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是上一期奇葩說的辯題,這是我看過的為數(shù)不多期全程做墻頭草的節(jié)目逛绵。奇葩說的辯題很少讓我真的有不知選哪個持方的感覺怀各,看節(jié)目無非是喜歡看辯手提出的各種角度的觀點∈趵耍可是這個辯題真的讓我覺得很難選擇瓢对。
我曾經有段時間堅定地覺得不該做這種明確的價值判斷,不只是對孩子胰苏,對自己也是硕蛹。比如說,我覺得要警惕自己隨口說出的“我沒錢硕并,太貴了”這種語言法焰,因為語言有強大的心理暗示作用。you are what you think, you think as what you say. 我們很容易按照我們的語言去想問題倔毙,久了就真的變成這樣壶栋。
所以,即便“我沒錢”絕大概率是真的普监,但也不要這樣說贵试,應該說“我的預算不足夠買這件東西”。雖然表面上好像是同一個意思凯正,但后者是基于當下的一個簡單的判斷毙玻,而前者那短短三個字則有了給大一層定義,即把自己直接歸入一個“沒錢”的人群廊散。事實上是犯了以偏概全桑滩,以局部判斷整體的錯誤。
我覺得即便自己的確處于一個時時缺錢的沒錢狀態(tài)允睹,也不應該在每個具體的場景下去貼這個標簽运准』系恐時間久了,自己就真的永遠是這個思維定勢胁澳,而忘記了有錢沒錢只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该互,自己的行事想象不應該在這樣的標簽下受限制。
所以看到這個辯題的時候韭畸,第一反應就是不應該說宇智。孩子的世界本沒有這些概念,大人就不要自作聰明強行給孩子“科普”吧胰丁。
而正方時時能動搖我的是這個觀點“世界是如此随橘,由家長告知會比其他人或者社會告知更溫和更理性”。
原因是锦庸,在看一個育兒文章后机蔗,我受尹建莉老師的影響,覺得實事求是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品質甘萧。聯(lián)想到自己很多時候做傻事或者受傷害蜒车,是因為沒能正式自己或者別人,對生活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幔嗦。
比如說酿愧,看到別人熱熱鬧鬧地賺錢,覺得自己也能行邀泉,總是不能堅定地打磨自己原本最感興趣的技能嬉挡。其實就是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所在,不愿正視市場規(guī)律汇恤。一旦實事求是庞钢,就能放下執(zhí)念。
這樣看來因谎,孩子能實事求是也很重要基括。有錢人的孩子長在油田里,需要的技能是打井财岔,窮人家孩子需要的技能是在汪洋大海里奮力劃槳风皿。確實每個人應該打磨的技能是不一樣的,孩子跟孩子的起點就是不一樣的匠璧,我們不應該無視這一點盲目樂觀或跟風桐款。
可最后的最后我還是回到原來的持方,因為蔡康永老師和薛兆豐老師分享的兩個角度夷恍。
蔡康永說魔眨,貧窮真的會限制想象力,而想象力是非常寶貴的。確實遏暴,回想童年侄刽,我的確不曾在意家里有沒有錢,應該說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朋凉。我經常用著快不住的鉛筆州丹,期盼著能有一個新書包卻被我媽告知有錢了就給我買。媽媽常常給我灌輸?shù)母杏X是我們家沒有錢侥啤,以致于我小時候有很強烈的匱乏感和恐懼感当叭,在最需要營養(yǎng)的初中居然把本來就不多的伙食費省一半下來茬故,也不知道要拿來干什么盖灸。我用了半個青春期和整個青年期去治愈自己莫名其妙的不配得感。想想都很心痛磺芭。這些時間這些能量原本是應該花在想象力上的赁炎。
可實際上,我家的條件遠遠沒有我感知到的那么差钾腺,事實上已經算是村里比較富有的了徙垫。只是我母親作為一個經過貧窮匱乏年代的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無意間傳遞給了我放棒。對于父母來說是多么小的事姻报,多么簡單的話,可對于孩子來說是大事间螟,因為孩子真的是太敏感太懂事了吴旋。
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懂事的,很少會有出現(xiàn)孩子由于太過敗家不得不逼得父母跟孩子說家里條件不富裕不允許的情況厢破。絕大多數(shù)孩子荣瑟,比如我的需求根本不會大到能引發(fā)“家里富不富裕”這種問題的討論摩泪。
所以笆焰,我覺得,面對孩子小的正當需求见坑,盡量滿足嚷掠。而對于大的稍微不那么純粹的(比如跟同學攀比)的需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荞驴,而不用簡單的“咱家不富缘”去應對。這樣做就像只是跟孩子說戴尸,你的需求沒問題粟焊,只是我滿足不了。而事實上,孩子有的需求就是需要家長去引導的项棠。
薛兆豐老師說的觀點就是我上面說的悲雳,關于“家里富不富裕”這個話題是沒有場景的香追。有錢沒錢只是父母的概念合瓢,不是孩子,完全沒必要強加給孩子透典。
家庭教育應該注入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晴楔,簡單地說“家里不富裕”其實就是一種偷懶的方式峭咒。別人不能說不對税弃,但確實是太沒創(chuàng)意對孩子太敷衍了。
關于這個辯題凑队,你有什么觀點呢则果?歡迎留言,一起討論討論漩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