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美風(fēng)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错负。應(yīng)了這句唐詩坟瓢,清明,給我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犹撒。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折联,扶老攜幼的掃墓人,頂風(fēng)冒雨识颊,行行重行行诚镰,點(diǎn)綴寂寥奕坟。
今年清明,天雖沒有下雨清笨,但整個公墓上空是灰蒙蒙的月杉,異常凝重,一如那成千上萬掃墓緬懷者的心情抠艾。
墓區(qū)就在我們村莊附近苛萎,每年清明前后會涌來幾十萬掃墓大軍,給冷清了一年的墓區(qū)帶來陣陣喧嘩检号。有人員流動的地方腌歉,就有相應(yīng)的經(jīng)濟(jì)文化流通,每年一季的掃墓大潮谨敛,無意中也激活了周圍村民的生意頭腦究履,以借這掃墓經(jīng)濟(jì)的勢頭來打開掃墓大軍的“錢口袋”。地方土特產(chǎn)脸狸、手工玩意最仑、香燭紙錢祭品等生意攤位風(fēng)聲水起,給掃墓者提供方便之時炊甲,也鼓了自己的腰包泥彤。
在所有的買賣中,最具特色的要數(shù)那支有特色的賣花隊伍卿啡。
賣花吟吝,大家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那些裝飾華麗的花店和年輕的賣花姑娘。然而在墓區(qū)恰恰相反颈娜,不但沒有什么專業(yè)的店面剑逃,而且賣花者都是些退休的老太太們。在賣花老太們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上官辽,我們除了看到歲月的印痕蛹磺,更多的是一種坦誠和隨和。她們就在路邊臨時擺一個攤位同仆,放幾個裝滿鮮花的筐子萤捆,一束束包扎好的鮮花在那些老太太們“買束鮮花吧”的喊賣聲中成了掃墓者的首選祭品。
在我很小的時候俗批,奶奶就已經(jīng)在這里賣花了俗或。那時賣花的人還不多,來掃墓買花的人也不多岁忘,一元錢就能買一束花辛慰。花大都是上山去采的野杜鵑花和自己家里種的山茶花干像,放上幾片松柏的枝葉千劈,簡單地扎成一束鮮花,一元錢一束焊唬,彼此圖個方便實惠颁督。
慢慢地隨著墓地的增大,掃墓者的增多,賣花隊伍也壯大了起來。村里賣花老太們的思維也開始與時俱進(jìn)了。扎的花有了講究已球,不僅僅靠去山上采些野花充數(shù)了,開始去花店批發(fā)回來一些菊花辅愿、康乃馨智亮、百合等鮮花,扎好后在外面套一個漂亮的專用塑料袋子点待,一束花拿在手里就漂亮多了阔蛉,花的價格自然也漲上去了,但不管是賣花者癞埠,還是買花者状原,看著包扎漂亮的鮮花,心里都感覺舒服苗踪。
采花扎花的過程是很辛苦的颠区。小時候,每逢星期天我都會和奶奶一起去山上找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通铲,弄些松柏枝葉回家扎花毕莱。為了準(zhǔn)備第二天賣的花,每天晚上都要挑燈夜扎颅夺。生意好的時候朋截,要扎好一百來束花,常常干到深夜十一二點(diǎn)吧黄。我們扎的花與花店出售的鮮花有所不同部服。它用兩片松柏作背景,放幾枝油菜花作點(diǎn)綴稚字,頂上是一簇粉紅色的野杜鵑花饲宿,二朵鮮紅的山茶花排列上面厦酬,中間還夾一朵黃色或白色的菊花胆描,用紅線系緊,儼然一束艷麗奪目的鮮花仗阅。別看我們扎的花很簡單昌讲,其實它是有講究的。聽奶奶說松柏意味著長青减噪,菊花表達(dá)著懷念短绸,紅色的山茶是掃墓人激動的心情车吹。看著這樣一束花醋闭,我突然感覺到了它的意義深遠(yuǎn)窄驹。
清楚記得那一年,七十多歲的奶奶白天提著籃子獨(dú)自到山上去採野杜鵑花证逻,到了天黑也不見回家乐埠,急得我們?nèi)胰ふ摇=K于在山坡上一處荊棘叢旁看到疲憊憔悴焦慮的奶奶囚企,我跑去拉奶奶的手丈咐,發(fā)現(xiàn)奶奶的手上有一道道被樹刺劃傷的血痕,我哭著責(zé)問奶奶怎會天黑了也不回家龙宏。爸爸看到奶奶棵逊,是又急又氣,拿起奶奶采的那一籃花全部倒掉银酗,對奶奶吼著:“誰讓你到山上來弄花了辆影,以后不準(zhǔn)你再去賣花了,就給我在家好好歇著黍特,也免得大家被你急死秸歧。”見到我們衅澈,奶奶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键菱,膽怯地解釋說她走著走著有點(diǎn)迷失方向了,山上又到處是荊棘今布,沒有路走不出來了经备。我不敢想象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荊棘叢中是如何摸索尋路回家的?
那次以后部默,奶奶很少再去山上采野花了侵蒙,后來年紀(jì)大了,也不去賣花了傅蹂。再后來纷闺,奶奶身體越來越虛弱,看醫(yī)生吃藥也不管用份蝴,到第二年秋天就走了犁功。奶奶走的時候七十九歲。奶奶走后婚夫,這二十多年來浸卦,我時常會想起奶奶,想起她當(dāng)年為賣花而迷失在山上荊棘叢中的情景案糙,喉頭總會泛起酸楚限嫌。
清明賣花靴庆,因為奶奶的病故,這些年怒医,成了心頭一份憂傷的隱痛炉抒。
后來,媽媽也到了退休年齡稚叹,在家里不肯閑著端礼,也加入到了賣花的隊伍中去。有時忙的時候媽媽會招呼我們幫忙入录,而我最多只是幫著做做下手蛤奥,跑跑腿,總覺得站在那里叫賣是老太太們的事僚稿,我們年紀(jì)輕輕的有點(diǎn)難為情凡桥。
今年清明節(jié)單位放假三天,看到媽媽忙碌蒼老的身影蚀同,心頭涌起不舍缅刽,決定幫著媽媽一起去賣花。
第一次和媽媽去賣花蠢络,在吆喝生意上還是很難為情喊不出口衰猛,有點(diǎn)趕鴨子上架的感覺∩部祝可當(dāng)硬著頭皮喊出第一句“買束鮮花吧”時啡省,我并沒有感到太多的羞澀,而是感覺做這件事很有意義髓霞。我們在清明節(jié)緬懷親人卦睹,是一種情感的需求和釋放。一束小小的鮮花方库,是給已故的親人送上一份孝心和緬懷之情结序,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如此賣花的場景似乎回到了當(dāng)年和奶奶一起的那個年代∽萘剩現(xiàn)在每天晚上加班扎花徐鹤,第二天去墓區(qū)賣,生意好的時候能賺五邀层、六百返敬,這對我媽媽來說是賺大錢了,再苦再累也是開心的被济。
望著那來來往往的掃墓者和周圍那些賣花老太們救赐,我恍惚在人群中看到了奶奶那慈祥的笑顏涧团,模糊又清晰只磷。
這個清明经磅,我要去奶奶墳頭獻(xiàn)上一束我自己扎的鮮花,讓長眠于九泉之下的奶奶不感孤寂钮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