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無疑是很容易悲傷的一年沪羔,而除了冠狀病毒引發(fā)的淚點和悲傷之外饥伊,讓我關注到的很多新聞也是;其中有3個月大的嬰兒媽媽在“指導下”訓練孩子獨立睡覺蔫饰、博士媽媽攜幼女自殺琅豆、葫蘆島的媽媽拖孩子入海等……
為什么會被這樣的新聞吸引,我當年也曾經是一個誠惶誠恐的媽媽來的篓吁,好在我在學習育兒的道路上一路遇到良師益友茫因,讓我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就感。
作為一個教育行業(yè)工作者杖剪、作為媽媽冻押,我能體會到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媽媽群體,內在的深深無力盛嘿,也能理解那份在心里深處養(yǎng)育孩子的那份“孤獨”洛巢。
所以有了所謂的學習和求助,同時社會的發(fā)展次兆,也給了很多有商業(yè)頭腦的人稿茉,把教育當做項目做的機會和機遇;這個魚龍混雜的時代类垦,如何選擇和辨別狈邑?
需要擦亮雙眼雙眼城须,畢竟孩子的成長不可逆蚤认,很多過程只有一次。
4月21日糕伐,3個月大的嬰兒砰琢,在親媽的“直播”中死去,125位媽媽圍觀2小時良瞧!
看這個新聞會讓我內心劇烈的疼痛陪汽,我想每個媽媽看完之后,都會有“哀其不幸”扼腕痛心吧褥蚯?
之所以我過了這么久才寫出這篇文章挚冤,一是不想讓很多的情緒化文字過于激烈,還有就是赞庶,我在想训挡,我能為這件事做點什么澳骤?
為什么這些會觸發(fā)我的神經,并感到痛心澜薄?無非是作為女性養(yǎng)育者为肮,我也經歷過那么多的迷茫、焦慮和不理智肤京,好在經歷了那個過程颊艳、有了能夠互助的養(yǎng)育群體之后的我,相對的淡定從容了很多忘分。
在這個過程中盡管有淚和累棋枕,卻也成長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了。這是我常常對我的孩子充滿感激的原因妒峦。
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戒悠,對孩子、對自己有太多的困惑舟山,那個時候我甚至沒有辦法找到求助的對象绸狐,只好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孩子一起共成長累盗。養(yǎng)育孩子我第一次選擇就遇到了蒙臺梭利寒矿,真的是幸運的,沒有走彎路若债。
頭幾天我姐寫了一篇關于語言怎么學習的文章符相,其中的那句:專業(yè)領域的人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是持有一種傲慢與偏見的。
傲慢是因為沒有想過大眾的普遍認知不高蠢琳;偏見是沒意識到大家會不知道啊终。——引自山水英語公眾號:《找對英語學習方法的第一本書》讀書總結
為什么很多女人初入婚姻傲须、初做媽媽會需要很多的支持與關心蓝牲?
“在進入任何一個新領域時,這種壓力都能使新手窒息泰讽。而已經在那個領域里“浸泡”過一段時間的人例衍,往往早已忘記了曾經面對的恐懼和壓力,其實更多的時候已卸,一些老手實際上并不是懶得或者不屑佛玄,而是“沒想到竟然連這個也需要解釋”。
摘自李笑來《把時間當做朋友》第41頁
深以為然累澡。
自從大學畢業(yè)以來梦抢,從業(yè)已近20年,而對我來說愧哟,最認同的職業(yè)身份就是做教育的奥吩,從高校工作十年后離開具伍,也因一個教育意義驅動而選擇了蒙臺梭利幼兒教育,其實就是想找到教育的最基本的根基在哪里圈驼。
經過做女性平臺人芽、家庭教育、兒童心理繪畫機構绩脆、教育公司工作……到目前已經有一年的自由職業(yè)狀態(tài)萤厅,這過程,讓我從一個理想化的“教育者”心態(tài)靴迫,慢慢的更了解自己惕味,借以更加了解人性,當然也算是接觸了社會和市場玉锌。
最無奈的痛點是當今人們做選擇已然很難深入的思考名挥,很想走捷徑,其中也包括我主守。
我本身有做教育者的“驕傲”禀倔,一直以為教育要以人為本,當商業(yè)思維大于教育底層時参淫,我都不敢茍同救湖。所以寧愿自己在財富不自由也要個人自由,在這樣的狀態(tài)里談教育涎才,我是可以暢所欲言的鞋既。
我經歷過的教育平臺中,當我感受到是因商業(yè)而起耍铜,并不會從教育的最根本而起邑闺、不是從“人”出發(fā)時,我內在會有巨大的排斥力量棕兼,或許這是作為教育者的精神在支持著我陡舅,否則我也難得能夠耐得住那份清貧吧。
目前很多的教育平臺或企業(yè)程储,更多的是從“事兒”出發(fā)蹭沛,而教育是談人,教育項目很多章鲤,到底該如何選擇,已然是每一個想成長的我們的重要課題咆贬。
相對于媽媽群體败徊,或者說新手媽媽群體,如果能夠在經歷婚姻與生養(yǎng)問題之前掏缎,可以能夠了解一二皱蹦,或許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慌張煤杀。
把我所學、所經歷的分享出來沪哺,讓我的已知變成大眾的所知沈自,也不愧于我給自己給定義的教育人身份吧。
現在的父母辜妓,總是喜歡要答案枯途,而不會問為什么?
比如頭些天解鎖趴睡的那一群媽媽籍滴,要不要問下為什么要給一個3個月的嬰兒練習獨立睡覺能力酪夷?
怕將來孩子不獨立睡覺?
怕孩子將來依賴孽惰?
一個有了完整依附關系晚岭、足夠安全感的孩子才會獨立,不依賴勋功,要學的不是讓孩子不依賴和獨立坦报,而是應該了解不依賴和獨立背后的原因。
但凡販賣焦慮的老師一定是不仁之人狂鞋,不要信燎竖;
但凡說能夠解決所有孩子問題的,那一定是吹牛皮要销;
但凡脫離養(yǎng)育環(huán)境构回、養(yǎng)育者,而談技巧和方法疏咐,說不定會后患無窮纤掸,要選擇性的聽。
好的教育是不是授人以魚浑塞,而是授人以漁借跪,根據環(huán)境基礎不同,你有很多方法“捕魚”酌壕,而大家別學死方法掏愁。
不談孩子應該怎么帶,談生命的成長規(guī)律的是好的課程卵牍。
出生在教育之家果港,我的父親在40年前就已經很重視家庭教育,有近20年橫跨幼兒教育糊昙、高等學校教育經驗辛掠,不敢說自己是教育的專家,但是關于教育的選擇,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萝衩,我是有發(fā)言權的回挽。
再好的教育從業(yè)經歷,遠不如養(yǎng)育女兒的實踐經驗累積與反思來得更加深刻猩谊,最好的老師并不缺千劈,但是唯有你,才是你孩子唯一的第一任也是永不卸任的影響者牌捷。
我所分享的經歷和經驗墙牌,底層知識搭建是蒙臺梭利的生命哲學,以及我在教育過程中所認可的教育理念宜鸯,不是教導憔古、沒有技巧和方法,大家共同探討淋袖,如能供大家借鑒鸿市,我就心滿意思了。
若說教育和關系即碗,每個女人真的都很有話說焰情。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實踐經驗總結出來,這也是我最近才感受到的剥懒。
持續(xù)分享内舟;
希望大家持續(xù)關注,并推薦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初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