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這三個字讓人感覺既同情又無力。
很多人對受害者的態(tài)度是“哀其不幸淘衙,怒其不爭”传藏。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喜歡抱怨的人。
這個人可能是:
你的伴侶——經常抱怨你對她不夠好毯侦;
你的同事——抱怨自己總是不能加薪西壮;
你的父母——覺得你不夠孝順;
你的朋友——感覺很多人都對不起她叫惊。
等等款青。
當你面對他們的時候,你在努力的使自己變得有耐心霍狰,盡量讓自己去理解他們抡草,甚至不由自主的想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境。
可最終你會感到很無力蔗坯,你發(fā)現(xiàn)你給他們的建議和方法康震,都不管用。你很快厭倦了這種交流方式宾濒。
如果你有這種感受腿短,說明你正在面對一個有受害者思維的人,因為這個人正在用這種方式來獲得你的關注绘梦,正在使你被迫變成一個“拯救者”橘忱。
如果你自己是經常感到委屈,又喜歡處處抱怨的人卸奉,那你更要看完這篇文章钝诚。
之前的文章“拯救者”心理分析:感覺很累和委屈,請停止內耗中提到卡普曼的三角關系理論(見下圖)
在這個理論中榄棵,有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凝颇,認為自己的苦難都是別人造成的,自己是無力改變這種狀態(tài)的疹鳄。
也有一些受害者拧略,自己潛意識是不想改變的,因為這個受害者角色瘪弓,讓他獲得了愛和關注垫蛆。
受害者思維形成的原因
一、環(huán)境引起的杠茬。
就像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月褥,有拯救者心態(tài)的家長很有可能就養(yǎng)育出一個有受害者心態(tài)的孩子弛随,因為很多關系模式都是雙方共同造就的瓢喉。
孩子因為家長的參與,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問題的舀透,長期下去栓票,被迫形成了受害者思維。這樣的孩子常常會認為“不是我的錯”。
二走贪、拯救者變成受害者
還說回剛才的例子佛猛,那位處于拯救者角色的家長,如果因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坠狡,但卻得不到孩子好的反饋時继找,就很有可能形成受害者思維,家長常常會說逃沿,“我為了你付出了這么多婴渡,你為什么不知道感恩呢”。
在親密關系中凯亮,本來處于拯救者角色的一方边臼,因為長時間的付出,沒有換來對方的改變假消,也會轉而變成受害者角色柠并。經常會聽到一個女人抱怨男人“我怎么會嫁給你了呢,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富拗,你還這樣令我生氣臼予,我的幸福都毀在你手里了”。
三啃沪、處于受害者角色可以逃避責任
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瘟栖,認為自己在生活中處處都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而自己是無力控制局面的谅阿。
他認為錯都是別人導致的半哟,與自己沒有關系,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御签餐,但這種防御可以讓他逃避責任寓涨。
比如現(xiàn)在經常聽到的“都是原生家庭的錯”這句話,如果處于受害者角色氯檐,把自己的錯誤歸因為原生家庭戒良,這樣他的人生中所有的不完美就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了,這樣他的內心會好過一點冠摄。
四糯崎、受害者角色可以獲得同情、愛和關注
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河泳,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常常會遇到一些拯救者沃呢,這些人會同情他,也會想要幫助他拆挥。
這種情況也在一些婚外情的案例中經常出現(xiàn)薄霜,一個喜歡抱怨老婆孩子的男人,會引來一個同情心泛濫的拯救者角色的“小三”。
即便這個“小三”離開了惰瓜,還有其他的拯救者繼續(xù)來拯救他否副。這個男人愿意呆在受害者角色中,因為他獲益了崎坊。這和疑病癥中的“因病獲益”一個道理备禀。
受害者心態(tài)的消極影響
一、會變得沒有力量奈揍、更脆弱
受害者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痹届,這種錯誤認知,長期下去會使自己變得更加沒有能量打月、不自信队腐,在遇到問題時,更加脆弱奏篙。
二柴淘、沒有改變的動機,限制自我成長
因為受害者認為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秘通,那自己就不用做出努力和改變为严,就像他們如果認為自己的人生問題,都是父母和命運造成的肺稀,那他們就不會從自身尋找原因第股,從而做出改變。
那么话原,就會限制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夕吻。
三、會影響人際關系
在親密關系中繁仁,受害者的過度依賴和抱怨涉馅,會消耗另一半,會使另一半想逃離這個關系黄虱。
在其他人際交往中稚矿,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沒有能力、又喜歡逃避責任捻浦,常常不被別人信賴晤揣,很難和別人建立長久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如何擺脫受害者牢籠
一朱灿、接納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
受害者很容易變成迫害者昧识,指責自己,因為當他發(fā)現(xiàn)母剥,沒有人可以抱怨指責時滞诺,會攻擊自己形导,所以环疼,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习霹。
二、不要找替罪羊炫隶,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在《別找替罪羊》這本書中淋叶,認為受害者思維的人總是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放大別人的缺點和不足伪阶,甚至把對方想象的更糟糕煞檩,然后他開始指責和抱怨,書中把這個過程叫做“共謀”栅贴。
所以斟湃,想擺脫受害者思維,就別找替罪羊檐薯,就像有人說過哪怕這件事別人付99%的責任凝赛,你也要找出那1%自己要負責的部分。
三坛缕、防止拯救者變成受害者
很多拯救者在對別人付出時墓猎,總是執(zhí)著于未來的回報,一旦這個回報落空赚楚,就開始抱怨毙沾,最終使自己變成受害者。
所以拯救者可以多關注關心自己的需求宠页,即便要幫助別人左胞,也要適度,不能過度消耗自己举户,盡量享受幫助的過程罩句。
四、探索自己的內在需求敛摘,而不是尋求外界的關注
很多受害者所說的所做的门烂,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尋求別人的關注和同情兄淫。
那想要擺脫受害者思維屯远,就要把關注點拉回到自身,看看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捕虽,通過自己的努力慨丐,去達成自己的需求。
五泄私、要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
常常和自己說“我一定可以”房揭、“我自己可以完成”备闲。
在自己通過各種嘗試后,如果實在完成不了再向外求助捅暴。
逐漸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恬砂。
過往是不能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它的方式蓬痒。從此泻骤,就不再是那個愛抱怨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