還是第二部,紅皇后一直在哭訴:“沒有人愛我”绑谣;而白皇后則始終顯得有些偽善党窜、做作。
另一個原因借宵,媽媽可能認為白皇后小一些幌衣,還不會撒謊。
這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壤玫。
我們習慣上認為:“童言無忌”泼掠,兒童是天真的、純潔的垦细、無邪的,他們肯定不會“撒謊”挡逼。
然而括改,事實卻并非如此。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
“撒謊”的傾向是一種自然傾向家坎,它是如此自發(fā)嘱能、如此普遍,我們可以將其當作兒童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虱疏。
——這種“撒謊”無關(guān)乎我們成年人心目中的道德理念惹骂,而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確切地說做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經(jīng)歷一個“撒謊”敏感期对粪,這主要是因為:
一、兒童的經(jīng)驗和記憶有限装蓬,會錯誤地詮釋某個事件著拭,甚至會為了博取成年人的關(guān)注而“捏造事實”。
在8—10歲之前牍帚,兒童的思維是片面儡遮、脆弱、不成熟的暗赶,并且認為萬物有靈(即不能區(qū)分有生命的活物和沒有生命的物品)鄙币。因此肃叶,很多時候,他們無法區(qū)分什么是真正發(fā)生過的事十嘿,什么是自己想象或者自認為發(fā)生了的事情因惭。
比如我兒子直到上小學,還在問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圣誕老人详幽?他為什么每年都要送我禮物筛欢?”
兒童心理學家瑟齊和布洛克就兒童證詞一事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兒童能夠“記住”根本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唇聘。只要成年人有誘導性地多問他們幾句版姑,他們就能“回憶”起生動的細節(jié)來。
1993年迟郎,心理學家Ceci和Bruck做了一個實驗剥险。實驗者連續(xù)11周,每周都重復詢問一個男孩一件從沒發(fā)生過的事:
因為你的手指夾在捕鼠器里了宪肖,所以你去了醫(yī)院表制,這事發(fā)生過嗎?
男孩最終在誘導下潤色出了整個故事控乾,并做出了一系列對完全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的“回憶”么介。
1984年發(fā)生過一起轟動美國的幼兒園老師性侵兒童案件,14名幼兒出庭指證該園老師強奸蜕衡、雞奸壤短、猥褻、玩弄他們慨仿。10年之后真相大白久脯,所有老師都被證實是無辜的,其中兩名老師還因此坐了6年冤獄镰吆!
二帘撰、兒童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特點,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顧事實真相万皿。
他們不關(guān)心真相問題摧找,只關(guān)心自己的需求。這是他們思維和行為的特性牢硅,是一種正澄坑冢現(xiàn)象,無關(guān)乎道德范疇唤衫。
比如打碎了碗婆赠,孩子會告訴媽媽是狗狗打碎的,以此來保護自己,或者像白皇后那樣休里,用矢口否認來逃避懲罰蛆挫。
兒童其實十分愛“面子”,自尊心很強妙黍,大人以為無所謂的事悴侵,兒童往往會看得很嚴重。我們不能以我們的感覺來衡量孩子面對的壓力拭嫁。
【03】
果塔事件發(fā)生時可免,紅皇后大概七八歲,白皇后大概六七歲做粤,也就是說:兩個孩子此時的思維都不成熟浇借,都可能因為害怕大人的責罰而下意識地“撒謊”。
更何況怕品,幼小的白皇后面對的妇垢,不僅有媽媽的嚴厲逼問,還有姐姐的厲聲斥責肉康。如果承認了闯估,她不僅要承受被當眾揭穿偷吃的難堪,還要面對媽媽的責罵和姐姐的鄙夷——這三者在當時吼和,都是她不可能承受之重涨薪。
所以,可憐的白皇后只能拼命否認炫乓,以求自保尤辱。
至于因此導致姐姐沖出門去撞成“大頭”、失去王位厢岂,并引發(fā)后來一系列生靈涂炭的惡性事件,這是當時年幼的白皇后根本無法預見到的后果阳距。
而后面這些事情的發(fā)生塔粒,無疑會讓白皇后的負疚感和心理創(chuàng)傷,更加嚴重筐摘。
為什么那么多年以后卒茬,面對同樣的場景,白皇后依然會下意識地說“NO(不是我)”呢咖熟?
因為這份負疚感和罪惡感實在太過沉重圃酵,如果承認了,就意味著要對姐姐的被撞馍管、以及后來的一系列惡性事件負責郭赐,而這,是即使已經(jīng)成年的白皇后确沸,也無法面對和承受的重壓捌锭。
為什么第一部里白皇后堅持“不殺生”俘陷?
——不是作,也不是裝观谦,而是為了逃避心靈重壓的自我麻醉拉盾、自欺欺人:我不殺生,所以他們不是因我而死豁状。
為什么紅皇后會撞成“大頭娃娃”捉偏?
——這其實是一個隱喻,喻示著紅皇后因為童年的創(chuàng)傷泻红,一直陷在頭腦的怨恨中夭禽,身體和心靈都無法繼續(xù)成長。
為什么時間先生會對紅皇后情有獨鐘承桥?
——這同樣也是一個隱喻驻粟,喻意只有“時間”,才能撫平紅皇后心底的傷痕凶异。
然而蜀撑,影片中我們看到:即使是偉大的時間先生,也無法療愈紅皇后童年的傷痛剩彬。紅皇后最終還是執(zhí)意要重新回到當年那一刻……
一個小小的果塔酷麦,由于母親的處理失當,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如此嚴重的后果喉恋!
所以說沃饶,對兒童的教育,尤其是有了二孩之后兩個孩子的教育轻黑,父母一定要慎之又慎糊肤!
【04】
那么,紅氓鄙、白皇后的媽媽馆揉,應該怎樣處理果塔事件,才不至于傷害到兩個孩子呢抖拦?
首先升酣,媽媽應該反思:孩子為什么會“偷吃”?自己平時對她們是不是太過嚴厲了态罪?或是有什么地方?jīng)]有注意到噩茄?
事實上,白皇后就是因為紅皇后太霸道复颈,吃掉了大部分的果塔绩聘,她搶不過姐姐才忍不住“偷吃”的。
接下來,分別單獨和每個孩子談話君纫,充分顧及孩子們的“面子”和自尊心驯遇。
此時切記和顏悅色,千萬不要嚇著孩子蓄髓。向孩子探索事實真相叉庐,是一門需要掌握的技巧。你問話的語氣会喝、聲調(diào)陡叠、態(tài)度,都會影響孩子的回答肢执。
如果你過于疾言厲色枉阵,孩子很可能為了盡快擺脫“受訊”的折磨,而隨口編造并不存在的事實预茄。
最后兴溜,如果白皇后承認了,一定不要責罰她耻陕,而是問清楚她這樣做的原因拙徽,并讓她因為自己的誠實而受益。
比如:從此以后诗宣,盡量明確分配家里的食品膘怕,以保障白皇后的“口福”召庞。
如果兩個孩子還是堅決否認岛心,那么,這件事就篮灼,到忘古,此,為诅诱,止髓堪。
不要害怕孩子因為沒被追究而從此“變壞”——成長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逢艘,允許孩子不成熟,不要奢求孩子完美骤菠。
不管孩子因為什么原因不肯承認偷吃它改,這都算不上什么大錯——只要父母對孩子足夠信任,只要家庭足夠溫暖商乎,相信孩子總有一天能走出成長的溝坎央拖,真正成熟起來。
聽一位長輩提過一件事:小時候嘴饞偷吃花生,結(jié)果不小心把罐子打破了鲜戒,花生撒了一地专控。媽媽回來后,因為害怕就撒謊說是貓打破的遏餐,自己把花生都撿起來了伦腐。
媽媽沒有責罰她,還夸獎她懂事失都,知道幫家里干活柏蘑。
這位長輩為人正直、待人誠懇粹庞、工作努力咳焚、事業(yè)有成。這么多年以后庞溜,她依然對媽媽當年的寬容和體諒革半,深深感激。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
教育流码,
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又官,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旅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