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上看到一個新功能“設個狀態(tài)”,就是可以在微信我的功能里面設置一個自己當下或者預設的一個狀態(tài)吨述,比如美滋滋及塘、搬磚、喝咖啡锐极、睡覺笙僚、玩游戲……。當然今天我也為自己設置了一個狀態(tài)“美滋滋”灵再,并且配了一個話題“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互為溫床”肋层!
寫這篇小文,并非為微信代言翎迁,只是想就微信的這個新功能栋猖,從心理學角度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此時此地”和“積極心理暗示”。
一汪榔、此時此地
此時此地是存在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蒲拉,也是心理咨詢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心理學技術。
就是帶領來訪者感受當下的自我情緒痴腌,注重當下的狀態(tài)雌团,與時間同行,與問題同行士聪。
同時也是在體驗與自己的關系锦援,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剥悟。
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灵寺,我們可能就活在此時他地或者他時此地曼库。
我們再來看微信的這個新功能,就是把我們拉回到當下的狀態(tài):干飯——當下就是在吃飯略板,帶娃——當下就是在陪伴孩子毁枯,宅——當下就是在家,可能是睡覺叮称、打游戲后众、做家務、追劇等等颅拦,疲憊——當下處于一種疲憊狀態(tài),需要自我觀照教藻,胡思亂想——當下有天下星空的想法念頭距帅,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也許只有天知道……
設置這個狀態(tài)的時候括堤,就是讓我們停一停碌秸,看一看自己,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tài)悄窃,可以接受當下的狀態(tài)讥电,享受當下的狀態(tài),也可以調整當下的狀態(tài)轧抗,調整到你想達到的那種狀態(tài)恩敌,當然最終決定權都在于你自己。
二横媚、積極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在心理學上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纠炮,通過語言、行動灯蝴、表達或某種特殊符號恢口,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使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觀點穷躁、意見耕肩,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動。
暗示又可分為積極心理暗示和消極心理暗示问潭。
提到積極心理暗示猿诸,不得不提到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贊美能夠產(chǎn)生奇跡狡忙,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两芳,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當然這個被期望的對象可以是他人去枷,也可以是自己怖辆。
就像今天早上我給自己寫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互為溫床”是复,我對自己做的就是一個積極心理暗示。
當然我也嘗試著列舉一下自己平時常用到的30個積極行為:
微笑竖螃、看書淑廊、聽音樂、觀海特咆、聽風季惩、靜思
照鏡子、寫文章腻格、遛娃画拾、跑步、外出學習
去吃燴面和臭豆腐
做自己愛吃的撈面
自我心理暗示
和朋友聊天
和愛人探討
向師長求助
寫自我反思和總結
給自己做心理疏導
重新審視自己處理問題的資源和優(yōu)勢
設想狄仁杰遇到了這個問題怎么處理
列舉自己近期最滿意的10件事情
列舉自己最想感恩的10個貴人
做社會實踐/志愿者服務
去人多的地方觀察行人
去海邊/路邊挑選一顆石頭
給父母/姐姐微信聊聊天
登鼓浪嶼散步
給自己和家人定一個旅行計劃
去十點讀書
當然菜职,有了一些積極行為青抛,就可以產(chǎn)生進行情緒,積極行為和積極情緒是可以互相影響的酬核。
只要在“想法——行為——感受”這個循環(huán)里面找到一個切入點蜜另,就可以走出當前的困境,或者讓自己走上新的臺階嫡意,看到更高一層的風景举瑰。
也許微信這個“設個狀態(tài)”功能的設計者也是個心理學愛好者,不管初衷怎樣蔬螟,都值得為這個設計者點贊此迅,為這個背后的理念點贊!
最后旧巾,分享給朋友們一句我最喜歡的名言:風景在旅途途中邮屁,成長在過程中,改變在不知不覺中菠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