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山西·文化】
難四(二)敗亡之不察
? ? ? ? (韓非子)
原文:
? ? ? ? 或曰:天子失道,諸侯伐之箱玷,故有湯怨规、武陌宿。諸侯失道,大夫伐之波丰,故有齊壳坪、晉。臣而伐君者必亡掰烟,則是湯爽蝴、武不王,晉纫骑、齊不立也蝎亚。孫子君于衛(wèi),而后不臣于魯先馆,臣之君也颖对。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磨隘。不命亡于有失之君缤底,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番捂。魯不得誅衛(wèi)大夫个唧,而衛(wèi)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孫子雖有是二也设预,臣以亡徙歼?其所以亡其失,所以得君也鳖枕。
或曰:臣主之施魄梯,分也。臣能奪君者宾符,以得相也酿秸。故非其分而取者,眾之所奪也魏烫;辭其分而取者辣苏,民之所予也。是以桀索岷山之女哄褒,紂求比干之心稀蟋,而天下離;湯身易名呐赡,武身受詈退客,而海內(nèi)服;趙咺走山,田氏外仆萌狂,而齊档玻、晉從。則湯粥脚、武之所以王窃肠,齊晉之所以立包个,非必以其君也刷允,彼得之而后以君處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碧囊,而行其所以處树灶,是倒義而逆德也。倒義糯而,則事之所以敗也天通;逆德,則怨之所以聚也熄驼。敗亡之不察像寒,何也?
譯文:
? ? ? ? 有人說瓜贾,天子失去治國之道诺祸,諸侯起而討伐,所以才有商湯祭芦、周武王出現(xiàn)筷笨。諸侯失去治國之道,大夫起而討伐龟劲,所以才有田氏代齊胃夏、三家分晉的事。如果做臣子卻討伐君主的人必定滅亡昌跌,那么商場仰禀、武王就不能稱王天下,韓蚕愤、趙悼瘾、魏三家和田氏也不能立國了。孫文子在衛(wèi)國掌握了君主的權(quán)勢审胸,后來又不以使臣的身份對待魯君亥宿,他名義上是臣子而實際上成了君主。君主有失砂沛,所以臣子有得烫扼。不斷定有失的君主滅亡,卻斷定有得的臣子滅亡碍庵,這是不明察映企。魯國不能處罰衛(wèi)國的大夫悟狱,而衛(wèi)君的明察又識別不了不知悔改的臣子,孫文子雖然有忘記使臣身份和不知悔改這兩種表現(xiàn)堰氓,又怎么會滅亡呢挤渐?他正是因為忘記了自己的這種過失,所以才能取得君主的權(quán)勢双絮。
? ? ? ? 有人說:君臣的設(shè)立是名分制度規(guī)定的浴麻。臣子能奪得君主的位置,是因為他比君主更得民心囤攀。所以不屬本分而取得的软免,是民眾要奪回的;辭去本分而取得的焚挠,是民眾所給予的膏萧。因此夏桀索得珉山的琬、琰二女蝌衔,商紂取出比干的心臟榛泛,結(jié)果天下人都離心離德;商湯自身改變姓名噩斟,武王自身受到責(zé)罵曹锨,結(jié)果海內(nèi)的人都臣服了;趙盾進(jìn)山避難亩冬,田氏出外當(dāng)仆人艘希,結(jié)果齊、晉兩國民眾都?xì)w附他們硅急。那么成湯覆享、武王之所以稱王天下,田氏和三晉中的趙氏之所以立國营袜,原因不一定在他們原來的君主身上撒顿,而是成湯他們得到民眾擁護(hù)以后才當(dāng)上君主的。現(xiàn)在孫文子還沒有得到民眾的擁護(hù)荚板,卻像君主一樣去做凤壁,這是違反義和德的。違反義跪另,是事情失敗的原因拧抖;違反德,是怨恨聚集的原因免绿。連失敗和滅亡都不了解唧席,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