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我在簡書60天,被嚇著了》一文后憋他,時間仿佛過得很慢孩饼,且壓力的與日俱增。原因是我參加了“日更”竹挡《迫ⅲ可別小看了這個“日更”,盡管大約一個多月前修改了規(guī)則揪罕,將字數(shù)的要求從每天300字減少為每天100字以上梯码,看似減輕壓力宝泵,讓參加“日更”的人有了更好的選擇,但實際上忍些,我們就像是被簡書這艘大船拉到了海上鲁猩,然后不知深淺、不知利害地往水中(“日更”)一跳罢坝,要么你堅持游到彼岸廓握,要么你被海水腌成臘肉。
問題是嘁酿,這個“彼岸”在哪里隙券?
我問過自己很多次,沒有明確的答案闹司。因此娱仔,我需要“堅持”。就這樣游桩,我到了100天的今天牲迫。回過頭去看一下自己游完的這段歷程借卧,忽然明白盹憎,其實,這個“彼岸”就是自己心里的那個“結”铐刘。
我不想羅列“日更”100天的所謂成績單陪每,那只是你留在身后的一朵朵浪花,說明你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個個可能是難忘的瞬間镰吵,也可能是難以啟齒的斷片檩禾。總之疤祭,那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盼产,也沒必要把所謂的“得失成敗”打個結放在原本“干凈”的心里。
當然勺馆,“100天”也是一個需要記住和反省的“事件”辆飘。就算是一個“總結”吧。
首先谓传,簡書這個平臺給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寫作環(huán)境。盡管我對這片“海域”依然陌生芹关,依然不得要領续挟,但至少我可以比較自由地“創(chuàng)作”,比較沒有干擾地記錄自己對人生和世俗的感悟侥衬。嚴厲和寬容其實是相對的诗祸,這一點跑芳,簡書遠比其他類似的平臺要好得多。當然直颅,前提是博个,每個寫作者需要自律。如果有人利用平臺的寬容做一些違規(guī)的事情功偿,我想盆佣,我不會視而不見,平臺也一定不會任其妄為械荷。
其次共耍,簡書平臺一直在努力,“要做就做最好”吨瞎,為各個層級的簡友提供了最適合的寫作環(huán)境痹兜,而且是“真誠”地希望大家都能有所進步。在我“日更”45天的時候颤诀,平臺給我寄來了《愛上寫作》一書字旭,這讓我很是“驚喜”。寫了十多年博的我崖叫,這可是第一次收到平臺的“激勵”遗淳。我想,簡書所做的一切归露,其實都是在為寫作者著想洲脂。我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剧包,好好的寫作恐锦。
自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作家疆液,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平臺“呼風喚雨”一铅,擁有超級量的粉絲和閱讀量。大量的寫作者不過是想通過這個平臺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一個小小的“目標”堕油,記錄自己人生感悟的點點滴滴潘飘。因此,簡書滿足了這點掉缺,而且還提供了“晉升”的機會卜录。這次將積分系統(tǒng)升級為“簡書鉆”,我想眶明,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艰毒。
第三,簡書發(fā)展至今搜囱,每一步其實都不簡單丑瞧。但“不盡完美”一直飽受詬病柑土。我不是最早的“簡友”,也沒有感受到當初是怎樣的一種環(huán)境绊汹。但我自己很看重平臺本身的“專題”稽屏,這是不是說,我把平臺當成了一個評判的標桿西乖,以他的取舍來判斷自己“作品”的好壞狐榔?我不否認,最開始確實如此浴栽,現(xiàn)在我也很期待荒叼。但當我看到“推薦”的作品時,我開始懷疑了典鸡。一些作品其實比較“簡陋”被廓,為何能進“推薦”之列呢?
我不敢非議這些作品萝玷,只能反省自己的寫作為何在官方專題的“判官”面前“時好時壞”嫁乘。有時還把自己的心情搞壞忌卤∨媛可靜下來一想,專題里的“判官們”人數(shù)眾多侥袜,期待他們有著統(tǒng)一的興趣愛好和判斷標準睁冬,其實是很不現(xiàn)實的挎春。聯(lián)想到自己做過20多年的企業(yè)報編輯,那時不也是握著投稿者稿件的“生殺大權”嗎豆拨?也許在我的眼里是好稿件直奋,在其他編輯眼里說不定就要重寫,甚至“槍斃掉”施禾。
這次將積分系統(tǒng)升級為“簡書鉆”脚线,說是可以比較好的體現(xiàn)寫作者的“價值”。但到目前為止弥搞,我看到的依然還是“錢”為大邮绿。買個會員就是700鉆,我得寫多少原創(chuàng)才能擁有啊攀例。所以船逮,應該給予原創(chuàng)、日更粤铭、上專題傻唾、精彩評論簡書鉆的機會,否則大家不用寫了,專司點贊點評了冠骄。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第四加袋,簡書平臺里除了官方專題外凛辣,還有數(shù)以千計的自建專題,大家的初衷是什么职烧,我不得而知扁誓。我的自建專題,一開始就是“學樣”蚀之。這是我熟悉簡書的一種方法蝗敢。二是想要收藏一些好的作品。自然足删,這帶有我個人的很強的感情色彩和好壞的判斷標準寿谴。放在任何情況下,這無所謂“對與錯”失受。但是不是有點個人的“功利色彩”呢讶泰?
其實啊,簡書平臺設計之初拂到,就給所有的寫作者開了兩道門痪署。一道是“官方專題”,另一道就是“自建專題”兄旬。因為狼犯,沒有這兩道門,我們的作品連一個字也見不了世面领铐,就純粹是“個人日記”悯森。如果是這樣,那簡書平臺不是腦子有病罐孝,就是在“腦洞大開”呐馆。想想,如果只有官方專題莲兢,一旦被拒絕汹来,我們的作品是不是就被封閉在了“黑屋子”里永遠都見不了陽光?而有了自建專題改艇,自然就多了一些選擇收班。
我又想到了“同質化”這個問題。因為谒兄,簡友們的作品是不變的摔桦。你也收,她也收,打開各個專題邻耕,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鸥咖。這究竟有多少積極意義呢?但如果不設置這些“出口”兄世,我們的作品幾乎就成了自拉自唱的個人專場啼辣,這樣的平臺同樣又有多少意義呢?幸而御滩,“眾口難調”鸥拧,各有取舍,東方不亮西方亮削解,閱讀的人可以根據(jù)喜好來給作品“打分”富弦。自建專題便給了這些作品拋頭露面的機會,而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氛驮。
最后再說一點吧腕柜,每位寫作者說到底還是有些“功利”色彩的。那些想要通過寫作“變現(xiàn)”的自不待講柳爽,大多數(shù)寫作的人媳握,無非是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小小的目標,或滿足一個寫作的愿望磷脯,或期望得到社會的認可蛾找,或僅僅是個人情感心情的記錄,并不想憤世嫉俗赵誓,也不想超凡脫俗打毛。不管怎樣吧,我們確實還是很難脫俗的俩功,這就需要一份平常心幻枉。如果,你確實能在一眾中脫穎而出诡蜓,出連載熬甫、開通付費閱讀,那就去做好了蔓罚。如果椿肩,你和我一樣,只不過是為了不使自己太過無聊豺谈,又有點小才郑象,能夠將3000多個常用漢字較為熟練地排列組合成為一篇真正的“文章”,那就安下心來寫茬末,堅持下去做厂榛。
至于那些“粉”、閱讀量,你就當是一種歷練击奶,一種對你的心態(tài)的歷練辈双。能夠順其自然,你便灑脫了柜砾,否則你就會著急辐马、上火,甚至寢食不安局义。比如,我的好幾首詩歌的閱讀量只有兩位數(shù)冗疮,而我的一篇《我在簡書60天萄唇,被嚇著了》,相對我言术幔,竟然達到了四位數(shù)另萤,已經(jīng)趕上我這篇稿子的字數(shù)了。但我并沒有亦喜亦悲诅挑,依然按照原來的節(jié)奏走到了今天的“日更”100天四敞。我問自己,100天拔妥,100天忿危,100天。我還能再“日更”100天嗎没龙?
簡書铺厨,只要你能真誠地收住廣大簡友的心,容大家在公平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下去硬纤,我便繼續(xù)走下去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