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黃浦江45公里濱江岸線已貫通锌介,喜歡徒步的我,一度冒著風雨行走了徐匯段的濱江膀钠,這一段的沿岸已然是當代藝術的展示地掏湾,隨季節(jié)更替的景觀綠植和一座座由工業(yè)遺存改建的公共藝術空間相互呼應,延續(xù)肿嘲,帶來一種別樣的藝術氣息融击。
游興未盡,趁著五一小長假雳窟,決定繼續(xù)探訪北外灘尊浪,去虹口濱江和楊浦濱江走一走。
此次的徒步路線準備以外白渡橋為起點封救。從陳毅廣場穿過水泄不通的人流拇涤,一靠近黃浦江,就看到了經常出現(xiàn)在電影電視鏡頭中的“外白渡橋”誉结。
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一下鹅士,以色列詩人培迪的那句詩"穿過外白渡橋"。此時惩坑,雖已近黃昏掉盅,硬朗的鐵架橋上依然人流如織,曾經發(fā)生在這座鋼鐵橋上的百年記憶完全被節(jié)日喧囂的游人給淹沒了以舒。只有靜靜佇立在兩頭的水泥橋牌趾痘,和那高聳的鋼架在默默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榮辱。
之前蔓钟,聽一個節(jié)目解釋過外白渡橋名稱的來歷永票,之所以稱為“外白渡橋”是因為該橋位于蘇州河下游河口,橋建成后滥沫,過河無需再支付過橋費侣集,因此有“白”渡之意。這橋名未免過于直白了點兰绣,不過倒也市民氣十足肚吏,和他的英文名(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一俗一雅,真不愧是上海特色狭魂。
穿過外白渡橋罚攀,就進入以外貿航運為主業(yè)的虹口區(qū)了党觅。橋的左對面一棟“凸”字型的建筑很突兀地矗立著,原來是原名“百老匯”的上海大廈斋泄。右側緊挨著橋有一棟插著外國旗的小樓杯瞻,小樓屹立在江邊,隔斷了通往江邊的通道炫掐,往前繞過去一看魁莉,原來是俄羅斯領事館。
沿著新鋪設的紅色橡膠跑道繼續(xù)往前募胃,經過一些正在施工的建筑旗唁,到了國際客運中心,不禁有些疑惑痹束,那些大型郵輪都是從這里登船的嗎检疫?不管怎樣,從這里一定可以通往江邊祷嘶。
果然屎媳,跟著一些年輕人,七拐八拐论巍,很快就到了江邊一處高大的立體運動場“魔都矩陣”烛谊。木架子搭成的矩陣下有許多帶著頭盔的年輕人在排隊等候,看來是很受歡迎的項目嘉汰。抬眼望去丹禀,矩陣有近30米高,里面的人有的在走鋼索鞋怀,有的在爬繩梯双泪、還有的在蹦極……夠刺激,有挑戰(zhàn)接箫,哪天邀幾個朋友也來探探險攒读。
矩陣旁朵诫,沿著江堤是一段長約880米的玻璃長廊辛友,看似可以掃描玻璃上的圖片和二維碼,有一些早年留法學生和留美學生的照片剪返,想當年他們就是從這里出發(fā)遠渡重洋去求學废累,出發(fā)前是怎樣一種忐忑和激動呢?
透過玻璃幕墻脱盲,眼前是一艘艘靠岸停泊的船只邑滨。意外地看到了“新鑒真”號輪船∏矗“新鑒真”號和“蘇州”號都是中日航線上快速豪華客貨兩用輪船掖看∠痪啵看到這艘輪船讓我想起當年做外貿的情景,每每遇上交期緊迫的狀況哎壳,就需要借助這艘快船拼箱發(fā)貨毅待。多次借助他的神速成功出貨,當時都只是通過電話交涉訂艙归榕,沒想到尸红,今天在這個碼頭得見真容,真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刹泄。
出了玻璃長廊就是屯饫铮靠游艇的碼頭了。見識了一些造型奇特的游艇特石。除此盅蝗,步行道的左側還開辟了一處星外灘港池,也是用來停泊游艇的县匠。據(jù)介紹风科,港池水深2.5米,有28個停泊泊位乞旦。在這些停泊著的游艇中贼穆,先生意外地看到了“佳豪一號”,勾起了他的一些回憶兰粉。如今故痊,“佳豪一號”靜靜地停泊在這里,而生產這艘游艇的上市公司卻破產停航了玖姑。
商海沉浮愕秫,世事難料。奮斗過焰络,無悔戴甩。
穿行林間,陶醉在香樟樹細密綿長的花香中闪彼;踏上平臺甜孤,回望浦江兩岸,云蒸霞蔚畏腕,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缴川。
不知不覺到了秦皇島路碼頭。游人一下子熱鬧起來描馅,排著隊趕著登船把夸,大抵是這里有游船可以抵達對岸的世博公園,是一條不錯的游覽線路铭污。這里像個驛站恋日,公共設施配置得細致周到膀篮。除了帶嬰兒室的衛(wèi)生間,還配有急救包岂膳,還有電子血壓儀等各拷。據(jù)解說,這里是虹口濱江和楊浦濱江的分界闷营,小坐一會兒歇個腳烤黍,喝杯溫水,繼續(xù)領略楊浦濱江的風光傻盟。
進入楊浦濱江速蕊,灰色的混凝土石板和石墻,鐵銹色的系纜樁和鋼橋娘赴,綠意盎然的古樹和草地……眼前的一切讓人明顯感覺到與虹口濱江的碼頭文化截然不同的風格规哲。
漫步在有些粗糙的混凝土路面,細數(shù)著沿岸的老廠房的遺址诽表,有建于1927年的毛麻倉庫唉锌、1913年的明華糖廠、1927年的永安棧房……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每一幢老廠房曾經都是一部百年的工業(yè)傳奇竿奏,如今在燈光的輝映下袄简,散發(fā)著厚重的歷史感。
除了混凝土路面泛啸,銜接楊浦濱江的還有一座座鋼橋绿语,與老船廠留下的巨型塔吊,水廠的古老外墻一起呈現(xiàn)出濃厚的工業(yè)風候址。
移步鋼鐵橋上吕粹,聆聽橋下江水拍岸的聲音,低頭觀賞江邊水生植物岗仑,與大自然尤為親近匹耕。
情隨景移,觸景生情荠雕,我們一路感嘆著工業(yè)時代的變遷稳其,不知不覺地到達了楊浦濱江的終點。迎面而來的是楊浦大橋舞虱,像一道跨越黃浦江的彩虹欢际,格外壯觀母市。一排排斜拉鋼索像碩大的豎琴琴弦矾兜。“錦城絲管日紛紛患久,半入江風半入云椅寺。此曲只應天上有浑槽,人間能得幾回聞》蹬粒”
此情此景桐玻,天上人間。北外灘賦予我們一個觀賞浦江兩岸美景的新視角荆萤,為我們提供了又一個親近自然的平臺镊靴。登高遠眺,遼闊江景盡收眼底链韭,沙鷗翱翔偏竟,汽笛長鳴,波光粼粼敞峭,美輪美奐踊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