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圓桌派闪幽,主題是懷舊拇厢。
竇文濤講了他學(xué)生時代“跟蹤”一位女軍人的故事,他說那位女軍人和蔣雯麗長得很像辈末。時至今日他依然記得那女軍人的模樣愚争。竇文濤說他不懷舊,他覺得最好的時刻就是現(xiàn)在的時刻挤聘,他覺得小時候做的事情多傻呀轰枝,盡管他說起年少“跟蹤”女軍人,冷天在擁擠的車上把自己的手塞到女軍人口袋里的回憶時组去,我和嘉賓們都能感受到他的興奮和歡樂鞍陨。也許,這種敘述里本身就包裹著懷舊的色彩,只是有時候當(dāng)事人往往不愿承認(rèn)或者沒有意識到诚撵。像蔣雯麗說的缭裆,那是可以拍成電影的故事。
被問到你是否希望回到二十多歲青春美麗的年紀(jì)寿烟,還是更喜歡活在當(dāng)下的樣子澈驼。蔣雯麗選擇了后者,這個選擇我毫無意外筛武,我總覺得缝其,他們這樣活了大半輩子、有知識有閱歷的人徘六,應(yīng)該都是不會對過去懷有執(zhí)念的内边。蔣雯麗對這個選擇的延伸解釋是整期節(jié)目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diǎn),可以說用完整地表述道出了我心里還沒來得及整理的情緒待锈。蔣雯麗認(rèn)為十幾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段時間其實(shí)是人的一生中有最多問題要解決的階段漠其,包括了解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探索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竿音、以及成家和屎、立業(yè)等,這段歲月外表青春美麗谍失,內(nèi)里則是充滿了困惑眶俩、迷茫莹汤。
令我意外的是馬爺?shù)倪x擇快鱼,比蔣雯麗大上十四歲的馬未都選擇了更愿意回到年輕時候。這不是說他沒有蔣活得通透纲岭,我明白抹竹,我也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先入為主的錯誤。馬爺對這個選擇的解釋是年輕時候只要在底線之上止潮,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窃判,而現(xiàn)在老了,經(jīng)歷過犯錯后人們往往就會有意識避開犯錯喇闸,許多事情也就不可能輕易嘗試袄琳。
馬家輝提到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人說懷舊不奇怪,但是現(xiàn)在90后都開始懷舊燃乍,甚至二十歲的人懷舊十五歲的自己唆樊,馬爺?shù)幕卮鹗钦f明現(xiàn)在社會變化太快,那會兒人們講話都是慢悠悠的刻蟹,十五歲和二十歲的年代差別不大逗旁。
從前慢,原來不止車馬郵件慢舆瘪,連話語的信息量都不過是現(xiàn)在的三分之二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