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漫
一所小學的老師決定讓她班上的孩子玩一個小游戲。她讓每個孩子從家里帶來個塑料口袋晚胡,里面要裝上土豆灵奖。每個土豆上寫上自己最討厭人的名字嚼沿,所以痛恨越多的人口袋里土豆的數(shù)量越多。
第二天瓷患,每個孩子都帶來一些土豆骡尽,有的兩個,有的三個擅编,最多的是五個攀细。然后老師告訴孩子們,無論到什么地方都要帶著土豆袋子爱态,即使是上廁所的時候谭贪。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開始抱怨锦担,發(fā)霉的土豆散發(fā)著難聞氣味俭识。另外,那些帶著五個土豆的孩子也不愿再隨身攜帶著沉重的袋子洞渔。一周后套媚,游戲結(jié)束,孩子們終于解放了磁椒。
老師問他們:“在這一周堤瘤,你們對隨身帶的土豆有什么感覺?”孩子紛紛表示,帶著土豆袋子很不方便浆熔,還有土豆發(fā)霉后的氣味難聞本辐。
這時,老師告訴孩子游戲意義蘸拔。她說:“這就和你心里嫉恨自己討厭人一樣师郑。嫉恨的毒氣將會侵蝕你的心靈环葵,無論到什么地方都要帶著它调窍。如果你連腐爛土豆的氣味都無法忍受一個星期,你又怎么讓嫉恨的毒氣占據(jù)你的一生?"
所以人不要一生都背負仇恨的包袱张遭,原諒別人的過錯更可取邓萨。放下包袱,一生輕松菊卷。原諒別人缔恳,就是解脫自己,善待自己洁闰。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古代經(jīng)典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歉甚,有一次楚莊王和鄰國打仗,大勝而歸扑眉,回到京城纸泄,大宴群臣以示慶功赖钞。
期間,他還讓兩位愛妃給群臣把盞聘裁。宴會從早到晚雪营,整整一天還未罷宴,莊王高興衡便,命內(nèi)侍點燈夜飲献起。
突然一陣風吹來,把宮內(nèi)的燈吹滅了镣陕。這時谴餐,莊王的一個妃子正在給一員大將酌酒。
那大將醉意朦朧茁彭,趁沒燈光总寒,在妃子手臂上捏了一把。妃子覺得有失國體理肺,隨手把那員大將的盔纓摘下摄闸,拿到莊王面前告知此事。
莊王聞聽此事妹萨,命先別點燈年枕,要所有武將把盔纓全部摘下,趁著黑暗放到莊王面前乎完。那員大將一摸自己的盔纓熏兄,哪里還有?低頭一想,知道自己錯了树姨,心中非衬ν埃惶恐。
片刻帽揪,莊王再命點燈硝清,他傳諭:“今天眾將把盔纓放在這里,并不少一個转晰。不過今天酒飲過多芦拿。有道是書要多讀,酒要少飲查邢,酒多誤事蔗崎,今后當律為鑒。今日酒會扰藕,孤命為‘扶纓會’缓苛,眾愛卿回府吧!"
事后,莊王愛妃問莊王:“大王邓深,你怎么不懲罰那位將軍未桥,反倒這樣做?"莊王說:“今天過錯在我番官,我讓他喝太多,錯不在那位將軍钢属,我怎么處罰他呢?"
后來徘熔,在楚國和鄰國一次戰(zhàn)爭中,有一員大將銳不可當淆党,立了大功酷师。莊王非常高興,要給他加官進爵染乌。那位將軍說:“我之所以出生入死而戰(zhàn)山孔,就是為了報答大王寬恕之恩,我不希望加官荷憋,愿從此隱居台颠。若問我姓名,我就是'扶纓會’上沒有盔纓的那位將軍勒庄。"
莊王寬宏大量串前,原諒下屬;將軍知錯羞慚,拼死回報实蔽,傳為千古佳話荡碾。
此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局装,善莫大焉!”原諒別人坛吁,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升華铐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