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章文字主要是舒望老師所授)
你是不是常常對孩子說:你看隔壁小明许赃,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馆类;你看張陽陽混聊,每年都是三好學生;你看看你們班楊樂樂乾巧,多會討老師喜歡句喜;你看李娃娃,多聽媽媽的話……沟于,你為啥不行咳胃?你咋這么笨?你怎么不知道上進旷太?你為啥不聽話展懈?
分析父母的語言背后,潛意識包含了以下意思:你為什么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做供璧?你為什么不能給我們面子存崖?你為什么不能滿足我們的自尊心?你為什么不聽我控制睡毒?你要做我的玩偶来惧、我的奴隸、我的工具演顾,時時刻刻聽我的供搀,滿足我的虛榮、我的自尊钠至,不要讓我操心趁曼,讓我有面子,你要拿得出手棕洋,讓我可以跟別人比挡闰。
你當孩子是什么?是傀儡,玩具摄悯、物件赞季?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都應當受到重視奢驯。父母和重要他人的積極關注應該是沒有附加條件的申钩,任何時候都應該無條件地、充分地給予兒童積極關注瘪阁,這被稱為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撒遣。無論孩子美還是丑、聰慧還是愚笨管跺,父母都要無條件地尊重孩子义黎,給予孩子充分的愛。例如: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豁跑,父母在給予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同時廉涕,還可以這樣糾正兒童:“你做錯事了,但是我仍然愛你艇拍,只是我不希望你再做那樣的事了狐蜕,因為那樣做最終你自己會受到傷害⌒断Γ”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經常問我:“媽媽层释,如果我考試考不好,你還會愛我嗎快集?”
我很認真的回答:“你在任何時候我都會愛你湃累。因為媽媽的心里本來就有你,跟你做了什么沒關系碍讨≈瘟Γ考試考不好,是你自己的事勃黍。應該檢查一下為什么沒考好宵统,哪里錯了,下次改正覆获。除了考試马澈,做任何事情都要這樣,自己的事自己要做好弄息,以后自己會受益痊班。”
我很清晰地跟孩子表達了:愛他摹量,與他考試成績好不好涤伐,是否優(yōu)秀馒胆,是兩回事。愛他凝果,是我愿意做的祝迂;優(yōu)秀,是他自己愿意做的器净。不優(yōu)秀也是他自己的事型雳,跟我無關。
還有一次開家長會山害,老師把作業(yè)亂有問題的孩子堆了一堆纠俭,每個孩子都低著頭,包括我兒子在內浪慌。估計很多媽媽爸爸都覺得沒面子冤荆,孩子們都很緊張害怕。我卻緊緊拉著兒子的手眷射。老師在前面說了什么匙赞,我根本沒聽進去佛掖。會后妖碉,兒子忐忑問我:媽媽,你不生氣嗎芥被?我說:沒呀欧宜!我知道你寫作業(yè)已經寫的很晚了,以后想想怎么提高效率就行拴魄。他緊張的神情一下子豁然開朗冗茸。之后,我做兒子的助手提升作業(yè)情況匹中,母慈子孝夏漱。
當孩子做錯了事,父母往往是火冒三丈的指責孩子顶捷,懲罰孩子挂绰,發(fā)泄情緒,覺得孩子讓自己失望服赎,在那時葵蒂,他們表達的是一種討厭、鄙視重虑、甚至恨践付。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罪人,父母不再愛自己了缺厉。
因此妨猩,跟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相對應,羅杰斯用了另一個名詞——價值條件芋齿。價值條件是重要他人(父母及撫養(yǎng)者)對孩子獲得積極關注所設定的條件末患。即當孩子出現(xiàn)令父母滿意的言行(好行為)時,父母就會給予贊許戚揭;當孩子出現(xiàn)父母不喜歡的言行時,父母就會批評或不理睬。孩子在尋求積極關注的過程中卖毁,會慢慢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落萎。一般來說亥啦,大多數父母總是表揚孩子的好行為,如守規(guī)矩练链、懂禮貌等翔脱,對這些好行為給予積極的關注;對于不良的行為媒鼓,如退縮届吁、敵對、說謊等绿鸣,則不給予積極的關注疚沐。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得到父母的積極關注是有條件的潮模,需要做某些事情才可以得到亮蛔,如果做另外一些事情,就得不到這種關注擎厢,這就是價值條件究流。
價值條件的作用要一分為二的看。首先动遭,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芬探,當孩子做出好行為,受到表揚與積極關注時厘惦,其自尊水平就會提升偷仿,好行為也會持續(xù)下去。于是绵估,價值條件就被孩子內化炎疆,成為自我的一部分。之后便可以指導兒童的言行了国裳。達到這個結果的前提是父母心理健康形入,給到孩子的是正確設定的價值條件。
所謂正確設定的價值條件缝左,即父母三觀正確亿遂,情緒穩(wěn)定浓若。在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給予孩子正確積極地引導蛇数,這種引導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挪钓,不是控制,不是操縱耳舅,并且一段時間后碌上,孩子自己能領會到這種設定的意義和目的。比如告訴孩子不能偷盜浦徊,不能放火馏予,不能說謊,為人要誠信等盔性,否則結果會是什么霞丧。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相反的情況冕香,父母把這種價值條件設定變成了滿足自己私欲的手段蛹尝。比如,父母因為害怕孤單悉尾,因為沒有安全感突那、因為虛榮、或者想要利用孩子報復對方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焕襟,而設定了一系列價值條件陨收,如果孩子沒有達到饭豹,則以不愛(收回愛)為懲罰鸵赖。這種私欲的滿足經常是極其隱秘的,有時連當事人(父母)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拄衰。
經歷了過多的價值條件的兒童可能會喪失自己的期望和想法它褪,開始過著一種努力取悅他人(父母或重要撫養(yǎng)人)的生活,變成了他人所期望的人或者他們的奴隸翘悉∶4颍或者相反,有些兒童有著不同尋常的叛逆妖混,就為了對抗父母老赤,表達自己,尋找自由制市。
對于第一種抬旺,比如現(xiàn)實中常見的“媽寶男”就是如此。演員朱雨辰祥楣,曾被眾多網友扣上“媽寶男”的帽子开财。朱雨辰媽媽在節(jié)目中曬出的對兒子的愛汉柒,無微不至、全心全意责鳍,用她的話來說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的兒子碾褂!”甚至在感情上也是處處干涉,幾乎到了畸形的地步历葛。很多“媽寶男”都有這樣的特征正塌,生活上處處取悅于母親,讓母親高興恤溶,不敢忤逆母親传货,否則覺得自己大逆不道,深深自責宏娄。這些人大都來自于單親家庭问裕,由媽媽撫養(yǎng)。母親對兒子傾注了全部的愛孵坚,愛中包含著價值條件粮宛。這些價值條件包括:你要滿足我制定的規(guī)范;你要滿足我提出的要求;你要滿足我的需要;你要滿足我的期望。這種愛讓兒子潛意識不堪重負卖宠,不敢背叛巍杈。
對于第二種,比如前兩天報道成龍的女兒吳卓林自殺扛伍。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筷畦,這對母女的命運,就像藤蔓互纏刺洒。
吳綺莉無微不至地照顧女兒鳖宾,盡力給女兒最好的生活∧婧剑可同時鼎文,她也自稱“是個瘋媽媽”,對待女兒很嚴厲因俐。她表示:“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拇惋,你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會拼命的那種人抹剩,所以她到現(xiàn)在都很害怕我撑帖。”
她曾經讓女兒雙手舉起厚重的《辭喊木欤》罰站兩小時胡嘿,只要放下來就會被打;女兒不肯睡覺時境蔼,罰她不停地抄寫“我不睡”灶平,直到凌晨5點伺通。甚至在女兒割腕自殘時,她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逢享,反而認為不要制止孩子罐监,讓她去經歷這種痛就會改過。
同樣瞒爬,我們仍然在吳綺莉那里看到的是價值條件的設定弓柱。
對于這樣的媽媽,女兒是如何反應的呢侧但?吳卓林報警抓捕母親矢空;寧愿流落街頭也不歸家;多次割腕自殘禀横,手臂上布滿密密麻麻的血痕屁药,令人觸目驚心;抽煙柏锄、喝酒酿箭、剃陰陽頭;甚至公開出柜趾娃,與同性女友高調結婚缭嫡。曾經的乖乖女,用驚世駭俗的方式抬闷,反抗自己的血脈至親妇蛀。
無論是“取悅”或者“反抗父母”,都沒有真正思考“我需要的是什么笤成?”這些孩子內心深處都是在呼喚父母的真愛和無條件關注评架。因為從未得到,長大之后疹启,他們會非常依賴于他人的評價古程,從而導致他們不敢暴露自己的弱點蔼卡,扭曲自己的缺點喊崖,甚至否認自己的錯誤,并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取悅或者反抗權威和關系中的重要他人雇逞。長期下去荤懂,自我認知的能力就會喪失,朝自我實現(xiàn)的方向前進的腳步也會停止塘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