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丛忆,沒有現(xiàn)代鐘表的精確報時,但是仍秤,人們知道熄诡,
春天的一絲和風到了,那是“淑氣催黃鳥诗力,晴光轉綠蘋”
夏天的一縷荷香來了凰浮,那是“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苇本,那是“露從今夜白袜茧,月是故鄉(xiāng)明”
冬天的一片雪花飄了,那是“終南陰嶺秀瓣窄,積雪浮云端”
——蒙曼《四時之詩》
一
古時候笛厦,農人憑二十四節(jié)氣安排耕作生產(chǎn),詩人應二十四節(jié)氣抒發(fā)悲歡離合俺夕。
時至今日裳凸,節(jié)氣已經(jīng)成為日歷中你不太會在意的字符,但先人們在這些特別的日子里留下的詩詞卻依然在歷史長空中熠熠生輝劝贸。
先后參加過《百家講壇》姨谷、《詩詞大會》的蒙曼教授,以四季為序映九,從五萬多首唐詩里細心篩選出代表各個節(jié)氣的三十二首唐詩梦湘,加以解讀、品評,寫成了這本《四時之詩》践叠。
二十四節(jié)氣,顯示著人們對現(xiàn)世的敏銳感知嚼蚀,是人們對樸實生活的謳歌與贊頌禁灼,它把瑣碎平凡的日子劃分得細密而生動,這本就是一種富有詩意的做法轿曙,而蒙曼為每個節(jié)氣找到一首與之相宜的詩歌弄捕,則更是一件充滿著浪漫情懷的事。
二
讀《四時之詩》导帝,不需要擔心它內容太高大上而讀不進去守谓,作者用最通俗的語言,逐詞逐句介紹每首詩的含義您单,輕松引領讀者進入唐詩的殿堂斋荞,整本書讀下來,就像在看現(xiàn)場版的《百家講壇》虐秦。
但是用詞通俗不代表知識淺顯平酿,作者旁征博引,傾盡所學悦陋,揭露歷史背景蜈彼,講述人物曲折,讀者在讀詩的同時俺驶,還能增長不少見識幸逆。
比如,“床前明月光”里的“床”是指睡的床嗎暮现?
清明真的是杜牧所寫嗎还绘?
電視劇《甄嬛傳》的片頭曲《金縷衣》,其背后有著什么故事栖袋?
書里對學界的爭議點沒有做過多深究蚕甥,但足以拓充讀者的見聞。
三
《四時之詩》的妙處不僅僅在于選了對的詩栋荸,而是在于作者徐徐漸進菇怀,游刃有余地為讀者揭示了唐詩的美感。
書中選取李白的《長干行》作為農歷三月三——中國最古老情人節(jié)的代表詩晌块。
《長干行》描述了男女從“妾發(fā)初覆額爱沟,折花門前劇”的兩小無猜,到“相迎不道遠匆背,直至長風沙”的相思呼伸、相守。
贊美愛情的詩那么多,為什么偏選了這首括享?
蒙曼解釋道:“因為它所描述的不是一份激情搂根,而是一份長情”“它是最具中國風的愛情”。
好詩配上好的品評家铃辖,讀者才會獲得情感上的頓悟剩愧。
冬至選的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娇斩。
晚來天欲雪仁卷,能飲一杯無?
作者先帶領讀者觀賞詩句中黑白綠紅的顏色對比犬第,動靜結合的韻律對比锦积,接著品評起白居易小酌怡情的閑適。比起李白“五花馬歉嗓,千金裘丰介,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豪酒,和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鉴分,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悶酒基矮,白居易的境界不高,但卻悠然自得冠场。
“人生有很多風雪需要面對家浇,我們何妨先溫一杯濁酒先擋擋寒氣〔耆梗”
四
有人說讀詩應當不求甚解钢悲,只在意會,不在言傳舔株,以保持古詩的神秘朦朧美莺琳。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五柳先生的境界。蒙曼老師將唐詩深度剖析载慈,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美惭等,即領會詩人心境后的意蘊美,使讀者內心迸發(fā)出強烈共鳴办铡,以后每逢春意盎然辞做,或遇夏夜蟬鳴、秋風送爽寡具、冬雪繞江秤茅,我們也能想起三兩句堪抒胸意的唐詩,穿越千年時空童叠,與古人先輩遙相呼應框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