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三歲了,基本上每晚睡覺前都會讀一下繪本故事务傲,當然是我指著字讀凉当,她盯著圖看。算下來已經讀了不少名作售葡,有的她很喜歡看杭,集中注意力聽,有的不喜歡挟伙,我坐在床邊讀楼雹,她就在我后面的床上又蹦又跳。我想象過好多次尖阔,要是我把那些童話故事拿來讀她一定喜歡贮缅,特別是王子公主類的。
之前她爸給她拿回來幾本貼畫故事書介却,每本她都喜歡谴供,最愛的有兩本,其中一本是講狼和幾只羊的故事筷笨,大致內容是羊媽媽外出憔鬼,狼來敲門龟劲,小羊們因為缺乏經驗,幾個回合下來就被狼吃掉了轴或,如果故事到這里昌跌,還算現(xiàn)實,弱肉強食嘛照雁,無關善惡蚕愤,智慧不足,力量不夠饺蚊,付出代價也正常萍诱。可故事到這里結束的話小孩子怎能盡興污呼?就好像利于行的忠言經常不討人喜歡裕坊。故事后半部分狼媽媽回來了,找到了吃飽喝足靠在樹上打盹的狼燕酷,羊媽媽奮勇地將狼的肚皮剪開籍凝,救出了小羊們,然后又將石頭塞進狼肚子里并把肚皮縫好苗缩,狼可真是配合劇情饵蒂,一直等到羊們走遠才醒來,疼得嗷嗷叫酱讶,跳進了河里退盯,沉到了水底。第一次孩子爸爸給她讀時我在洗漱泻肯,隔著水流聲我都能聽到這父女倆越往后讀越斗志昂揚渊迁,盡興而解恨。這個故事讓孩子記憶深刻软免,之后遇到什么事都說媽媽你來宫纬,媽媽最厲害了焚挠,還說以后遇到壞人我們不怕膏萧,等他睡覺了我們就用剪刀剪開他的肚皮就行了。
另外一本是說一位美麗的小公主蝌衔,很喜歡國王爸爸送給她的金球榛泛,有一次拿著玩時金球掉進了河水里,小公主就坐在岸上哭噩斟,一只青蛙幫她撿回來金球曹锨,后來的故事大伙估計都會背了,沒有波瀾曲折剃允,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得生活在一起沛简。這個故事我閨女更愛聽齐鲤,并且從那以后以小公主自稱,遇到點不順利就會哭幾聲尋求幫助椒楣,她其實不太懂什么是公主给郊,以為穿著公主裙戴著皇冠留著長發(f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是公主了,并且她能隱約感覺到公主是人人都愛的捧灰,是受尊重的淆九,是遇到困難自然有王子來幫忙的。之后遇到我們批評她毛俏,遇到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她炭庙,遇到一些困難沒有人立刻來幫她,她都會抱怨說我是漂亮亮的小公主你們怎么還這樣煌寇?
后來我翻看了這兩本貼畫故事書焕蹄,材質印刷都不錯,但我還是果斷丟垃圾桶了阀溶,連并其他幾本只要我覺得內容違背常識擦盾、脫離現(xiàn)實、既無科普意義又不利于孩子健康品格養(yǎng)成的統(tǒng)統(tǒng)丟掉了淌哟〖B或許有人說童話作為一種流傳已久的文學題材它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它有趣且引人向好向善徒仓「睿可是你知道嗎?每個經典的童話故事很可能也經歷過它的前世今生掉弛,很多經典童話的原始版本里不但沒有拯救症见,反而有些變態(tài)和恐怖。畢竟古時候的讀物太有限殃饿,童話谋作、民間故事便承載了許多功能,有濃厚的道德指向和宗教意味兒乎芳。后來童話演變成了今天的版本遵蚜,剔除原有的殘忍和缺憾,為孩子保留了一片夢幻伊甸奈惑。那現(xiàn)今的版本是不是就是完美的吭净?當然不是,恰恰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童話的結局太完美肴甸,人設太簡單寂殉。
雖然我們生活里需要精神安慰,需要高于殘酷現(xiàn)實的浪漫美好原在,那是理想是目標是動力友扰,但是童話里的世界太美好彤叉,簡單、純凈村怪、正義必勝姆坚,這正好迎合了我們人類大腦的惰性和人性對極致純美的向往。特別是幼童实愚,真假虛實難以分辨兼呵,頭腦簡單、力量弱小的孩子更容易被那種懲惡揚善腊敲、天佑弱小的氛圍吸引击喂,并將這種邏輯刻進大腦,帶入現(xiàn)實碰辅。久而久之就算以后大腦發(fā)育成熟了懂昂,正式進入社會了,這種思維邏輯也會一直伴隨没宾。就算一次次被現(xiàn)實甩了耳光凌彬,知道“童話里都是騙人的”,但思維慣性就像被寫進大腦的程序循衰,不由自主铲敛。于是憤世嫉俗,苛己苛人会钝,矛盾糾結伐蒋,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
當然童話里也不都是騙人的故事迁酸,有少量童話故事還是靠譜的先鱼,這些故事里沒有獵人,沒有拯救奸鬓,好人也會死去焙畔,壞人也未必得到懲罰,大灰狼不一定是壞蛋串远,狐貍有的也很可愛宏多,兔子不一定都是善良的。所以到底該不該讓小孩子讀童話抑淫,我認為第一看故事內容绷落,靠譜的當然可以讀。第二始苇,結局太完美的偶爾讀一下也無大礙,但絕不能做為主流讀物大量讀筐喳。這樣孩子長大后回頭看童話故事才會微微一笑催式,感動美好之余自己也會明白生活是立體的函喉,祛除狹隘和偏見是我們永不結業(yè)的課程。如此才會擁有思考和辨別的能力荣月,從容地應對生活的陰晴雨雪管呵,智慧地接受別人捧來的鮮花或砸來的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