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動念:
我站在二十代的尾聲甩牺,在“而立之年”的前奏中誠惶誠恐,患得患失累奈。我是一個很容易不快樂的人贬派,對于我這樣的人而言,快樂似乎變成了一種需要后天習得费尽,刻意訓練的技能赠群。于是,在此定義之下旱幼,在去年參加過俠林老師的“全息心像”的因緣下查描,在被魔鬼上司的陰影籠罩中,我再三猶豫之下,從溫暖的廣東來到寒冷的上海冬三。我出發(fā)之前發(fā)了一個朋友圈:“請問上海有沒有下雪匀油?”大部分的回復都是“沒有”。于是勾笆,我?guī)е业闹馗忻暗醒粒瑤е蚁胍匆娧┑钠诖齺淼搅松虾!?/p>
You are what you say
老師以前的香港老板對加班同事的問候:辛苦啦→幸福啦窝爪。如果我們每一次都把自己的話語轉(zhuǎn)化成為正向的力量弛车,我們可能就會永遠處于一個非常快樂的狀態(tài)之中蒲每。我反省了我自己的日常話語:“死啦纷跛!”、“天把印贫奠!怎么辦?”望蜡、“傻×嗎唤崭?”、“怎么那么蠢脖律?”……于人于己谢肾,我似乎常常不自覺地陷入不耐煩、焦躁的狀態(tài)状您,伴隨著這種狀態(tài)勒叠,我越來越胖,越來越疲憊膏孟,身體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問題眯分,比如肩頸有問題,運動乏力柒桑,中氣不足等弊决。我決定把所有負面的話語出現(xiàn)之前全部傳化為正向的話術(shù):“沒關(guān)系的!”魁淳、“你可以搞得定飘诗!”“展示你的時刻到了”……
“人生宛如一盤球組,有些球一下就進洞界逛,有些球卻要通過其他球的撞擊才能進洞昆稿。”
以“我們只活一次息拜,我要淋漓盡致”為座右銘的我溉潭,當遇到生命中的節(jié)外生枝净响,或者因為別人的原因而耽誤時間,我就會變得非常急躁喳瓣。而這句話給我的啟示是:不要著急馋贤,你想要體驗的你絕對不會錯過,不要這一關(guān)還沒過就想去下一關(guān)畏陕,好好享受每一關(guān)的體驗配乓,保持覺知,回歸當下惠毁。
水的故事
老師在課程中講到自己小時候遭遇洪水的故事犹芹,瞬間觸動了我,瞬間讓我回溯到小時候不被愛的體驗鞠绰。有兩個畫面時隔二十幾年仍歷歷在目羽莺,第一個畫面是在2歲的我向媽媽索抱,但媽媽以“你都這么大了洞豁,還要別人抱?”為由強硬地拒絕了我荒给;第二個畫面是我在幼兒園的鐵門后焦急地等待著爸爸媽媽來接我丈挟,眼看著一個個小伙伴被自己的爸爸媽媽接走,經(jīng)過了漫長的等待才盼到爸爸的到來志电。這段經(jīng)歷讓我反思了自己的當下——不愛自己曙咽。我總是以完美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我對別人也是百般挑剔挑辆;我總是不敢表現(xiàn)自己例朱,所以我對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人特別反感。原來鱼蝉,“愛自己”就是那把解開心靈困局的鑰匙洒嗤。
凝視療法
我以往記筆記都希望能把老師的內(nèi)容只字不漏地記下來,總是擔心關(guān)心會遺漏魁亦。但這一次渔隶,我想起去年老師在“全息心像”中分享的“視覺、聽覺洁奈、嗅覺記憶”间唉,我改變了原來單純文字的記錄,而是換成圖像利术。比如說在“凝視療法”這一章節(jié)呈野,我就運用了視覺記憶,我在潛能筆記本上畫了一顆碩大的眼睛印叁。這顆眼睛讓我瞬間想起“凝視療法”的視頻被冒,以及邊凝視邊流淚的自己军掂。原來治愈可以這樣簡單而純粹,凝視別人的眼神姆打,配以能量強大的音樂良姆,清洗封塵的內(nèi)心。
“人可以在任何年齡寫自己的傳記”
完美主義的我自以為脫離年齡的桎梏幔戏,實際上還是受限于主流價值的年齡玛追,覺得自己站在20歲的尾聲,沒有活在自己想要的樣子闲延,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痊剖,無車無房無戀愛……老師以胡因夢的作品《死亡與童女之舞》為切入點,向我們傳達“人可以在任何年齡寫自己的傳記”垒玲,我突然被這句話擊中了陆馁。既然要成為“無齡族”,那么就沒有“幾歲要完成幾件事”的壓迫感合愈,而是自己給自己創(chuàng)造歷法叮贩、創(chuàng)造回憶、創(chuàng)造傳奇佛析。傳記益老,不是功成名就的證據(jù),而是實時更新寸莫、自我描繪的動態(tài)藍圖捺萌。
學習課程之前,我以為快樂是一項技能膘茎;學習課程之后桃纯,我才知道原來快樂是一直天性,與生俱來披坏,正如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筆下那句“原來我非不快樂态坦,只我一人未發(fā)覺”。謝謝俠林老師以其多年的藝術(shù)能量為我呈現(xiàn)了快樂的真相棒拂,讓我學會了發(fā)現(xiàn)快樂驮配、保持快樂的方法。這個世界上還有俠林老師這么棒的人存在着茸,讓我的內(nèi)心深處覺得感覺到真正的快樂壮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