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晒衩,緣于今天見到的兩件事号胚。
上午,在地鐵里浸遗,又見到了一個乞討的男孩,蓬頭垢面箱亿,所幸他看上去沒有殘疾跛锌。
晚上,少爺在商場賣樂高的店里玩届惋。一開始有一個9歲的男孩和他一起搭積木髓帽,姑且稱他為小A。小A的爸爸媽媽在商場逛街脑豹,他自己要求在這里搭樂高郑藏。小A搭得很好,才9歲的孩子就邊搭邊嘴里嘀咕什么三分之二個根號三瘩欺。我一陣好奇必盖,就問他:你才9歲,就知道根號三俱饿,是不是上奧數(shù)案柚唷?他很大方自豪的說:你還真說對了拍埠!在我和小A攀談中失驶,其實另外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姑且稱他為小B),一直在我們周圍轉(zhuǎn)悠枣购,又不敢太靠近嬉探。小A走了很久,小B終于鼓起勇氣怯生生坐下來搭樂高棉圈。少爺開始跟他搭話涩堤,他沉默寡言,后來終于多說了幾句話分瘾。他也是9歲定躏,媽媽在樓下的超市上班。這下就明白了:他媽媽因為上班把他帶到這里芹敌,他也沒什么事情可做痊远,就在商場里晃悠。再從穿著打扮氏捞、神態(tài)談吐判斷碧聪,他的父母很可能生活不是很如意——每天要忙碌奔波,掙著微薄的工資液茎,能將他吃飽穿暖逞姿,還能上學辞嗡,已是不易。我很是同情小B滞造,尤其在春節(jié)這樣的日子续室,父母都在孩子周圍陪伴的時候。我們走的時候谒养,小B也離開了挺狰,他在玩具展示架邊一直駐足觀望,那種神情买窟,像極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里的那種眼神丰泊,讓我心酸。
走在路上始绍,讓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的其實并不是那種心酸瞳购,更是一種比較后的憂思。小A和小B亏推,年齡相仿学赛,也許天資差不多,可是由于出身不同吞杭,可能在小小年紀就注定了今后不同的人生道理乃至命運罢屈。更不用說那個在地鐵里乞討的男孩,比起他篇亭,小B已經(jīng)算是很幸運的了缠捌。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雖然年齡越大译蒂,這種理想主義愈加打上現(xiàn)實的烙印曼月,漸行漸遠。我又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柔昼,多年的從教生涯讓我對教育又多了一些關(guān)注乃至責任感哑芹。這二者的結(jié)合,讓我成為一個對教育頗有些理想情懷的人捕透〈献耍“教育平等”,看上去很美乙嘀,可是卻從來沒有實現(xiàn)過末购,中國沒有,西方發(fā)達國家也沒有虎谢。前幾年我們在談“階層固化”盟榴,后來發(fā)現(xiàn)“階層固化”始于“教育固化”,而且發(fā)現(xiàn)這種“固化”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也是存在的婴噩。我在想:如果給予所有的孩子同等的教育擎场,同等的機會羽德,我們是不是就不會浪費一個人才?我們是不是就能“人盡其用”迅办?我們是不是就能讓我們國家強大的目標更早一天實現(xiàn)宅静,實現(xiàn)得更好?多一份機會站欺,就多一份希望姨夹。可是镊绪,終究這是“理想”,而它的實現(xiàn)洒忧,看上去也只有等到共產(chǎn)主義實現(xiàn)的時候方有實現(xiàn)的可能蝴韭。那么,現(xiàn)實一點熙侍,我們的社會能為縮小這種差距做點什么榄鉴?也許成立公益基金,鼓勵更多的志愿者去幫助“教育資源弱勢”的家庭和孩子蛉抓,幫助他們更好得認識世界庆尘,獲得自信,贏得尊重巷送?也許去志愿幫助他們的父母完成一天的工作驶忌,讓他們和其他的父母一樣,有時間去陪一陪自己的孩子笑跛,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付魔。
家國情懷,其實不是宏圖大志飞蹂,更是點滴几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一個“愛”字,“仁愛”陈哑、“仁者愛人”妻坝。很可惜,我們很大程度上將她丟掉了惊窖,現(xiàn)在想要撿回來刽宪,已是不容易了,可是我們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界酒,還是有希望的纠屋。教育的核心其實也是一個“愛”字,教育的本質(zhì)是“愛的教育”盾计。對于弱勢群體的關(guān)注和愛護售担,不僅僅只是過年的一點米面油鹽和慰問金赁遗,更是細微的情感關(guān)懷,更關(guān)乎民族未來和希望的是關(guān)愛他們“弱勢的孩子”和這種家庭里的“弱勢教育”族铆。很多西方發(fā)達國家岩四,雖然沒有做到“教育平等”,卻在“關(guān)愛”上做足了功課哥攘,也算是從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教育無法平等的缺憾剖煌。一個去新西蘭留學的朋友有一次在微信里跟我說:在這里,我真的體會了那句話——當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的時候逝淹,你也會想用同樣的溫柔回報這個世界耕姊。我非常欣賞這句話,所以我給今天的隨筆起了一個標題——家國情懷始于教育情懷栅葡。我們把教育做好茉兰,實實在在地做好,可能就是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又做了很大一份貢獻了吧欣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