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你開始牽掛每一個孩子,你知道孩子的幸福就是你的幸福揍拆,倘若孩子們不幸福渠概,你必也不會感到幸福。
作為一個參加工作近十年的老師嫂拴,我早已對教材相關知識點及相應的教法爛熟于心播揪,可有時候上完課走出教室的一霎那卻還是不免有這樣的疑惑: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雖然很好地完成,可我沒什么感受不到快樂呢筒狠?
細細思之猪狈,教師的工作與流水線上的工作畢竟不同,流水線上的工人工作的對象是不能說話交流的物品辩恼,而且工作也幾乎沒有什么創(chuàng)造性可言雇庙。
而我熱愛教師這份工作,正是基于兩點灶伊。第一疆前,它是一份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第二聘萨,它是一份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竹椒。這兩點完全不同于流水線上的工作,我曾想過如果我在流水線上工作米辐,我一定會郁悶死胸完。
你已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一般完成了任務书释,甚至為了完成任務還玩了點花樣即進行了一些創(chuàng)造性活動,可你為什么還是感受不到教學的樂趣呢赊窥?
因為你眼中沒有學生爆惧,你仍然只是視學生為完成任務的工具。
教師這份工作歸根到底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锨能,而且不是那種街頭一次性的推銷活動检激,你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與孩子們泡在一起,天長日久你會對他們產生感情腹侣,如果他們在課堂上不快樂,那你也必不會快樂齿穗。當然我說的快樂不是指學生可以為所欲為的快樂傲隶,而是學生是否在課上感受到了自己被需要,是否在課上感受到了被肯定窃页,是否在課上感受到了自己積極向上的心跺株,是否在課上感受到可自己生長的力量……,對于教師來說在課堂上在學校的需求不也是如此嗎脖卖?你想過當你推開教室門問你們需要我嗎大家都說不需要時你是什么感受嗎乒省?用馬斯洛理論解釋,這是我們共同的精神需求捌枘尽袖扛!我好像恍然大悟,一個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不是他的第一需求十籍,他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才是他的第一需求蛆封,而學習知識只是他滿足需求的一個途徑。
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不光存在于教育教學領域勾栗,它也同樣存在于其它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領域惨篱,一句話,一個人只要沒有脫離社會围俘,那么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對它來說就是一條心理學的普遍真理砸讳,比如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在愛情中沒有被需要嗎界牡?在愛情中沒有被肯定嗎簿寂?在愛情中沒有被理解嗎?原來這就是愛欢揖。
原來在教育教學中陶耍,教師對學生的需要肯定理解就是師愛,長久以來那個被我們說爛了的詞語“師愛”原來就是這個基于學生心理需求的產物她混,而不是我們教師一直就有并準備隨時施舍給學生的廉價物品烈钞。很多教師以為自己的廉價師愛足夠多泊碑,足以滿足班級每個同學的需要,然而實際上你的廉價傾銷品根本就不是學生想要的毯欣,學生根本就不需要馒过。教師一個人根本就無法滿足所有同學,除非我們舉全班同學之力酗钞。
一句話腹忽,我們的課堂必須從單一的學習知識的課堂走向以人為本的課堂,就是在課堂上必須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想辦法去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砚作,這才是一個孩子能不斷進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窘奏。知識就猶如植物,而孩子的心理需求就是土壤葫录,如果教師只關注植物而不關注土壤不去澆水施肥着裹,那植物將很快會停止生長。
如果你從沒有被一個孩子的精彩發(fā)言或板書震撼過米同,如果你從沒有發(fā)自內心地欣賞過一個孩子骇扇,那你的孩子——你的植物要很快枯萎了。
依我看面粮,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就是陽光水分和肥料少孝,有了陽光水分肥料植物不一定能長成你希望的樣子,因為植物會長成它本來的樣子熬苍,花將長成花稍走,樹將長成樹。但離開了陽光水分肥料植物一定不會長成它本來的樣子冷溃。
你說你不會表揚激勵孩子钱磅?為什么不讓同學們來評價呢?讓這個孩子自己找一名同學來評價似枕,其實孩子們更在意同齡人的評價盖淡。多個孩子搶答問題,不妨把選擇誰來回答的權力交給學困生凿歼,這些辦法都即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褪迟。
課堂的教學目標不應該只是掌握知識,還應該有另一個與之同等重要的目標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答憔。我們在教案的教學目標中書寫有3條味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虐拓,情感心俗、態(tài)度、價值觀,其中第三條其實涉及學生心理需求的意思城榛,但過去我們或理解的太狹隘或在灌輸思想下拔的太高揪利,且都如羊皮貼不到狗身上而難以落實,依我看狠持,實實在在地在學生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恰如其分地滿足他們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才能把這個目標落到實處疟位。
我將那種將課上的滾瓜爛熟的老師叫教書匠,目前有好多名師專家其實也不過只是高級教書匠而已喘垂,只有那種眼中有學生懂得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老師才配的上稱為教育大師甜刻。
因此,一節(jié)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或沒上好只是小事正勒,而一節(jié)課孩子該得到的需求該得到的肯定該得到的理解沒有得到卻應被教師自己視為一種嚴重的教學事故得院。非常感激喬子綺同學讓我明白了這一點。從不舉手的子綺鼓起勇氣回答了一個和倍問題章贞,卻因為我追問4的來歷和意義時不恰當的方式導致她沮喪地坐了下去尿招,于此我一直耿耿于懷,故有此文阱驾。
如果將本文所說理解為課堂上的人情味的話,那么以人為本的課堂應該是人情味>學科味怪蔑,即人情味比學科味更重要里覆。
什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什么“以學生為主體”缆瓣,什么“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喧枷,什么“讓學”,在我看來弓坞,這些都只是知其然隧甚,倘若不能認識到背后的所以然,即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學生成長的陽光水分肥料的話渡冻,上述所說的知其然都會徒有其表戚扳,而難以真正落到實處。所以本文題目亦可擬成《“讓學”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要為植物創(chuàng)造陽光族吻、水分和肥料》帽借。
本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什么是師愛以及如何將師愛落到實處,所以題目亦可擬成《師愛到底是什么》超歌。
本文于我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砍艾,所以周五課上的喬子綺對我而言是一個關鍵人物,而書寫本文的2018年11月17日周六上午于我而言則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巍举,因為那一刻我感到了自己的生長脆荷,感到了一個新我的誕生。從此我由一個技術主義者開始向人文主義者轉變和邁進。
發(fā)文日期顯示18日是因為多次補充完善編輯之故蜓谋。
令人欣慰的是我在干國祥所著《生命的本質就是理解》一文中找到了本文的哲學根基即理論基礎梦皮,現摘錄幾段如下:
1.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完全不一樣的,研究的方法也完全不一樣孤澎。自然科學研究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届氢,運用的方法叫說明,采取外在于生命感受的客觀分析覆旭,說明就是一種典型的分解開來的方式退子。而精神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人的精神現象,人的精神世界型将。你想要去理解精神世界寂祥,無論是一首詩,一個戲劇七兜,一句話丸凭,還是一個發(fā)脾氣的孩子,你只有通過一種辦法才能成功腕铸,這種辦法就叫同情惜犀、共鳴。
3.其實我們教的不是數學狠裹,而是數學教育虽界,數學教育就意味著我們教的知識部分才是客觀科學,而另外更多的教育部分都屬于精神科學涛菠。
4.認識到只要呼吸不停止莉御,自己的精神就不會停止去理解和自我更新,應該抱著開放心去聆聽俗冻,聆聽所有偉大的事礁叔。
但所有偉大事物中對我們來說最偉大者是什么?其實就是學生迄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迷琅关,比《水滸傳》《三國演義》《論語》更神秘、更復雜讥蔽,也是更獨一無二的一個精神體死姚,等待我們去破譯。而且輕輕碰一下是不夠的勤篮,還要我們去和那個主體一起去相互編織都毒,書寫生命。教育碰缔,真的很神奇账劲。居然你給出的解釋最后能夠塑造一個人的精神。當你破譯了學生的生命密碼,然后你用漫長的時間等待瀑焦,相互編織腌且,最后你讓一個幼稚的孩子,慢慢地變得亮堂起來榛瓮,神奇起來——一切都不可思議铺董。
5.完美,成了我們的詛咒禀晓【“必須做到立刻就完美!”提這樣要求的人是不相信歲月——他不相信種子粹懒,更不相信歲月重付!他只相信什么靈丹妙藥,一劑下來凫乖,病全好了确垫。他不相信真正的教育都是漫長的自我教育,不相信生命的奇跡都發(fā)生在漫長的歲月中帽芽。
其實原文標題為《最重要的教育教學心理學——被需要被肯定被理解》删掀,但由于其太過直白不夠吸睛,才改成了現在的標題导街。
另有好文爬迟,歡迎閱讀:
親菊匿,我還想對你說:既然點進來了,就點個喜歡再走吧……