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你我耳熟能詳?shù)母改附?jīng)典語錄: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來自社會愚孝道德觀念。
“我怎么可能害你”來自父母無法自證愛你而強行對你進行洗腦从隆。
“我不養(yǎng)你诚撵,你喝西北風長大的嗎?”來自父母用激發(fā)你愧疚感對你進行情感勒索键闺。
“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寿烟,人家…你看看你…” 超經(jīng)典父母強行比較批評教育模式。
“我打你是為了你好辛燥,要不然你長大了得上墻揭瓦” 一句:為了你好筛武,可以肆無忌憚打你罵你,無視你的痛苦购桑。
小時候我們都在想:父母這樣做畅铭,都是為了我好,他們肯定是”愛我的人”勃蜘。我們誤以為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應該是我們的父母硕噩。
可是我們忘記了鐵一樣的事實:
-最愛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父母最愛的還是他們自己啊缭贡!
在《toxic parents 原生家庭》著名美國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 一書中提到:
家炉擅,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渠道阳惹,可”孝道”讓我們只看到了前者谍失,而否認后者。于是莹汤,打著“天下無不是父母的”旗號快鱼,父母們就可以放肆的去傷害孩子,像自己的父母傷害自己一樣(惡性循環(huán))纲岭,由此將傷害傳遞下去抹竹。因此,遠大于戰(zhàn)爭的破壞力止潮,因為至親之間的互相傷害容易讓人喪失對人性的希望窃判。
有些父母是”中毒的”,并且數(shù)量絕不在少數(shù)喇闸。
當然袄琳,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你去憎恨你的父母询件,而是希望你看到事情的真相后,還是有勇氣去面對唆樊,釋然宛琅,并繼續(xù)前行。
我們作為人類相比較其他動物最強大的存在窗轩,就是直覺和感受夯秃。 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座咆,尤其是那些消極的感受痢艺。
愿意去看到,有勇氣去看到你的真實感受介陶。 你的痛苦堤舒,憤怒,不滿哺呜,失望舌缤,孤獨,委屈某残,甚至絕望国撵,是你走向自愛的第一步。
不要去在意任何人如何看待你處理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和做法玻墅,因為介牙,最愛的你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他們澳厢。
有些情況下去”忽略”別人對感受是你自愛的第二步:任何人都有權利去表達他們的觀點或者對你進行指責环础,可是他們卻不會對你的痛苦負責,也更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剩拢,最重要的是:”他們并不是你” 线得。
理解作為父母他們根本沒有在他們的原生家庭中得到愛,所以他們也沒有傳遞愛的能力和技能徐伐,這是自愛的第三步贯钩。
作為父母的他們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饑荒办素,殘酷的早期中國社會的初級的發(fā)生階段角雷,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在那些年都是吃著這頓飯。不知道下頓飯在哪里的恐慌年代摸屠。
而一個生活在這樣年代人除了金錢和人性的在殘酷的競爭中被訓練和成長了谓罗,其他人性的美和溫暖,根本沒有時間去修煉季二。
理解父母的所處的時代背景檩咱,文化背景揭措,父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等刻蚯,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看待事物的全貌绊含。
然而走到了這一步,才來到了最艱難的一步:接受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炊汹,如何學會自愛和創(chuàng)造愛躬充?”
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父母的父母,或者我們爺爺奶奶祖祖輩輩都一直延續(xù)一種”相愛相殺”的有毒家庭教育模式讨便,而你我充甚,如何打破這種傳遞鏈已經(jīng)耗費了自己巨大的能量,你愿意不愿意霸褒,還有沒有勇氣繼續(xù)前行去探索一種美好的家庭模式伴找?
我希望你還是有這個意愿去嘗試,希望你下面留言告訴我:)
最后一步就是再一次深深的愛上自己废菱,癡迷的技矮,瘋狂的愛上自己。
愛上自己的不完美殊轴,愛上自己的脆弱衰倦,愛上自己的自私,愛上自己的懶惰旁理,愛上自己的迷茫無助樊零,愛上自己所有的缺點。
因為你的缺點也是你的優(yōu)點韧拒,如果優(yōu)點是一棵樹淹接,而缺點就是樹的影子,沒有樹就沒有樹影叛溢,沒有樹影也就沒有了樹塑悼。
匆匆一生,當我們自愛的水杯已經(jīng)溢出來了楷掉,才能把多余出來的水灑向我們的愛人厢蒜,朋友,家人烹植,和社會斑鸦。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