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褪、閱讀方法
首先要養(yǎng)成連接概念與經驗的閱讀習慣币旧。**讀書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論點
**(當然有許多沒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經驗信息堆積類的著作猿妈,有的價值不大吹菱,但有的是十分珍貴的參考書。我這里關 心的不是參考書的編撰彭则,而是學術專著的寫作)鳍刷,而為了精確地掌握一本書,也是為了鍛煉自己概括能力與養(yǎng)成連接經驗與概念的思維習慣俯抖,我特別強調讀書筆記要總結作者 對自己中心論點的主要經驗支撐證據输瓜,并同時照顧到中心論點次一級的闡發(fā)性概念及其經驗根據。最后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把你說服了沒有芬萍?為什么尤揣?(更有進者,如果由你來寫這本書柬祠,你會做怎樣的修改北戏?)這樣的讀書習慣也是為自己做學術研究,寫學術專著的一種鍛煉漫蛔。能夠清楚掌握好的專著的設計和結構嗜愈,才有可能自己撰寫優(yōu)秀的學術著作。
這樣的讀書習慣另外有一個很實用的考慮莽龟,就是為了積累自己將來研究和教學的可用材料蠕嫁。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我們看書之后毯盈,在個把星期到幾個月之中剃毒,對一本書 的記憶是比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漸模糊,幾年之后便幾乎不可能在腦袋里作詳細的找回檢索迟赃。因此陪拘,我們要在記憶清晰的時候,精確地總結這本書以備將來之用
纤壁。而這樣的總結,不是被動的摘抄捺信,而是積極的消化酌媒,迫使自己在記憶最完整的時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確地掌握這本書并對之進行系統(tǒng)思考迄靠。那樣秒咨,將來可以隨時找回檢索使用
。我自己要到30歲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記憶(或僅僅把書排列在書架上)的不可依靠掌挚,開始積累筆記雨席。有不少在研究院時候讀過的書,后來都 得回去重看吠式。
2陡厘、理論學習
前人有眾多的理論著作,對我們來說是有用的資源特占。我自己提倡的途徑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論糙置,作為入門途徑。閱讀時要求與之對話是目,而不是簡單的死學谤饭。而 對話、決定取舍的最好方法懊纳,乃是看它對組織揉抵、解釋自己掌握的經驗材料有用沒用
。 學習理論的目的不是尋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嗤疯,而是提出問題冤今,較高的一個境界是在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點上,或不同流 派理論的交鋒點上身弊,提出問題辟汰,試圖超越現(xiàn)存視野。另一用途是通過與現(xiàn)存理論的對話來澄清阱佛、推進自己的分析概念帖汞。這樣,理論更多的是工具或對手凑术,而不是答案翩蘸。
另一個有用辦法是:區(qū)別經典理論與庸俗理論;前者較少淮逊,后者俯拾皆是催首。前者一般視野比較寬闊扶踊,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強有力靶橱,后者則比較模糊繁雜馋没,除非和自己 的研究課題有直接聯(lián)系,一般用途不大庐完。
這種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義傾向的一個例證:今日美國一般的社會學舶治、政治學系分井,對學生們要求的是首 先建立所謂"理論"或模式,然后才做經驗研究霉猛,這種認識方法的結果之一是模式堆積如山尺锚,絕大多數(shù)十分庸俗。而與這樣的模式"對話"惜浅,雖然可能會起點公關作 用瘫辩,但對推進和提高自 己的分析概念不會有太大幫助。 最后一種可行的理論學習方法是:先在某一種流派之中坛悉,深入浸淫一段時間伐厌,作為入門方法,鍛煉自己概括和連接概念的能力吹散,然后進而學習其他流派弧械。
國內許多年 長一點的學生,已經接觸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空民,可惜的是其教學方法刃唐,大多是當教條死背,而不是活學活用地用來提出問題界轩。但也有少數(shù)的學生画饥,還是能夠從其中得到 概括能力的鍛煉,這是寶貴的資源浊猾,可以當作學習其他流派理論的基本功抖甘。
3、寫讀書報告
學術著作都應帶有一個中心論點葫慎,而閱讀那樣的著作衔彻,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論點,用自己的話(一段偷办,甚或是一句話)表達出來艰额。然后,用三椒涯、四段總結其主要的次 級論點柄沮,同時總結其經驗證據。總結的時候,關鍵在于不要摘抄祖搓,要用自己的話狱意,因為那樣才會消化,使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拯欧。
一個可行的閱讀次序是先看首尾详囤,掌握 其中心論點之后才逐章閱讀,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話總結镐作。最后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把你說服了沒有纬纪,為什么?(甚或更進一步:如果由你來寫這本書滑肉,你 會做怎樣的修改?)至于比較純理論性的著作摘仅,我們要問:它對了解中國的實際或你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什么用靶庙?這樣的看書寫筆記方法乃是一種思維上的鍛煉,也是養(yǎng)成自己的思 考娃属、寫作習慣的辦法六荒。關鍵在養(yǎng)成看后就寫系統(tǒng)筆記的習慣,不可依賴自己的記憶矾端,因為幾個月(最多一兩年)之后肯定會變得模糊不清掏击。筆記最好既不要太簡短也不要 太詳細,應在一秩铆、兩千字的范圍之內砚亭。這樣長年積累,隨時可供將來的研究和教學之用殴玛。
4捅膘、研究寫作
我這里要強調的是,設計論文首先應要求自己能在經驗層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貢獻滚粟,因為作為一個青年學者寻仗,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實實做經驗研究凡壤,最起 碼可以在那個層面上做出新的貢獻署尤。但這不是說要只作經驗信息的簡單堆積,因為那樣無從區(qū)別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亚侠。優(yōu)秀的學術貢獻需要帶有明確的問題曹体,經驗證據的目的是用來解決重要的問題,而問題的建立要靠經驗與理論的連同使用盖奈,不可只靠單一方面混坞。最理想的狀況是通過新鮮的經驗證據來提煉新鮮的概念,用以解決重要的理論問題。
而所謂理論問題究孕,上面已經提到啥酱,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論的交鋒點,也可以是理論與實際的脫節(jié)點厨诸。另外镶殷,最好是自己特別關心的問題,因為那樣才會有驅動力微酬,使自己作出長時期的持續(xù)投入绘趋。 這里應該說明,尋找自己最想做而又是最能做的題目常常是一個曲折的過程颗管。
我當年便因導師的影響而選擇了思想史的題目陷遮,并試圖為導師而挑戰(zhàn)當時占美國首席位置的Joseph R. Levenson。后來才發(fā)現(xiàn)垦江,自己無論在感情上還是能力上帽馋,都更傾向于關注普通人民,而又比較喜歡解答有關人們實際生活的問題比吭,更合適做經濟史绽族、社會史 和法律史。但清楚認識這一點的時候已經近乎不惑之年了衩藤“陕基于以上的經驗,我自己一貫避免指定學生做某個題目赏表,因為我認為這幾乎等于是在替他們找對象检诗。做學 問是個長時期的磨練,十分必要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一生與之作伴的主題底哗,但國內由導師包辦的做法仍然比較普遍岁诉,亟需改革。 最后跋选,怎樣在經驗證據上提煉新鮮概念涕癣。上面已經提到,一個好的方法是從經驗證據與現(xiàn)存理論的脫節(jié)點出發(fā)前标,與現(xiàn)存理論坠韩,尤其是經典性的著作,對話來澄清炼列、推 進自己的概念只搁。最好是跨越不同流派的理論,因為同一流派中的論證俭尖,多只關乎次級問題氢惋,而不同流派的交鋒點洞翩,常常是最為基本和關鍵的問題。
有的同學可能會覺 得掌握單一流派的理論已經不容易焰望,要求同時與不同流派對話骚亿,可能是過分苛求。但實際上熊赖,**只掌握單一流派来屠,常常會陷于不自覺地完全接受其預設前提,久而久 之震鹉,甚至會以為是天經地義俱笛,無可置疑的"真理",因此陷入由意識形態(tài)主宰的研究传趾。而且迎膜,通過不同流派之間的爭議,可以更清晰深入地同時掌握不同概念浆兰,并把 自己的認識和問題提高到 最基本的層面上星虹。
**這方面中國的研究生其實具有比美國學生優(yōu)越的條件。作為處于兩種文化沖擊下的知識分子镊讼,中國的研究生更能體會到理論與實際的脫節(jié)以及不同 理論之間的交鋒。今天中國的研究生平夜,幾乎不可避免地都是"雙重文化人"(見黃宗智《近現(xiàn)代中國和中國研究中的文化雙重性》)蝶棋,和美國一般研究生很 不一樣。若能既不迷信普世理論忽妒,又不迷信自己的感性認識玩裙,這本身就是一個可資學術使用的重要資源。最后是通過嚴謹?shù)慕涷炑芯颗c高層次的理論問題 意識的探討段直,來回反復連接吃溅,由此才可能建立既是中國的也是現(xiàn)代性的學術,并為全人類建立一個不同于西方現(xiàn)代主義傳統(tǒng)的學術傳統(tǒng)鸯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