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老師學習一年多拟逮,每日相伴的就是《大學》首章,每次茶室共學或茶聚适滓,老師會帶我們帶我一起誦讀敦迄,而我自己在家泡茶時也會帶小寶誦讀。
還記得第一次老師帶我誦讀時的感受凭迹,一字一句罚屋,經(jīng)典在身體中流淌,最明顯的感覺是后腦勺嗅绸,如電流一般唰唰地向下走脾猛,身體會發(fā)熱,眼淚會止不住地落下鱼鸠。沒有大腦的思維猛拴,只有感受,靜靜地感受著身體的感受蚀狰。第一次如此讀經(jīng)典愉昆,如此感受經(jīng)典。我相信經(jīng)典是有能量的麻蹋,當我們能與圣賢的能量接通跛溉,經(jīng)典便會活起來。雖然扮授,我還沒有鏈接上芳室,但是我相信,因為老師已經(jīng)體證過糙箍。
每天上班的路上渤愁,我都會一路誦著《大學》首章牵祟,“大學之道深夯,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诺苹,誦著《大學》邁進大學的校門咕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然而收奔,如何在大學里踐行《大學》這是我開始思考的問題掌呜。
這些年,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幾乎都是在一個方向上——服務生命坪哄。從最初在宗教哲學研究會的承擔质蕉,希望讓更多的學生思考生命势篡,過“審慎”的生活;到工作之后模暗,開始思考如何讓生命教育在學校得以開展禁悠。到如今,和老師一同籌劃高校的公益平臺建設兑宇。所有這些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行為碍侦,都是為了喚醒,喚醒自我隶糕,喚醒他人瓷产,向著那“至善”的境界。
未來的教育枚驻,不再是知識的傳授濒旦,因為信息膨脹的時代,知識唾手可得再登,未來的教育應該是啟發(fā)心的能量疤估,激發(fā)生命的活力。這種教學應該是體驗式的霎冯,在體驗中讓改變發(fā)生铃拇,在體驗中捕捉那靈光一現(xiàn),讓那先天的覺性大放光明沈撞。這種教學應該是有方法慷荔、有路徑的,通過持續(xù)不斷的練習缠俺,讓散亂的心收攝显晶,變得整體化,變得有“重量”壹士,可以制心一處磷雇,無所不能。從“知止”到“得止”躏救,是一條窮理盡性的通途唯笙。
老師一直講“道統(tǒng)”的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盒使,惟精惟一崩掘,允執(zhí)厥中。道統(tǒng)猶如女媧娘娘的天柱少办,上下貫通苞慢,通天徹地,支撐著華夏文明英妓,延續(xù)千年挽放,我從無知和淺薄中慢慢走出绍赛,意識到自己的根應該深扎在這滋養(yǎng)了我們千年的文化之中,在那源頭處尋找活水辑畦,激蕩自己的靈魂惹资,不枉此生,不枉此行航闺,不枉往圣先賢的絕學相續(xù)褪测。
愿《大學》早日在大學中活起來,讓經(jīng)典的能量流動潦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